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1 毫秒
1.
《学理论》2016,(2)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党的十八大报告又明确提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的任务和目标。加强大学生生态价值观教育,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为指导,全面培养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增强他们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自觉性、主动性,从而促进大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求知》2016,(1)
正李克强总理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生活,关乎民族未来。必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下决心用硬措施完成硬任务。"近年来,天津市宁河区始终将生态环境保护作为重中之重,提出围绕生态立区这个目标,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推动生态涵养发展,持续推进"四清一绿",突出"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加快美丽家园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实现了生态经济同赢共进,被国家环境保护部命名为第六批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7,(12)
生态文明建设和扶贫开发工作都是关涉到国计民生的大事,具体到西南民族地区而言,其农村生态治理有效地在二者之间实现价值共契。随着生态文明建设和精准扶贫的推进,西南民族农村地区在生态和经济上都有所改观,但与"建设美丽中国"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仍存在一定差距。为此,我们应该深刻分析西南民族农村地区生态治理存在问题及其原因,努力实现本地区生态治理的善治,一是构建政府、农户、社会三位一体的生态治理系统;二是基于可持续生计视角创新西南民族地区生态治理制度;三是以生态文明建设和扶贫开发工作双推进为动力。  相似文献   

4.
李廷瑞 《求知》2008,(11):27-28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这是我们党继提出建设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之后,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明确提出来。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不断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把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发展的前提、和谐的基础、执政为民的职责,切实抓紧抓好,真正实现经济发展、环境优美、社会和谐的同步进行。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人民为中心作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追求是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内在要求。以人民为中心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遵循,在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真理性认识与价值性标准辩证统一的基础上,让人民诗意栖息于美丽中国;以人民为中心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取向,是对人民生态利益的维护与人民生态福祉的关照;以人民为中心要求生态文明建设坚持"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辩证统一、自然的先在性与自然的"人化"活动的辩证统一、"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辩证统一、生态环境保护与人类发展的辩证统一、自然大美与人文至美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6.
十七大报告在论述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时,首次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报告高屋建瓴,赋予了环境保护丰富的社会人文内涵,标志着环境保护成为党和国家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做好新时期环境宣传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环境宣教工作要站在建设生态文明的新高度,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17,(4)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党的十八大报告又明确提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的任务和目标。在美丽中国的新背景下,生态价值逐渐成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必须从思想上重视、在理论上研究、在实践中贯彻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以促进人类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新理念,强调要"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作为深圳东部具有生态优势的葵涌,应结合实际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建设生态文明的海滨宜居城镇,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抓实生态文明建设系列工程。  相似文献   

9.
温建晓 《学理论》2012,(13):109-110
2005年以来,天津市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决策部署,开展了文明生态村创建工作。文明生态村创建工作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突破口,以"六化"和"六个一"为主要建设内容,截至2010年底,已累计创建文明生态村915个。在基础设施建设有了显著改进的条件下,如何制度化地管理这些新创建的文明生态农村,是天津城乡一体化发展中的迫切问题,由此,相应社区岗位的设置对社区发展无疑起到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传统生态智慧、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观以及建国后的环境治理探索为改革开放以来党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发展确立了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从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到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深化,充分体现了党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把握不断深入。按照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基本脉络,将改革开放以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历程分为三个阶段,并围绕着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生态文明建设主体、生态文明建设工具选择这三个层面分析党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发展脉络。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发展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时俱进,为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价值涵养,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贡献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11.
管凤梅 《学理论》2013,(2):24-25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五位一体"总体战略布局之一,这高度说明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发展生态文明是我国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同时,建设生态文明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需要国家整合社会力量一起努力,共同为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寻找出路。  相似文献   

12.
许凤霞 《求知》2008,(2):43-44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这是我们党首次把“生态文明”理念写进党代会的政治报告.必将在建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党的十七大以来.理论界和从事实际工作的领导和专家对“生态文明”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不仅从理论上深化了对“生态文明”的认识.而且在实践中有力地推进了生态文明建设。现将其中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生态文明中国道路的成长,是党和国家领导全国人民在接续探索和实践中逐步实现的。探索历程大致分为四个阶段:生态绿化和环境保护理念、战略的提出与实践;生态"协调"理念、战略的提出与实践;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战略的提出与实践;"绿色"发展理念、战略的提出与实践。这一历程蕴含着思维逻辑、价值逻辑和认识逻辑等多重逻辑变革,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为奋进新时代提供了珍贵的历史之镜:生态文明只能走自己的路;生态文明应从社会形态上把握,从战略全局上推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生态文明的基础路径;要注重生态文化的培育和深化。  相似文献   

14.
茹强 《求知》2020,(10)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明确提出,要"加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近年来,我市大气环境质量得到了明显提升,但随着工作的深入推进,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难度越来越大,如何开拓思路、突破瓶颈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面对生态困境的世界性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力图摆脱发展性危机、寻求新的发展模式和发展道路的历史性契机。基于上个世纪"李约瑟难题"的发问,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经济逻辑、资本逻辑和惯性模式决定了西方发达国家缺乏建设生态文明的强大动力和迫切要求。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应当积极寻求生态文明建设的立足点,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在推进全球性的国际生态合作的基础上,捍卫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和环境权,进而推进中国的生态文明话语权建设。  相似文献   

16.
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迫在眉睫记者:"十一五"期间,在经济增速和能源消费总量均超过规划预期的情况下,我国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取得积极成效,但是,经济快速增长也使得资源环境付出了巨大代价。"十二五"期间如何使我国环境保护事业有更大的发展?周生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破解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的有效途径。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强化。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经济总量不断扩大,人口继续增  相似文献   

17.
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与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宏伟 《求知》2011,(12):9-11
随着资源环境对我国发展的约束日益增强,我们党在20世纪末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党的十七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并将其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之一。深刻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对于理清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思路,更好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8.
子睿 《理论视野》2007,(12):5-7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中,继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之后,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将人与自然的关系纳入到社会发展目标中统筹考虑,使得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越来越清晰、内涵越来越丰富。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建设生态文明的意义,以及在新形势下如何建设生态文明的社会主义小康社会,本刊记者采访了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副局长吴晓青同志。记者: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生态文明,将“生态环境保护”列入“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请问它的意义是什么?吴晓青:胡锦…  相似文献   

19.
海洋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对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及海洋开发利用影响巨大.从生态文明及海洋生态文明的概念及生态治理的内涵切入,在调查分析了连云港市在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反思与实践,进而从依据区域治理的理论对构建海洋生态治理机制进行探讨,旨在为推进连云港市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及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20.
生态概念伴随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逐渐深入而不断变化,大致包括与人分离的"自然"或"环境",为人所用的"资源"或"能源",与人相关的"时空"或"系统"和与人同一的"文明"或"观念"等。后者并非对前者的否定,而是对前者的跃迁和提升。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且在具体措施中分别从"优化国土空间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及"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四个角度展开。而这四个角度分别与生态概念的四重内涵相互对应,充分说明其对生态的理解是人类历史发展至今有关生态研究的智慧结晶,也体现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特色,更作为一股思想力量和精神动力推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