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7 毫秒
1.
夏潮 《观察与思考》2004,(12):27-29
温州腐败楼中银大厦已在5月18日成功爆破,而中银大厦案也已审结,但又有多少人会注意到同样也已暂告审结的原温州中行行长叶征案,以及两案中让人欲说还休、藕断丝连的关系呢?腐败楼倒了,而腐败楼的背后仍有太多的疑点需要追问。腐败分子现身了,但还有一些人仍然逍遥法外,有很多漏洞仍然需人们去填补  相似文献   

2.
藏富于民的“老百姓经济”在我国经济改革大潮中,敢为天下先的温州人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经济奇迹。“哪里有市场,哪里就有温州人:哪里没有市场,哪里就出现温州人”。20年改革开放,温州人走出了一条富有区域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3.
在浙江历史上,曾有两个地域性群体起过重要影响作用:绍兴师爷——“无绍不成衙”,宁波帮——“无宁不成市”,而今的“温州帮”则是哪里有市场,哪里就有温州人;哪里没有市场,哪里就有温州人去开拓。100多万人在全国各地,30多万人在世界各地,一条条、一座座“温州街”、“温州村”、“温州城”的崛起,构筑了温州人遍布全国并通向世界的商业网络,成为温州帮的有形载体和鲜明特征。“温州人是中国的犹太人”已成为很多人的共识。  相似文献   

4.
●他们有着非凡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他们连普通话都不大会讲,却敢走四方●只要有1%的可能,他们就以100%的努力去争取近代以来,温州人一直是中国一个非常特殊的群落。而温州人真正名闻天下,则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温州人特别是温州青年以大无畏的精神,敢为天下先,敢闯、敢冒,走出了一条又一条改革之路,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创业之歌。对今天的中国人来说:“温州人”早已不是一个简单的或概念上的群体,而是一个有特定意义的专用名词,就像当年的“大庆人”、“大寨人”一样,是一种精神的象征。如果说温州是中国非公企业之都,那么温州青年就是中国…  相似文献   

5.
一、温州市城市形象传播的现状如何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温州?温州市政府对温州的城市品牌进行了多方位的传播。(一)影视作品的人文传播早在2007年,一部名为《温州人在巴黎》的电视剧通过表现温州商人善良睿智、敢于人先的人格魅力与精神,使温州“民营经济领先,以商闻名于世”的城市品牌形象得以迅速地在全国传播。2012年11月,又一部以温州人为题材的电视剧《温州一家人》在央视黄金时段播出后,全国范围内再次掀起了一轮“温州热”。温州“三生融合幸福温州”的城市品牌形象在这部电视剧中得到了无可比拟的正面重塑与传播。  相似文献   

6.
文边 《政策瞭望》2003,(5):24-25
3月10日下午,温州。温州企业投资德阳的协议正在举行签字仪式——6个项目,金额1.45亿元。这意味着,又有上亿的温州民间资金将在德阳转化成资本。  相似文献   

7.
作为市场经济的先发地区,温州存全国都是一个典范。温州人用自己坚韧不拔的意志在过去三十年中寻找自己的发展路径.今天,温州又一次站在了产业转型升级的十字路口。  相似文献   

8.
全国人大代表、温州市市长陈金彪在"两会"上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金融改革确实不能一蹴而就,温州传统的金融业态并不成熟,现在还在"补课"。在浙江省温州市金融改革综合试验区获批近一年后,温州已推出民间借贷中心、民间借贷利率指数等多项改革举措,但仍有声音认为温州金融改革进展过慢。2012年3月,国务院批准温州设金融改革试验区,并对温州作出规范发展  相似文献   

9.
当今的经济是文化经济,文化力已成为生产力的重要内在因素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本文就温州文化在温州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作一些探讨,力求弘扬温州先进文化,从而促进温州经济的大发展。一、温州文化的内涵和特点温州文化主要是指温州人民在社会实践中除物质活动和政治法律活动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温州以打造"筑梦温州"服务品牌为引领,走出一条引进台湾青年人才特色之路。近日,温州出台了《温州市贯彻关于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的实施细则》90条,深化温台两地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助推台青在温创业就业。这是温州又一兑现便利台胞台企的举措。在温台青获知消息后纷纷表示,享受与温州市民同等待遇,能让他们更加安心、舒心地在温州工作和生活。同时,愿意将温州的好政策介绍给更多台湾青年,共同到温州创业就业。温州《细则》分为支持台资企业和台胞来温投  相似文献   

11.
北京房地产推广案不断,大型房地产看板成为城市里的最大特色。台、港、澳资金源源不绝进入北京房市,炒热当地房产,房价去年至今已涨了将近一倍。专家说,北京房地产市场是“健康”的,预期房价还会再涨。炒楼外来资金逾5成在北京的高价位住宅中,外来资金已经超过5 成,其中“温州炒房团”更是专业炒家。当地台商表示,大陆房地产,有几个值得留意的指针:就供给面来看,要注意北京、上海与海南的市场,需求面则要看温州人。温州人炒楼已经炒出名气,甚至不避讳以温州炒房团的名号在北京看屋,据估计,在大陆各地炒房产的温州人约有10 万人,其中有5000 …  相似文献   

