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现行土地征用法律制度的缺陷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建设需要大量的土地资源,失地农民现象不可避免;而我国现行土地管理法律制度,尤其是土地征用制度存在的严重缺陷,是造成失地农民失利和政府超限征地的主要原因。因此,加快土地管理法律制度、特别是土地征用制度改革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
杜风伟  张秀云  李健  张秋虹 《学理论》2010,(23):154-154,163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我国三农问题的核心。当前在用地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多数是政府不作为或乱作为造成的。我们必须在土地制度和相关配套制度上强化法制意识,提升用地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3.
我国农村土地征收增值收益分配失衡表现在:农民被排除在增值收益分配之外、土地开发商攫取一部分增值收益、地方政府垄断大部分增值收益。造成农村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失衡的制度性根源在于:现行分税制的财政体制和官员考核体制不合理、现行征地制度与农地产权制度不完善以及农民利益表达机制的欠缺。而要清除农村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失衡的制度性障碍,需要从制度的完善和强化政府的执行力两方面来平衡土地增值收益分配。  相似文献   

4.
《瞭望》2010,(50)
<正> 为解决建设用地不足及坚守耕地红线,有关部门推出耕地"占补平衡"的政策。按现行耕地保护制度,非农建设经批准占用耕地的,各地政府应开垦补充与所占耕地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然而,耕地占补平衡在基层执行过程中,普遍存在"占优补劣"  相似文献   

5.
我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是我国现阶段政策性很强的一项土地改革措施。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对缓解城镇建设用地供需矛盾,促进土地合理化利用,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基于我国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的经验总结基础上,探索挂钩试点多种实现模式,提出加强制度建设和规范管理,统筹规划,明晰土地产权,调整土地权益分配关系,拓宽挂钩资金筹措渠道等对策。  相似文献   

6.
正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表明了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重点和方向。多年来,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探索在各地一直没有停止过,上海市奉贤区以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为抓手,对集体建设用地权能不完整、实现方式单一等阻碍统筹城乡发展的制度性问题破冰,积极  相似文献   

7.
乔新生 《团结》2005,(5):32-34
土地的国家所有与地上房屋的个人所有之间的矛盾,决定了中国的土地使用制度与房屋所有制度之间,必须建立有效的衔接机制。有的学者希望通过改变土地所有制形态,依靠土地私有化解决问题;也有学者期望通过将土地使用权永久化,解决土地国家所有与房屋个人所有之间的矛盾。笔者想在这里,谈谈自己的几点思考。土地使用权与房屋所有权土地所有制度与土地使用制度是一个完整的法律体系。从根本上来说,土地所有制度来源于宪法规定,而土地使用制度则是在宪法授权之下,具体的权利义务安排。根据我国现行的《土地管理法》,土地使用权(居民用地)70年不变…  相似文献   

8.
《党政论坛》2012,(16):13-13
关于土地制度改革。农用地转非农用地以及农村宅基地问题,各地政府进行了积极的改革试点实践,但由于长期方向性的制度还有待明晰,农村征地成为近几年上访和群体性事件多发的领域,成为城乡经济社会矛盾的一个焦点,需要下决心解决。同时这个问题又涉及我国快速推进的城镇化进程中土地统一规划、建设用地供应、地方土地财政问题。进一步分析,让土地流转起来,增加农民收入,还是培育我国几亿农民消费大市场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9.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集体建设用地市场化配置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集体建设用地市场化配置是权利自由精神之体现,是权利主体的正义要求。应当对当前国家垄断土地出让一级市场进行反思,正确处理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变更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破除集体建设用地市场化配置的制度藩篱和操作障碍,从中国国情出发制定统一科学的集体建设用地市场化法律法规,彻底解决地方立法涉嫌违反上位法的尴尬局面,力求在保障国家、集体和农民三者利益之间取得平衡。  相似文献   

10.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商品或资产属性已逐渐显现出来,并呈现出强烈的市场需求特征.但由于我国土地征收补偿制度不完善,导致土地征收权被滥用,农民的土地权益被侵害.因此,对土地征收补偿必须明确,并借鉴国外土地征收补偿的成功经验,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土地征收补偿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1.
王刚  娄成武 《行政论坛》2011,18(2):73-77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土地博弈"在城郊土地管理中表现得最为突出,造成城郊土地管理困境的原因主要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主要目标存在差异,分税制的不完善,以及我国现行的农村集体土地制度尚不完善等。而化解"土地博弈"的困境在于将农民纳入博弈之中,完善中央和地方的财政分配制度,建立土地配额转让流通机制。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现行农用土地制度存在的问题,阐述了改革与创新现行农用土地制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进而提出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创新的方向应是实行现代家庭农场制度。并从七个方面阐述了现代家庭农场制度实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我国征地制度:问题、成因及改革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征地制度目前存在征地补偿标准较低、因公共利益需要的建设用地范畴过大、征地程序缺失等问题,其成因主要是征地制度改革滞后、现行征地制度与供地制度之间存在巨大利差、与征地制度有关的制度完善程度和配套措施不够.改革征地制度,应实行顶层设计,加快修法进程;消除土地价差,出台土地征收补偿条例;充分发挥配套政策的保障作用,为改革我国征地制度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4.
柯晓飞 《学理论》2013,(8):114-115
近年来小产权房的供需两旺,将其推到了风口浪尖。其后,政府主动出击叫停小产权房的交易,学界纷纷写文著述,其中反对小产权房流转的学者言之凿凿。毫无疑问,在现行的法律制度下,小产权房流转行为确属无效。但小产权房问题背后牵涉的利益和涉及的制度问题极为复杂,不可对小产权房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全盘否定。  相似文献   

15.
论股田制--对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延生 《理论导刊》2003,(12):33-34
现行农村土地制度产权存在着缺陷.在坚持土地农民集体所有,完善家庭承包经营的前提下,实行股田制,可以达到使土地制度适应农业市场化变革的目标,进而促进农业的增长,农民的增收,农村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学理论》2015,(4)
随着工业化、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征收暴露了诸多问题。而我国相关法律法规零星散布,完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征收补偿制度势在必行。着眼于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征收补偿的主要问题,从制度的主体设置、补偿的方式、范围、标准、程序规范等方面提出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征收补偿机制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建设用地”越来越成为牵扯各方敏感神经的大问题。 一方面是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对土地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另一方面,我国人多地少的现实要求我们必须对现有耕地实行最严格的保护制度。如何既满足城市化发展对建设用地的基本需求,同时又最大限度地保护耕地,维护国家和农民的利益,成为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一大难题。  相似文献   

18.
为了加快新农村建设,破解“三农”难题,应当对现行的土地制度进行改革,以利于实现农村资源的有效配置和规模经营。这种改革,就是在坚持家庭承包制不变的基础上,再建立一种促使土地相对集中的制度,从而克服分散经营的缺陷,使家庭承包制能够扬长避短。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现行体制下,市场失灵和制度建设不完善是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最大障碍,西方发达国家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先行者,在完善制度建设校正市场失灵方面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经验,我国政府在推动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道路上要善于借鉴国际经验,从本国实际出发进行大胆探索,依靠制度建设和制度创新,为循环经济的发展开辟道路。  相似文献   

20.
怎样才能真正建立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建立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应当从制度基础改革入手在现行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法律制度基础上,不可能创新一项真正的农村土地流转法律制度。道理很简单,我国现行的农村土地承包法律制度,完全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