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小平 《群众》2007,(2):31-32
无锡地处长江三角洲中部,北枕长江,南滨太湖,京杭大运河穿城区而过,地理位置可谓得天独厚。无锡城市依水而建,因水而兴。丰富的淡水资源和便利的水运交通条件,使无锡成为物产丰富的鱼米之乡。水,不仅是无锡的重要资源,更成为无锡的个性禀赋。  相似文献   

2.
蔡文煜 《群众》2013,(3):76-77
无锡作为东部沿海城市肩负着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历史使命,正在加快打造"魅力无锡、创新无锡、创业无锡、幸福无锡",努力走出一条具有江苏特点、无锡特色的现代化道路。这对全市新闻媒体提出了更高要求,迫切需要新闻媒体不断提高竞争力、强化影响力、增进引领力,着力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为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舆论支持。  相似文献   

3.
《群众》2007,(10):F0002-F0002
江苏无锡国家高新区位于江苏无锡新区,经过15年的创业和奋斗,无锡高新区现已成为无锡市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对外开放窗口、科技  相似文献   

4.
《群众》2012,(10):35
无锡新区自1992年启动开发建设,现辖无锡(太湖)国际科技园、无锡空港产业园、工业博览园、吴文化博览园、无锡新加坡工业园、无锡出口加工区等若干功能园区和六个街道,辖区面积220平方公里,户籍人口32万,外来暂住人口约35万,常住人口约54万。无锡新区经过二十年的发展,现已成为无锡市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对外开放窗口、科技  相似文献   

5.
《群众》2009,(9):F0003-F0003
无锡是近代经济中心城市。19世纪中期无锡已是全国“四大米市”之一。20世纪初,无锡以荣氏家族为代表的一批工商业巨子,率先起步中国的民族工商业;70年代后,乡镇企业又在无锡异军突起。改革开放绽放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无锡经济发展迅猛。  相似文献   

6.
王立人 《群众》2006,(4):37-38,59
“十五”计划全面超额完成,将无锡经济社会发展带入了一个更高更新的发展平台。200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00亿元,人均62000元(折合7750美元),在江苏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其中,以民营经济为主要载体的内生力量再次崛起,成为推动无锡经济社会全局的重要力量。最近3年,无锡民营经济增加值在G D P中所占比重每年提高5个百分点以上。2005年,无锡民营经济已占经济总量的44%。无锡历史上就是民营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现在民营经济能在无锡再度崛起,并迅速发展壮大,达到“五分天下有其二”的地步,与其特殊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地域经济背景是分不…  相似文献   

7.
单红 《时事报告》2013,(9):35-35
这是无锡第六次向全国文明城市进发。自1999年以来,无锡已五次获得"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市提名资格城市"称号。全国文明城市,成为这座城市锲而不舍的追求。但无锡索求的,不仅仅是一块金字招牌,而是以创建为契机,提升城市文明程度、提高市民幸福指数。而文明的基石、幸福的载体,都离不开经济的发展。转型升级,正是无锡开启新一轮"黄金发展期"的战略决策。通过创建文明城市,无锡正全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统一思想、凝聚人心,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全力推动城市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8.
《群众》2015,(11)
<正>作为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无锡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批复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结合自身发展实际,制定出台了无锡建设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三年行动计划》,全面推进示范区建设各项工作,加快解决制约无锡发展的核心技术短板、创新投入短板、创新人才短板、创新机制短板等问题,努力实现人才和科技相互促进、创新和创业紧密结合、企业与产业协调发展,全面提升无锡的科技、人才和产业竞争力,努  相似文献   

9.
《群众》2018,(21)
正无锡是中国近代民族工商业的重要发祥地,曾以工商实业的繁荣兴盛扬名天下。改革开放以来,从乡镇企业应势而生、异军突起,到民营经济蓬勃发展、强势崛起,无锡勇当"弄潮儿",在享誉全国的"苏南模式"、"四千四万"精神等中烙上富有时代特征的无锡印记。党的十八大  相似文献   

10.
作为国家创新型城市之一,无锡是国内集成电路产业的发祥地,全国第一块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就诞生在无锡。从发祥地的先发优势,到经受挤压而发展放缓,再到抢抓新一轮信息技术发展黄金期、打造新时代“东方硅谷”,大力发展集成电路这一被称为“工业粮食”的产业,不仅是无锡大力发展高端制造业的重要抓手,做强经济实力、重塑竞争优势的优先选项,也是无锡在万亿元GDP能级上领唱新一轮产业强市“新锡剧”的明智抉择。  相似文献   

