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肖克 《西亚非洲》2003,(1):69-70
20 0 2年 1 1月 1 8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召开本年度中东形势研讨会 ,该所中东研究室和国际关系研究室的十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研讨会 ,并主要就下列专题进行了讨论。现将与会者在这次研讨会上提出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1 美国反恐战争对中东地区形势的影响中东地区在美国反恐战争中的战略地位非同一般。目前 ,美国正在准备的“倒萨”战争将对该地区的战略格局和国家间关系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首先是美国与该地区国家的关系会因美国的战略调整而出现某些变化 ;其次是该地区国家间关系的调整 ;再次是该地区一些国家可能将根据…  相似文献   

2.
伊拉克战争与中东新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发动的伊拉克战争正在改变中东地区的力量对比 ,拉开了“整合中东”的序幕。中东地区各类国家间开始酝酿新的分化组合。如何稳定伊拉克战后局势、平衡各方各派的利益要求 ,是美国面临的棘手问题。这场战争同时触发了自冷战结束以来大国间最激烈、最复杂和最深刻的外交较量和利益角逐 ,它对中东地区战略格局的影响将会在形势的后续发展及战后各方利益的摩擦与切换过程中逐步显现。尽管中东地区力量对比和格局因“倒萨”战争而发生有利于美国的变化 ,但美国以“倒萨”为突破口“整合中东”的企图难以彻底实现 ,并将为此背上沉重包袱  相似文献   

3.
中国中东学会与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合办的"中东与世界全球化进程"学术研讨会,于2004年10月23~25日在西北大学举行,20多家单位(近50名代表)与会,这些单位分别是外交部、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和世界历史研究所、外交学院、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云南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西北大学等.此外,英国伊斯兰政治思想研究所所长阿扎姆·塔米米(Azzam Tamimi)教授和皇家亚洲学会名誉秘书朱迪丝·科尔巴(Judith Kolbos)博士也参加了会议.在开幕式上,中国中东学会会长、原外交部副部长杨福昌和中国中东学会常务副会长杨光分别发言,向中东研究所成立40周年表示祝贺,陕西省教育厅和学校领导出席了开幕式.此外,在会议前后,杨福昌和中国中东特使王世杰、新华社<环球>杂志总编马晓霖、宁夏大学人文学院院长霍维洮分别为西北大学师生作了有关巴以问题、恐怖主义和回族历史的精彩报告.本次会议分两个专题讨论组:1.伊拉克战争后中东政治格局的演变及展望;2.巴以局势及中东在中国外交战略中的地位.与会者围绕会议议题,踊跃发言,各抒己见.  相似文献   

4.
2003年的中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 0 3年是冷战后中东局势最为动荡的一年。伊拉克战争、巴以冲突、伊朗核危机、频繁的暴力与恐怖事件以及美国民主改造中东战略所带来的巨大冲击 ,构成了一幅惊心动魄的中东“动荡图”。一、伊拉克陷入战后“乱局” ,重建步履维艰   2 0 0 3年 3月 2 0日 ,布什政府经过一年多的政治、军事和外交准备 ,终于发动对伊战争。到 5月 1日布什宣布“美国及其盟国在伊拉克的主要作战行动已经结束”为止 ,这场持续 4 2天的战争 ,实现了美军速战速决的作战方针。但战后伊拉克并未沿着美国所设计的方向发展 ,相反局势较战前更为混乱 ,美军陷入遭受暴…  相似文献   

5.
2005年中东海湾地区形势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武楚 《西亚非洲》2005,(1):10-14
伊拉克战争以来 ,美国推进“改造中东”战略成为主导中东海湾地区形势演变的主线和影响大国关系走向的重要因素。 2 0 0 5年 ,美国全球战略的重点继续聚焦中东海湾地区 ,“改造中东”战略将在更深层次和更广领域展开。与此同时 ,美国力量和资源的局限性亦会更多地暴露出来 ,借重多边的需要在上升。单边与多边的交错运用和有机搭配将是布什政府处理中东事务的突出特点。受此影响 ,伊拉克问题、中东和平进程、伊朗核问题等将会出现新的复杂变化 ,地区格局的演变和阿拉伯国家的政策调整也将进一步加快  相似文献   

6.
2005年8月5日,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亚非所主办了“中东形势研讨会”,来自国内十几个单位的近30名代表与会。他们就下列主要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关于伊拉克战争后中东格局,与会学者认为,中东地区格局有一些新变化:(1)美国在伊拉克陷入困境;(2)巴以、黎巴嫩等热点问题更加突出;(3)中东“民主改造”进程不但未按照美国的愿望进行,甚至是背道而驰,在一些阿拉伯国家中激起了更强烈的反美情绪。但总体看,目前中东局势趋于缓和,再度爆发大规模冲突的可能性不大。关于美国在中东的处境,与会学者的观点有明显分岐。其一,当前美国在中东的优势地位…  相似文献   

7.
20 0 2年 1 1月中旬 ,应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的邀请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唐宝才研究员为中东研究所研究生作了题为“冷战后大国的海湾政策比较”、“美国与伊拉克关系对立及其影响”和“阿拉伯文化对世界的影响”等 3次学术报告。关于“冷战后大国的海湾政策比较” ,唐宝才研究员结合自己多年的研究成果和实地考察 ,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进行了较系统的阐述 ,对冷战后西方大国、俄罗斯和中国对海湾的政策进行了详细的比较 ,得出联合国安理会 5个常任理事国在海湾政策上的交叉点和不同点。他认为 ,历史上的殖民主义统治是当今海湾问题…  相似文献   

8.
推翻萨达姆政权并控制伊拉克和中东的石油资源,扫除在美国实现其独霸世界目标道路上的障碍,是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的主要原因。美对伊战争的胜利将使美国的霸权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对未来世界格局的走向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伊拉克问题与美国政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伊拉克战争是新世纪美国安全战略和中东政策调整的产物 ,这次调整既有九一一事件的冲击、新保守主义势力上升等现实因素 ,也有冷战结束后国际格局变迁等历史动因。美国虽然在伊拉克顺利地实现了“政权更迭” ,但在伊拉克政治、安全、社会等方面的重建却面临严峻局势 ,这种局面又对美国政治产生重大影响。以伊拉克问题为核心的美国外交政策辩论是今年大选的一个主要议题。伊拉克局势的发展和小布什政府的政策调整不仅对这次大选有直接影响 ,而且影响新一届政府在伊拉克乃至中东问题上的政策走向。  相似文献   

10.
2007年8月11日,中国中东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中东形势报告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大会由外交部原副部长、中国中东学会会长杨福昌主持。来自外交部、中联部、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北京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云南大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