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重大战略部署。文化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文化发展的新坐标、新任务。深圳作为当代中国的先锋城市,在城市文化发展上方面提出许多新理念,进行了许多新探  相似文献   

2.
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深圳也在致力于推动文化的迅速崛起,尤其是要打造创新型、智慧型、力量型城市主流文化,而学术文化正是这种城市主流文化的核心要素。2009年12月深圳市委宣传部、市社科联、深圳报业集团联合主办了首届深圳学术年会。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深圳是第一家举办社会科学学术年会的城市。学术年会的举办将为深圳本地学术界创造一个进行高端学术交流、展示学术成果的机会,成为繁荣深圳学术文化、培育"深圳学派"的重要平台。为此,本刊特设"首届深圳学术年会"专栏,围绕"学术文化与城市软实力"的主题刊出本刊记者对深圳市社科联主席乐正教授的专访,以及在研讨会上做了主题发言的北京、广州、深圳等学者的文章。  相似文献   

3.
苏亦飞 《理论导刊》2020,(5):118-123
乡村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培育乡村文化自信,对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振兴说")、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三农说")和助力乡村治理现代化("治理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由于新型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日新月异的城市文化冲击、乡村文化本身创新性不足等因素影响,乡村文化自信培育面临困境。有效提升乡村文化自信,必须在把准价值导向、契合主体需求、夯实现实基础、激发多元参与和实现转化创新等方面着力。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历史的视角剖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深圳廉洁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设“廉洁城市”这一新时期深圳在廉洁文化建设方面的目标与愿景.  相似文献   

5.
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深圳城市精神,其主要体现之一是志愿者精神。本文从招募、培训、激励、保障机制等方面对志愿者精神进行了探讨,阐释了志愿者精神的社会价值。深圳本土企业通过各种方式参与志愿活动,是志愿者精神的重要实践者,践行了深圳城市精神,塑造了精神文明的楷模。  相似文献   

6.
城市的现代化、国际化建设是一个经典而又生动、丰富而又复杂的课题.广东省委省政府要求深圳以世界先进城市为标杆,以建设国际化城市为己任,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跻身世界先进城市行列.深圳多次提出要加快推进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先进城市.本文从现代化国际化城市的内涵与类型、深圳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先进城市的战略优势、世界范围内寻找标杆城市等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儒家文化和深圳文化的特质分析,探究儒家文化和深圳文化的关系问题,从而解读深圳这个现代化城市高扬儒家文化这一现象。深圳文化具有儒家文化的特质,儒家文化讲仁爱、讲担当、讲刚毅进取、重人文教化的核心特质在深圳文化中都得到了充分体现,深圳文化开拓创新、拼搏进取的精神特质与儒家文化的核心特质一脉相承,由此深圳对儒家文化的高扬在情理当中。  相似文献   

8.
"深圳十大观念"的提出,集中表达了深圳人对深圳的理解、认知和期待,反映了深圳人的核心理念、文化观念和价值共识,体现了深圳人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从文化流动与城市价值观念创新的视角出发,进一步透析"深圳十大观念"的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进而阐发"深圳十大观念"所蕴含的生成机制、创新路径和样本意义,对于不断凝练和培育城市层面的核心价值观,进一步推动移民城市的文化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城市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能否实现有效的城市治理已成为各级党委政府面临的重要任务。美国城市化进程起步较早,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在政府组织结构、城市治理体系等五个方面积累了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的有益经验。借鉴美国城市治理现代化的经验,在城市治理理念、治理结构等方面进行改革,可以有效推进新时代我国城市治理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0.
在现代社会环境变化和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城市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受到各种不确定性风险挑战,城市安全状况能够部分反映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情况。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构建城市总体安全韧性理论体系框架提供了基本遵循,城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安全韧性分别是城市总体安全韧性的物质基础、根本保证、精神寄托、重要支点和环境保障,全面增强城市总体安全韧性有助于提升城市安全治理能力和安全水平,应从总体安全韧性的五大领域推进治理提升: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增强城市财政金融稳定性;构建有助于城市总体韧性发展的制度体系、城市规划体系和监督检查制度;树立高度的城市文化自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全方位营造安全氛围;构建更加包容、多元的城市社会,建立多元主体合作协商机制;提升城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能力等。  相似文献   