11.
《群众》2012,(3):39
无锡吴都阖闾城遗址公园位于无锡市西郊马山、常州雪堰桥交界处,隶属无锡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东接无锡市区,南临太湖,西靠武进,北至胡埭镇区。吴都阖闾城遗址是2500多年前吴王阖闾时期的都城遗址,曾获得"2008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入选江苏省首批大遗址,是无锡市珍  相似文献   

12.
【记者】刘总,您之前一直是做科研的,后来却选择在无锡下海创业,您当时是出于怎样的考虑?【刘海涛】2009年无锡市率先建立了“感知中国”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运营商、多所大学在无锡建立了物联网研究院,江南大学还建立了全国首家物联网工程学院,无锡成为了全国物联网高地.  相似文献   

13.
无锡新区     
自1992年启动开发建设以来,无锡新区已经走过了12年不平凡的历程。新区现辖无锡高新区、无锡新加坡工业园、无锡出口加工区等若干园区和四个镇、三个街道,面积200平方公里。多年来,无锡新区主要经济指标保持30%以上的增幅,现已成为无锡市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对外开放窗口、科技创新基地,成为全市发展速度最快、发展成本最低、产业层次最高、集约程度最强的经济板块。200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30亿元,技工贸总收入1240亿元;完成进出口总额115亿美元,超过2002年垒市的水平;完成财政收入47亿元,在全雀县(市)区中排第七位。无锡新区不断加快开发…  相似文献   

14.
陈文斌 《群众》2020,(6):16-17
省委书记娄勤俭指出:“未来物联网怎么发展——看中国、看江苏、看无锡。”自2009年国务院批准无锡建设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以来,无锡紧抓历史机遇,顺应技术变革潮流,积极推动物联网与实体经济、衣食住行、城市建设融合发展,为实现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率治理提供了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15.
王立人 《群众》2011,(7):30-32
无锡是一座诞生了中国近代民族工商业和现代乡镇企业的独特城市,发达的工商业经济、秀美的自然山水和城乡融合的发展格局,构成厂当代无锡的基本形态。无锡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探索。其中,求真务实,敢为人先,在改革开放的多个阶段、多个领域积极探索率先发展新道路,是无锡实践的最大特点。  相似文献   

16.
无锡肉骨头 据历史记载,远在光绪年间,无锡肉骨头就行销于市。当初以南门外黄裕兴肉店酱炙排骨最为有名。 1927年,无锡商人王云清在三凤桥开设了慎余肉庄,雇了原黄裕兴熟肉庄的老师傅蔡杏生,蔡师傅总结了南北两派的特点,烧肉骨头独创一格。因肉庄设在三凤桥边,故称三凤  相似文献   

17.
无锡高新区是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全国首批高新区之一。近年来,无锡高新区把引进高层次科技创业人才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创新型国际化科技园区的关键举措。目前,世  相似文献   

18.
该文通过对无锡城乡统筹发展历程的梳理,分析了中国城乡统筹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并对其阶段进行了划分,初步归纳了城乡统筹发展各阶段的一般特点和规律;总结了无锡在城乡统筹发展中的做法和实践经验;根据城乡统筹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无锡城乡一体化实践,对中国城乡统筹发展提出了启示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群众》2010,(11):37-38
<正>无锡高新技术开发区(简称"无锡新区")成立于1992年。2005年,无锡新区以建设创新型国际化科技新城为目标,开始发展创新型经济。经过5年的发展,无锡新区光伏新能源产值超282亿元,占全国50%,太阳能电池组件产量世界第一;大规模集成电路产业产值达230亿元,产能和制造技术均居全国开发区前列,成为全国最大半导体生产基地;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连续3年保持80%以上增长,产业综合排名升至全国第5位。目前,无锡新区已经成为无锡市发展速度最快、发展成本最低、产业层次最高、集约程度最强的创新型经济样板,成为无锡市创新型经济发展的强劲引擎、科技创新的战略基地。  相似文献   

20.
《群众》2012,(7):90-F0004
无锡环城古运河作为京杭大运河的组成部分,始于2500年前,俗称无锡的城池年轮,见证了这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繁荣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