12.
温州鼓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声和 《今日浙江》2004,(10):38-39
温州鼓词,是流行在浙江南部温州地区的一种说唱艺术,在温州的民间是很富有生命力的,几百年经久不衰。现在,虽然现代的文艺形式很多,但温州鼓词还是在人民的心中扎下根,许多地方的老人亭里、个体的修车摊旁、小茶馆和小饭店里都播放这种用温州方言演唱的曲艺。它还通过现代的制作手段,制成光盘,传到国外去,在海外的温州人中广泛传播。温州鼓词是怎样发展起来的?据一些老艺人回忆,温州鼓词,“始于明代,由横阳里巷之曲与词曲合并而成。”横阳是平阳县的古名,今已一分为二:苍南县和平阳县。平阳这个古老的县,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出了大批的艺人,永…  相似文献   

13.
《小康》2017,(2)
<正>有天赋不惧艰难,非洲选手承包冠军,已成为中国不少马拉松赛事的常态。除了一些专业的运动员,一些非洲留学生也加入到马拉松争金夺银的行列,帮助解决温饱,改善生活。2016年12月5日,温州马拉松在温州世纪广场鸣枪开跑,11353人参与了这场年底的马拉松大赛。本次温州马拉松爆出大冷,两个温州本地妹子不光强势包揽前两名,而且她们还力压肯尼亚选手。中国人拿下金银奖牌,为何成了爆冷门?因为近年来,马拉松赛事遍  相似文献   

14.
《劳动保障世界》2005,(12):14-15
十几年前.浙江省温州市曾以生产假冒伪劣的商品闻名,如今,它却成为我国市场经济与民营企业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据了解,在温州755万人口中,有60%到70%的人在经商.这些人中又有200多万人走到了全国各地,甚至跨出了国门。不过.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温州人做生意,大多是前店后厂,规模不大.生产的也都是小东西,所谓小商品大市场,其实,如果你现在到温州去走一趟.你就会发现,这也早已是老黄历了,那么.温州人现在的生意经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5.
<正> 温州休闲服装业在温州本地起步相对较晚,但在发展的初期成长较为迅速,现在温州休闲装企业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占有一席之地。势头渐劲的温州休闲装使处于全国服装第一军团的杉杉、雅戈尔、罗蒙等企业不敢小觑。而在近两年,逐渐有更多的以职业西服为主导产品的温州服装企业开始大批转向高级商务休闲服饰的生产经营。据温州服装商会提供的资料表明,目前温州专业的休闲装生产厂家已达几百家,生产区域分布于瑞安、乐清、瓯海区、鹿城区。在2002年发布的春秋两季流行产品中,职业休闲装已占80%以上。在大多数企业的产品订  相似文献   

16.
韩丽萍纠结了7年的问题,去年秋天解决了。韩丽萍是英博双鹿啤酒厂一名员工。7年前,女儿的出生让她满心喜悦,但随着女儿一天天长大,她心里却越来越着急:让孩子回老家读书,全家搬离生活了十多年的温州,真不甘心;在温州读书,没本地户口,又存在诸多限制。2012年7月,临近秋季开学,焦急的韩丽萍得知一个消息:温州实行新居民积分制管理模式,在温州的新居民只  相似文献   

17.
张和平 《半月谈》2005,(4):16-17
去年底,满赚了一年的一些温州鞋厂却发起愁来——面对欧盟等取消鞋制品配额的喜讯,欲扩大生产却招不到所需工人。有数据显示,近3年来温州市的打工人员以每年20%的比例在递减。劳动力市场供需关系的这种变化,给温州的发展带来了新挑战,也带来了又一次规范的契机。去年以来.以清理欠薪为突破口,以政府严管、企业自省和民工觉悟为构成.温州掀起了一股善待民工、重塑劳资关系的热潮。  相似文献   

18.
千百年来,温瑞塘河就像一条大地血脉,滋养了一代又一代温州人,孕育了璀璨的瓯越文化,也构筑了水如棋局分街陌,山似屏帏绕画楼的温州山水城市风貌的重要特征,几代温州人亲切地唤其为  相似文献   

19.
罗屿 《小康》2012,(5):38-42
温州是一面旗帜,中国改革的旗帜,也是一面三十年来争议不断的旗帜。"温州模式"已远远超越经济学社会学最初对它的解释,它在发展中迷茫,在艰难中行进。这一次金融改革,能否助推"温州模式"完成新一次蜕变?  相似文献   

20.
《乡音》2007,(4)
金信光,一位来自浙江温州的为商者。在他的身上,我们既看到了最具商业头脑,被称为“中国犹太人”的温州商人的特质,又领略了出身草根的他朴实无华的秉性和义利相容的为商之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