11.
城市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实现城市治理现代化,其中一个关键问题就是要对现行的社区管理体制进行改革,理顺政府与社区、政府与民众的关系,达到政府治理与居民自治之间的良性互动。通过梳理深圳市盐田区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践经验,分析盐田新型社区管理体制的主要特点,为我国实现城市治理现代化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深圳的建设和发展,明确要求深圳"朝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方向前行,努力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深圳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转化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举措,既在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上打造硬核实力,又在文化繁荣、文明进步上塑造城市软实力。  相似文献   

13.
城市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在国家治理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执行者角色。提升城市现代化治理能力和水平是一个系统性工作,需要持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高城市公共行政能力,深化行政治理;把握规划修编机遇,树立统筹协调思维,加强公共空间治理;推动基层治理改革,实现城市治理重心下移,强化社区治理;抓住信息技术快速发展良机,利用现代科技,完善智慧治理。  相似文献   

14.
《学理论》2015,(25)
城市的魅力在于特色,而文化是特色的基础。但目前我国很多地区忽视了自己应有的文化特色。一个城市在它发展的过程中,如果能在城市文化内涵的挖掘、文化特色的保护和弘扬方面多下功夫,在未来它就一定能建设成为一个理想城市!  相似文献   

15.
《学理论》2022,(3)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人民政协,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人民政协在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城市社区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神经末梢,是国家治理体系最基本的单元。因此,提出人民政协推动城市社区治理的建议:广泛开展基层协商,将人民政协协商延伸到基层;提升政协委员履职能力,强化责任担当;全力引导群众树立协商意识,有序参与协商;合理运用新媒体手段,创新协商参与形式。  相似文献   

16.
城市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文化建设是新兴城市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内容.随着城市现代化的发展,文化建设的任务越来越突出.因此,为提高城市品位,必须加强城市的文化建设.本文对铁岭新城区城市文化建设提出了五点思考.  相似文献   

17.
创建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过程中,作为千年古都的河南省洛阳市结合自身特色,从完善制度设计、创新治理模式、提升管控水平、构建文化体系等方面,进一步提升城市安全水平,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完善制度设计:形成了以提升城市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为中心的"1+2+6"创建思路(即抓住1个工作中心、构建2个基本支撑点、搞好6项工作结合),将543项对标清单落实到全市7个中心城区、31个行业部门,纳入目标考核,倒逼责任落实。  相似文献   

18.
“城市文明典范”概念有其出场的历史机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和历史新方位的必然要求,是社会主义制度内涵不断丰富、提高国家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新需求,是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诉求。“城市文明典范”概念蕴含着新时代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思想脉络和价值理路,是对城市文明建设迈向更高层次的探索。作为对未来人类文明跃升的一种前瞻,“城市文明典范”是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之城市文明维度的一种现实回应,旨在以一种更加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城市发展方式助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是以社会性成长方式实现中国文明型崛起的一种强力支撑和促进。这种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生动实践彰显了中国作为世界大国崛起的新气象,对徘徊于历史十字路口的人类文明跃升方向的选择有着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9.
高等教育是科技创新、传播和应用的重要基地 ,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无论在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业人才方面 ,还是在提高创新能力和提供知识、技术创新成果方面 ,高等教育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 ,现代化国际性城市应该是一个有高水平高等教育的城市。深圳经过近 2 0年的快速发展 ,高等教育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与深圳建成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示范市的宏伟目标相比、与深圳国际性城市的城市定位相比、与深圳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产业结构对人才和知识创新的需求相比 ,深圳高等教育的…  相似文献   

20.
刘忱 《党政论坛》2014,(24):13-13
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过程中的新命题是:确立文化治理的地位,同步实现文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以制度保障力量让亿万人民群众在文化发展中获得文化实惠、共享改革开放文化成果,并以更大的热情和主人翁精神积极投身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中。国家治理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是单纯的法律及制度建设问题,还包括了观念更新、文化自身改革发展以及文化体制改革等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