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但受自然条件、地理位置和体制政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中国地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一直比较突出。中国地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既体现在东部与中、西部这样的地域间的不平衡,也体现了在同一地域内的不平衡。化解中国地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要在坚持适度不平衡和互利共赢的发展原则上,走内外结合的有中国特色的地域经济协调发展之路,全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加大对中部潜在经济发展地区的支持力度,推进西部大开发和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扶持和开发,实现东部与东北部、中部、西部四大地域板块的经济协调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2.
刍议信息化与西部地区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大国 ,由于各种原因 ,地区间经济发展很不平衡 ,这也是大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普遍现象。在以计算机技术为特征的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 ,人类社会步入信息时代的 2 1世纪 ,以信息化带动西部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 ,对于加快我国地区经济发展 ,促进全国经济合理布局与协调发展 ,意义十分重大。一、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及其原因分析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都取得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就最能反映经济发展水平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来看 ,1 978— 1 994年 ,东部地区人均GDP增长 1 0 5倍 …  相似文献   

3.
对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思考陈栋生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不仅表现在东部与中、西部之间发展水平的差距,就是东部省(区)内也有不少经济欠发达地区,如冀东南、鲁西、粤北等地区。纵贯南北的京九铁路建成,为这些地区的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本文拟就欠发达地...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特别是东部与中西部地区差距的扩大,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上明确提出“解决地区发展差距,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今后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任务.”在“九五”时期和下世纪初,如何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把地区差距扩大的幅度控制在比较合理的范围内.并促使其朝着不断缩小的方向转变,从而协调地区经济发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长远目标,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一)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这是一条普遍存在的客观规律.我国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集中反映在东部与中西部地区、沿海与内地的差异上.改革开放以来,在全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宏观背景下,虽然各地区的经济实力都有较大的提高和发展,但从提高和发展的程度看,中、西部地区却未能与东部沿海地区同步发展,处于明显的滞后状态.中西部同东部之间,无论是绝对差距还是相对差距都在不断地扩大.  相似文献   

5.
中央开发西部的决策是我国面临21世纪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我国东部地区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带动西部滞后的地区经济发展的历史性时刻已经到来。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以带动越来越多的地区和人民逐步达到共同富裕是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的重要观点,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终级目标。我国西部开发是一个长期发展目标,它既不同于我国东部  相似文献   

6.
一、理论依据1经济发展不平衡论。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共有规律。在不平衡规律作用下,有的国家发展得快些,有的则发展得慢些,从而出现了发达国家与欠发达国家甚至贫穷国家之分。那么,在一个国家内部,这种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就更加显露,我国东部地区,特别是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比西部地区,特别是老少边穷地区快得多、高得多,有人说东西部相差20年。这种差距拉得越大、时间越长,将会影响到整个国家发展的速度和社会的稳定。因此,要缩小这种发展差距,使过快过大的不平衡性减弱,在新的条件下达到相对平衡发展,就要…  相似文献   

7.
(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了高速发展,但是相对而言,东部比西部发展要快一些,从而拉大了本来就存在的我国东部与西部之间的差距。1978年到1995年我国东部与西部地区间人均GDP的相对差异由45.9%增加到56.5%;东部地区国内生产总  相似文献   

8.
中部与东部地区经济的互动关系及协调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坚持科学发展现,统筹并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是新世纪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中部与东部地区在经济发展中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二者存在协调互动发展的内在必然性。加强中部与东部地区经济的协调互动发展对于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以及中部崛起、东部发展和西部开发等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孙雪 《共产党人》2007,(21):42-43
社区建设是我国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东部地区在10多年社区建设的实践中,充分发挥社区的各种功能,不仅有效解决了社会问题,有效满足了人们的各种需要,而且为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促进了区域经济的繁荣。我国西部地区长期以来由于经济发展落后等众多的主、客观原因,城市社区发展相对滞后。此种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制约了西部社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董倩 《学习月刊》2012,(8):30-32
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必须平衡、协调发展.才可以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推动社会的进步.并在国际经济的激烈竞争中站稳阵地。目前,我国城乡间、地区间、行业间、居民间的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已很严重了.差距的不断地拉大严重地影响经济的发展速度和质量。  相似文献   

11.
臧旭恒  曲创 《发展论坛》2000,(10):28-30
西部大开发是我国继 20年前的沿海开放发展战略之后的又一项战略性部署。西部大开发不仅关系到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更与我国东部地区以及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密切相关。西部是全国的西部,西部大开发不只是一项区域性的发展战略,而且是在我国当前经济形势下旨在拉动国内需求、进行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全局性、长期性发展战略。 西部大开发对我国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大战略意义   西部大开发中产业的选择与调整意义重大,这可以从以下几点来认识。   第一,西部大开发为东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提供了…  相似文献   

12.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东部地区在发展的"转弯处"怎样保持领先,西部地区怎样学习东部的经验,怎样避免东部曾经走过的"弯路",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是东部沿海地区与西部欠发达地区共同面对的时代命题。  相似文献   

