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续第5期)(二)美国统治时期(1898—1946年)美国对菲律宾的统治,标榜“民治”、“法治”,消除了此前西班牙殖民当局对华人的横征暴敛,对他们的人身安全随时施加威胁的现象,因而华人不再遭受西治时期的法定的任意掠夺和种种限制[27]。他们在群岛范围内...  相似文献   

2.
原文是菲律宾经济学家杰拉多·P·西卡特在菲律宾学会第29届年会上的发言。作者考察了从美国统治时期到马科斯时期的菲律宾经济,认为造成菲经济不景气最主要原因是政策的失误:政府过多干预经济,没能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其见解有独到之处。科·阿基诺执政以后,菲律宾经济有所恢复,执行提倡自由经济、鼓励私人企业发展的政策是一重要原因,这也说明作者上述看法是中肯的。原文题目为“剖视菲律宾经济问题的历史和现实”,篇幅较长,现择要编译如下。  相似文献   

3.
从马科斯统治下的电信业看菲律宾与美国的依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马科斯统治时期 ,菲律宾依靠世界银行的资助大力发展电信业。但是发展后的电信业只是加强了菲律宾跨国传播的能力 ,而并没有解决人们对电信业的基本需要。同时 ,世界银行的贷款导致菲律宾在政治和经济对美国的依赖。本文试图从依附理论的角度探讨这种依附关系对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4.
美西战争后,美国内部对菲律宾领土范围的确定曾产生意见分歧,1898年巴黎和约最终确立了美国对菲律宾的领土政策,即将整个菲律宾群岛纳入美国统治体系。1930年形成的菲律宾条约界限正式确立了美属菲律宾的领土范围。20世纪上半叶,美国在菲律宾领土政策上的实践表明,美国不仅致力于依据条约规定适时调整圈定菲律宾领土范围的巴黎和约线,而且严格遵守有关和约中关于领土界限的规定。美方的这一行动最终奠定了菲律宾独立之后国家的领土界限。  相似文献   

5.
20世纪初,随着美国的对外扩张,其亚洲殖民地菲律宾成为美国"城市美化运动"最大的海外实践基地.在美国,城市美化运动旨在通过综合性规划解决城市化带来的一系列发展问题.而在菲律宾,城市规划的首要目标是重构政治空间,在此基础上建构一个以殖民宗主国美国为模板的菲律宾现代国家.丹尼尔·H.伯纳姆和威廉·帕森斯等美国规划师不但重塑了菲律宾首都马尼拉的公共空间,还将美国的城市美化模式推广到群岛各地.他们将现代性和美式民主制度的特性提炼成直观的空间表达方式,试图向菲律宾民众展示美国民主改革和菲律宾现代国家建构的方向,构建殖民者认可的菲律宾现代国家、将国家统治扩展到整个菲律宾群岛并整合菲律宾经济,从而引导菲律宾走上美国设计的"现代化"道路.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菲律宾的政治经济发展和民族国家建构.  相似文献   

6.
侯洁 《东南亚研究》2008,103(1):67-72
美国对菲律宾南部摩洛人的殖民统治对当代摩洛的分离主义运动产生了重要和深刻的影响.美国的殖民统治是逐渐演变和发展的,每个阶段都有其特点.美国利用摩洛大督们对地方权力的控制和影响,实施其统治.大督们也依靠美国殖民政府,加强其自身对当地经济和政治的控制.选择合作还是对抗,是由菲律宾殖民地政治形势的变动和大督们自身实力的消长变化决定的.有时候合作与对抗之间的界限是模糊的.美国殖民统治最终实现了行政上北部天主教地区和南部穆斯林地区的整合,但没有消除西班牙时期留下的北部天主教徒和南部摩洛人之间的偏见和敌对,为后来摩洛人的分离主义运动埋下了伏笔.  相似文献   

7.
后基地时代的菲律宾安全观与防务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基地时代的菲律宾安全观与防务政策曹云华在冷战时期,菲律宾在美国的保护下,基本上不存在外部的威胁。1992年,美国从菲律宾的两个军事基地撤出(我们把1992年美国军事基地从菲律宾撤出到现在的时期叫做后基地时代),一下子把军事和经济实力都比较弱的菲律宾...  相似文献   

8.
1.美国市場对菲律宾对外貿易的作用菲律宾主要是同几个工业发达的大国进行貿易的。在菲律宾的对外貿易額中,美国、日本和西德的份额几占4/5(参閱附表)。正如殖民地时期一样,目前美国在菲律宾的对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政府对菲律宾军管法的态度与政策进行分析.总体而言,美国政府对军管法持默许态度,并且继续援助马科斯独裁政权.美国政府对菲律宾军管法采取默许态度并非美国国内各方的一致认可,而是商会、 国会及政府三方折冲的结果.经济利益、 军事基地的重要性和美国战略的调整,构成了美国对军管法认可的主要因素,因而,在马科斯独裁统治下,美国并未放松对菲律宾的各种援助,只是对其援助方式进行了调整.美国对菲律宾军管法的态度,显示出冷战时期现实主义政策下美国对民主输出的自我否定.  相似文献   

