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大力提倡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一地一支柱是我市实施“三大战略一起抓”的重要举措,也是农业产业化“化”起来的重要标志。最近,我到农村调查研究,通过对全市特色专业村的摸底调查,发现建设特色专业村是实现经济结构调整的理想形式,...  相似文献   

2.
近来年,沙市区委、区政府按照“服务城市、繁荣农村”的指导思想,坚持把大力发展城郊特色农业作为农民致富、区域经济振兴的战略重点,城郊农业已初具特色。一是区域经济特色明显。各乡镇形成了“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区域经济格局,二是多种经营发展加快。1997年全区多种经营总产值已达6.13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87%,三是农业产业化经营初具规模。全区兴建了甲鱼、月鳢、高产常规鱼、蔬菜、浅水藕、无籽瓜6大基地,引进兴  相似文献   

3.
刘友凡 《政策》2002,(8):33-34
近年来,黄冈市坚持打优势仗,唱地方戏,走特色路,由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到一个县市一个特色,初步形成了具有黄冈特色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新格局。目前,全市特色农业在第一产业增加值中的比重达到65%,农民从特色农业中获得的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5%,特色农业产业化系列增加值占GDP总量的比重达到20%以上,来自特色农业产业化的财政收入占全市财政收入20%以上。  相似文献   

4.
一忌重入“单一种植陷阱”。调整产业结构要摆脱“农业即种植,种植即粮食”的传统观念,大胆转换思维方式,破除温饱即足,小富即安的思想,敢闯敢干,改变单一的粮食种植模式,配套发展特色养殖。 二忌“关门调整”。盲目调整最终导致“损兵折将”,亏血本。1998年,我国好多地方出现农民们忍痛让柑桔烂在了园里,将甘蔗砍倒在田里。广水市有些农民买海狸鼠饲养,结果是市场不好销。“商海如战场”。调整农业结构,市场信息必须先行。 三忌盲目模仿。在结构调整过程中,切忌看别人今年什么赚了钱,我明年跟着种什么,要根据市场行情、区位实际,发展特色农业、高效农业,统筹规划,科学确定种粮面积,合理布局产业项目,实现“一乡一业,几乡一业”,避免出现“撞车”现象。 四忌产销断档。有的地方在结构调整中上了一  相似文献   

5.
熊千梅 《当代广西》2010,(14):50-50
编者按:日本大分县是“一村一品”的发源地。“一村一品”,就是要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因地制宜,打造精品农业和规模产业,发展农村经济。2008年,我区开始实施“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工程,培育农主导产业,增强农业竞争力。短短两年,涌现出“罗汉果之乡”、“毛竹加工乡”、“石材村”、“长寿旅游村”等一批特色村镇。走进这些特色村镇,我们看到了一个地方的象征、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水平,还看到了一个地方的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6.
赵莉莉 《创造》2002,(2):27-28
呈贡县是云南省闻名的花卉、蔬菜、水果生产、销售大县。多年来,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目标,尊重农民的意愿,对农业结构进行了战略性调整。重视引导、调动和保护广大农民对发展菜、花、果特色农业的积极性,大力调整种植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2000年末,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9.3万亩,果园面积增加到7.8万亩,花卉种植面积扩大到1.029万亩。基本实现了“218l”农业结构调整目标。目前全县已形成了86个菜、果、花生产专业村,出现了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区域化生产。至2000年底,全县累计投资1.614亿元,建成占…  相似文献   

7.
《时代潮》2004,(23)
临武县位于湖南省最南部,农业资源丰富,是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通过几年的滚动发展,该县形成了临武鸭、商品蔬菜、优质水果、红薯淀粉、山羊、桑蚕等六大支柱产业,叫响了“舜华”、“舜溪”、“舜蝶”、“舜珠”等一系列“舜”字号品牌,农业产业化扛起了农民增收大梁。今年1 至8 月份,全县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产值30000万元,同比增长36.9%;农民人均纯收入2060元,其中农业产业化为农民人均增收495元,同比分别增长12.3%和13.5%。 做大基地规模促进农民增收 临武县立足于以规模求发展促增 收,围绕龙头建基地,突出特色建基 地,连片开发…  相似文献   

8.
学习贯彻江泽民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联系丹江口市实际,我们要把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奋力推进丹江口市经济和社会事业快速、健康发展上。 立足“双增”目标 加快结构调整。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是全市经济工作的重点。因此,要围绕“双增”目标,着眼区位优势,大力推进特色经济建设。在过去“一村一品”建设的基础上,我们要大力发展“一乡一业”特  相似文献   

9.
范怀超 《求索》2005,(1):38-39
一农地业主经营制是农业产业化一种实现模式面对影响丘陵区农业产业化的种种制约因素以及诸如农业生产规模小、比较效益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难等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按照“明确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放活经营权,强化管理权”的思路,引导、鼓励农民在农地经营机制上大胆创新,通过租赁、转让、互换、抵押、拍卖、入股等方式,让农地使用权进入流通领域,加快农地适度规模集中,从而稳定家庭承包责任制,扩大经营规模,有效地推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走出农地增效、农民增收、财政增税、业主发财、生态优化及农村稳定的“六赢”之路,是当前乃至今后一…  相似文献   