13.
信息化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是正相关的,也关系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信息化差距发展到一定程度还会产生"马太效应".当前,我国东西部地区间的信息化差距比较明显,正日益成为西部地区加快发展的巨大障碍.西部地区应从人文基础、人才结构、制度建设、投资规模、信息资源以及服务体系这六大根源着手,结合区域特点,缩小信息化差距,实现地区间的平衡和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对区域经济开发空间模式是三大经济带与梯度推移模式。其本意是让东部沿海地区先富起来,成为中国经济的核心地带,通过其辐射作用分层次逐步激活中西部地区的生产力,以实现其共同富裕目的。但现实却恰恰相反,在东西部地区差距不断扩大的形势下,西部地区大量的资金、人才流往东部,各种有形、无形财富在东部累积。显然,这种经济发展过程中地区极度不平衡的矛盾不可能在梯度发展的经济战略体系中得到解决。所以有必要对西部省区区域发展战略进行调整。西部省区发展战略的共同模式制定经济发展战略时,经济类型的定位与…  相似文献   

15.
东西合作中要素西进的经济效应与政策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满四  朱琪  和丕禅 《探索》2001,(4):129-132
东西部经济合作的核心内容是生产领域里生产要素的区域流动和重新配置、优化组合.这种经济合作可以增加和提高整个生产要素的总产出和收益率,可以取得多种经济效应,既有利于东部地区,也有利于西部地区.但是随着经济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东西部经济交流和生产要素流动的规模日益扩大,生产要素的趋利本性导致要素的大规模东流,东西部发展的差距呈扩大趋势.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目的就要是通过对西部采取支持政策,促进东部较为丰裕的生产要素向西部流动,使西部地区在东西部经济合作中分享到更多的利益,以大大推动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6.
“九五”期间,我国经济建设发展将向西部地区实施战略转移。西部地区虽然自然资源丰富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目前和东部相比,毕意经济基础落差较大,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因此启动和保持西部地区经济的稳步发展,缩小和东部先进地区的差距,应是挺进西部的主要战略目标之一,而这一目标的能否实现,又取决于诸多决策因素。为了对这些决策因素变量进行最优化的定位,本文运用计量经济模型对西部经济增长问题进行如下量化分析。 一、总量增长模型 根据国民经济平衡体系(MPS)西部地区国民经济在一定时间区域内应保持平衡。 即:C_1—C_2=[T—(G S)]—(R—r) 其中:C_1表示消费供给 C_2表示消费需求 T 表示投资需求 G 表示积累 S 表示储蓄 R 表示输入 r 表示输出 式中R—r>0是西部地区物资运动的基本特征,R—r的差额虽表现为对供给的补充,但同时也反映了  相似文献   

17.
刘岚 《实践》2006,(9):22-23
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借助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促进内蒙古东部地区崛起,是我区的一个重要发展战略。由于自然和历史等因素,全区经济形成了东西两大板块。近年来,中西部“金三角”迅速崛起,但由于地理因素的制约,西部板块的崛起难以对东部形成有效的辐射带动,致使全区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加剧。内蒙古东部地区的发展,已经成为制约全区  相似文献   

18.
试论区域经济合作发展趋势与相关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澍 《理论研究》2004,(11):14-16
我国中西部地区同东部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 ,以及各地区内部的经济合作 ,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和客观需要。我们要努力顺应这一发展趋势 ,营造有序竞争的市场环境 ,培育完善统一的区域性要素市场 ;要切实转变地方政府职能 ,增强区域合作主体的市场运作能力 ;要完善相关机构设置 ,加快制度性区域合作协调机制的形成 ;要整合区域生产要素 ,提高产业间专业化分工合作水平 ,从而达到有力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王洪濮 《唯实》2000,(12):51-55
西部大开发是我国跨世纪宏观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开发西部 ,不仅有利于增强西部地区的经济实力 ,缩小地区经济差距 ,协调地区经济发展 ,而且对于推进全国的改革和发展 ,增强民族团结 ,维护社会稳定 ,具有重要意义。西部开发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 ,不仅需要大量财力、物力、人力和科学技术的投入 ,而且还需要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 ,走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持续平衡发展的新路。本文通过分析美国政府怎样运用市场机制进行西部开发 ,以图对我国的西部开发寻找一点启示。一、政府制定法令 ,把土地作为资本出售或奖励解决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 ,这…  相似文献   

20.
发展区域经济,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大趋势,也是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就是要按照经济规律,把东部发达地区的区域优势向中、西部延伸,与内地的资源优势和经济技术优势有机结合起来,从较大范围和各自不同特点进行区域经济规划,使之资源合理配置,从不平衡中求平衡发展,达到共同富裕。 在“九五”期间,从经济体制转变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两个”转变过程中,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必须要重点处理好几个关系: 一是联合协作与经协枫构的关系。改革开放17年来,横向联合与协作,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地区间的合理流动,打破了各自为政的现象,促进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在,《建议》又明确提出了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这给联合与协作带来了难得的契机,东部地区具有技术、资金、人才、信息等优势,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