10.
这篇短文旨在分析曼努埃尔·奎松在菲律宾独立运动中的复杂行为。奎松个人的弱点实际上也是菲律宾民族资产阶级的弱点,他们受历史的选择而承担了领导独立运动的任务,是值得嘉许的同时也是作用有限的。一曼努埃尔·奎松是美国统治菲律宾期间菲律宾独立运动的著名领袖。1878年,奎松出生在菲律宾塔亚巴斯省巴莱尔镇的一个教师家庭,年轻时曾就读于马尼拉的圣托马斯大学。1898年菲美战争爆发,奎松投笔从戎,参加了抗美斗争。战后奎松成为一名开业律师并进入政界,1905年担任塔亚巴斯省省长,1906年加入菲律宾国民党并在“菲律宾会议”(Philip…  相似文献   

11.
所谓工业化 美国大商业利益的统治,仍然是菲律宾工业化的基本障碍。不管是采用什么手段来修補,工业化的努力的成效仍是有限的。在纺織业的情况说明了其缓慢的程度。棉花和苧麻,同样是一种能在菲律宾生长的高级纎維,但收获量依然是少的。正如美国  相似文献   

12.
美国在菲律宾推行的新殖民主义,促使菲律宾民族主义表现出抗衡、合作或拒绝的回应.二者的互动在殖民地时期的菲律宾产生了一系列后果.文章就此提出了独特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双方同意,当两国武装部队相互认为出现对于双方均为有利的情况时,菲律宾武装部队可以使用美国基地,美国武装部队可以使用菲律宾军事基地。  相似文献   

14.
亚洲金融危机后,菲律宾以低汇率促进经济复苏,之后由于美国经济衰退、国际油价持续飙升以及菲不安定的国内因素,比索一路走低.在世界经济逐渐好转和菲经济改革形成良好预期的带动下,比索在2006年表现出强烈的反弹,其后便升势不断.近期全球性金融危机摧毁了菲律宾的美好前景,美国经济不振影响菲对外出口是菲律宾陷入衰退的重要原因,菲面临的国内外环境更加复杂,高通胀、高失业率、高贫困率都将促使比索未来一段时期内持续呈现跌势.  相似文献   

15.
在菲律宾对外政策中,对美国和对东盟的政策是其中最重要的两大组成部分.这其中,美国对菲律宾东盟政策的影响是巨大的.本文考察了菲律宾建国以来,在其制定和实施对东南亚(东盟成立前)/东盟政策时,美国所起的巨大作用以及同时期的菲美关系.  相似文献   

16.
在新秩序时期里,虽然城市中产阶级和企业家日益壮大,但仍不足于能迫使政府接受他们的意愿。来自文职集团的政府成员,实际上仍然是由当权者委任的人,而不是代表某社会集团的人。哈罗德·克劳奇的结论是:在近期内,印尼政府仍将掌握在45年代或马吉冷一代的军官手中。印尼同菲律宾的情况不同,在马科斯政权统治时期,企业家的作用是政权更迭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現在,有一个怪影在菲律宾遊蕩着——民族主义的怪影”,模仿共产党宣言这句话来形容目前菲律宾是最合适不过了。这个民族主义,別名叫做菲律宾主义,它的具体政策便是所謂菲人第一政策,对此,現在各阶层正在議論紛云。这种民族主义的攻击对象正針对着侨居在菲律宾的中国人、日本人、英国人和其他歐洲人,甚至也殃及到美国人。其中,华僑在菲律宾经济中所掌握的实权在美国人之上,正因为这一点,遭受的攻击也就最为强烈。  相似文献   

18.
菲律宾的农业机械化历史很长,从西班牙统治末期就开始引进园盘耙、中耕机、多组犁和玉米播种机。但是,直到1960年,农业机械的数量很少。第一批由西班牙和美国引进的农业机械,由于不适合菲律宾的具体条件和需要,因而无法使用推广。 大甘蔗种植园的机械化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开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菲律宾政府通  相似文献   

19.
菲律宾南海政策的利益驱动特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基于安全和经济利益,在没有任何合法依据的情况下宣称对南海部分岛礁及海域拥有主权和管辖权;二是利益因素一直是影响其南海政策的主要因素。正是因为菲律宾南海政策具有利益驱动的鲜明特征,所以它更容易在国际环境相对有利的条件下,受国内军方和能源利益集团的推动,从而表现出激进化的特征。2011年以来,菲律宾激进化的南海政策恶化了中菲关系,加剧了中国与东盟国家在南海问题上的对立,给中国周边环境带来了不利影响。菲律宾激进的南海政策既考验着中国南海维权的底线,也考验着中国经营周边战略环境的智慧。中国的战略应对不但要着眼于南海问题的具体事务,而且要有更长远、更清晰的战略研判。  相似文献   

20.
菲律宾的法律制度,从法系上看是罗马法系与英美法系的混合体,融合了罗马法系与英美法系的一些特点和内容。从1565年西班牙征服菲律宾到1898年美西战争结束,西班牙统治菲律宾长达三个多世纪。在此期间,西班牙殖民统治者在菲律宾强制推行西班牙(西班牙属于罗马法系),即使现在从菲律宾的成文法中也能看到西班牙法的影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