10.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产业化。而实现农业产业化的三大基本点就是:生产集约化,经营企业化,产品规格化、标准化。需要解决“经营什么、谁来经营、如何经营”三大问题。从巫溪县近年来的实践来看,产品规格化、标准化尚未引起足够重视,生产集约化、经营企业化也因“三大问题”没能很好解决而无法实现,影响和制约着产业化经营格局的形成,从而也影响了支柱产业的培育和迅速壮大。一、产业化经营中存在的主要矛盾 (一)政府主张与农民自主存在矛盾政府与农民是共同利益下两个不同的行为主体,在计划经济时代,农业生产经营是政府说了算,政府是组织指挥者,农民是具体实施和执行者。土地承包到产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农  相似文献   

11.
大力提倡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一 地一支柱是我市实施“三大战略一起抓”的重要举措,也是农业产业化“化”起来的重要标志。最近,我到农村调查研究,通过对全市特色专业村的摸底调查,发现建设特色专业村是实现经济结构调整的理想形式,也是实现家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实践证明,小村子,完全能够走上经济发展的大路子。 一、基本情况 我市现已建成并发挥效益的特色专业村(场)206个,其中,一特为主的有200个,两特并存的有6个;特色专业村中,从事种植业的193个,占整个特色专业村的91%;养殖专业村14个,占特色专业村…  相似文献   

12.
普洱县电脑办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及职能部门制定的农业发展规划和发展措施,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围绕“大春稳粮调结构,小春抓钱促增收”,“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农业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容县注重发展高效生态循环农业,结合当地的实际,大力推进“猪-沼-沙田柚”、“猪-沼-淮山”,“猪-沼-蔬菜”和“猪-沼-水稻”等高效生态循环农业,带动沙田柚、荔枝、八角、肉桂、淮山、兰花、桑蚕、养猪、养鸡、养鱼等生态农业产业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绿色生态环保种植、养殖的农业新格局。  相似文献   

14.
杨建新 《今日浙江》2004,(13):32-33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五个统筹”的新要求,为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明了前进方向。作为全国百强县,我县在认真分析农业农村工作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农业农村工作体制创新,以“五化”(农业企业化、资产股份化、社会保障化、就业非农化、居住社区化)作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抓手,努力探索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互动的发展道路。推进“五化”就是要不断转移农民、减少农民、保障农民、富裕农民近几年来,在省委、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德清县经济快速发展,城乡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在农村,71%的农村劳动力已从事二、三产业、农民…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豫西南方城县坚持"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发展理念,重点发展瓜果、中药材、烟叶、食用菌、畜牧养殖等农业特色产业,努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有效推进农业转型升级,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前,全县共有农用地(耕地、园林、林地)约191万亩,复种290万亩,其中主要农业特色产业种植89万亩左右,约占30%。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市认真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以促进农民增收为出发点,深入实施“富民工程”,积极发展市场农业,有力地推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实现了农民有效增收。在深入实施“富民工程”,促进农民增收过程中,我们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一、把发展“四乡六业”与广开致家门路促增收结合起来。以绿色产业为主的“四乡六业”,是我市的传统产业、优势产业,也是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在实施“富民工程”中,我们以此为重点,采取有力措施:一是加大基地建设的力度。突出规模效应,坚  相似文献   

17.
“以工促农”打造垫江现代农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向东 《新重庆》2006,(7):37-3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央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提出的重大历史任务,也是我们欠发达地区加快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大机遇。按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思路,找准“促农”、“带乡”的切入点和突破口至关重要。通过对垫江县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状况的考察,我们发现,农产品加工业作为农业的自然承续,已成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带动产业。因此,只要加快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就能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就能提高农业效益和促进农民增收。一、垫江农业经济及农产品加工业现状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的推进,垫江县农业经济…  相似文献   

18.
盘明英 《当代广西》2006,(18):50-51
近十年来,特别是“十五”期间,广西通过发展龙头企业、建立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优势产业、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力度、疏通农产品流通渠道、全面提高农民与农业工作者的总体素质,使农业产业化取得空前发展,有力地带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民增收。然而,全区的农业产业化仍存在带动面小,地区发展不平衡,产业化水平低等问题。我们应通过完善产业化政策支撑体系和经营体系、构建产业化融资体系、加大农民培训力度等手段,创造性地推行产业化。  相似文献   

19.
陈文胜  陆福兴 《求索》2007,(11):71-72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和龙头企业发展,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因此,只有培养适应现代化大生产的新型农民,才能又好又快地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农业产业化不仅需要新型农民,而且也造就新型农民,农业产业化是为现代农业培养新型农民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梅州市积极贯彻实施“希望在山,出路在山,致富在山”的发展战略,因地制宜向山进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已建成具有一定规模的金抽、茶叶、烟草、养殖等一批各具特色的农产品商品生产基地,向专业化、规模化迈出了良好的开端。目前梅州市农业产业化呈现以下发展特点:(1)初步形成了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雏型。多年来,梅州市在稳定粮食播种面积,确保粮食稳产增产的基础上,不断调整农业布局和优化产品结构,围绕商品生产基地建设,大力发展专业化生产,实行一户一业,一村一品,水果、水产、畜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