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理论学刊》1992年第1期刊登了署名坚毅的《关于张闻天论著中的“三分法”观点》一文(以下简称“坚文”)。文中第二部分“恢复‘中庸’的本来面目”,作者批驳长期以来把“中庸之道解释成为折中主义、调和主义、中间状态”,认为“毛泽东肯定‘中庸’的论述已公诸于世”,其依据是刊登在人民出版社《毛泽东书信选集》中的1939年2月20日毛泽东《致张闻天》一信。我们认为坚文对毛泽东这封信的认识是片面的,同时也忽视了毛泽东对中庸问题的同期其他有关论述,是不全面的,因此坚文有关毛泽东肯定中庸的结论,是不正确的。下面予以简要考析。  相似文献   

2.
武晋瑢 《党史文汇》2001,(12):45-45
党中央三代领导人历来十分重视党史工作。早在194 2年 ,毛泽东同志就在《如何研究中共党史》这篇名著中指出 :“如果不把党的历史搞清楚 ,不把党在历史上所走的路搞清楚 ,便不能把事情办的更好。”邓小平同志也多次强调指出 :“我们现在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在总结了成功时期的经验、失败时期的经验和遭受挫折时期的经验后制定的。”江泽民同志在 2 0 0 0年 1月11日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金融研究班结束时的讲话中 ,深刻指出 :“我们党历来强调用唯物辩证的观点、发展的观点看待历史和现实。”一名领导干部不善于从历史中吸取营养 ,不可能成为…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同志的著作中引用过大量的成语典故,多数出自《论语》,他推陈出新、古为今用。"从孔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继承这一份珍贵的遗产。"他对孔子和《论语》,既有肯定,也有批评。因此我们应当全面客观地、实事求是地学习和研究。  相似文献   

4.
李景文 《世纪桥》2005,(12):88-91
充分认识党史工作的重要性,培养 树立职责意识 中央和省委对党史工作历来都很重视,从毛泽东、邓小 平、江泽民到胡锦涛以及曾庆红等中央领导同志对党史工作 发表过一系列的重要指示。早在1942年,毛泽东同志在《如 何研究中共党史》的文章中指出:“现在大家研究党的历史, 这个研究是必须的。如果不把党的历史搞清楚,便不能把事 情办得更好”。1994年11月,胡锦涛同志在全国党史研究室 主任会上也指出:“党史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党的  相似文献   

5.
李伟  黄延敏 《探索》2005,(3):155-157
延安时期,毛泽东对孔子哲学思想的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辩证地肯定了孔子“中庸”思想的积极意义,指出了这一思想的缺陷。这种研究一方面从学术上纠正了“五四”时期以来部分人对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的全盘否定,反而在儒家思想中找到了与马克思主义相通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成分;另一方面,从实践上又使党的抗战政策,尤其是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有了民族传统文化的哲学底蕴和文化底蕴,避免了在民族统一战线问题犯过“左”或过右的错误,从而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增强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研究》2 0 0 0年第 2期“探讨与争鸣”栏目发表《论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以下简称《正确性》)一文 ,作者彭建莆、章德峰针对胡绳《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再评价》(为行文方便 ,以下仿照《正确性》简称其为《再评价》)一文中的观点展开批评 ,笔者对《正确性》的主要思想 ,也“实难苟同”,忍不住说出来 ,请理论界前辈作一评判。一《正确性》开门见山就提出一个疑问 :“我们首先不解的是 ,毛泽东同志四十年代形成的新民主主义理论中的某些具体论断 ,能否完全套用到五十年代中国的实际中去 ?”然后做了否定回答。其论据是…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对教条主义历来深恨痛绝,早在1930年,他就在《反对本本主义》中指出,中国革命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提倡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反对从本本出发,照搬照套的教条主义观点。在《实践论》和《矛盾论》两篇著作中,毛泽东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唯物辩证法高度,深刻地批判了教条主义,为党的思想路线奠定了理论基础。在1938年10月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在《论新阶段》的报告中,第一次用中国化的语言“实事求是”来表述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1939年10月,毛泽东在《< 共产党人> 发刊词》中,明确提出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的命题。在延安整风中,毛泽东把教条主义作为整风的三大对象之一加以反对,在全党普及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同志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以下简称《正处》)这部有名的著作,公开发表于一九五七年的六月,迄今已经二十五周年。对于这一名著,《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作出了恰当的评价,认为这一著作是“集中地体现”“毛泽东同志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  相似文献   

9.
《反对本本主义》是毛泽东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重要著作。1930年5月.毛泽东在江西寻乌调查后,起草了《调查工作》一文。毛泽东在文章中指出,“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提出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调查就是解决问题”等观点。第一次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实事求是的思想原则。同年6月上旬,毛泽东带着初稿来到上杭,交由闽西特委翻印出版。可是,在第五次反“围剿”中,《调查工作》小册子意外散失。  相似文献   

10.
“人民民主专政”这一思想,毛泽东同志早在《新民主主义论》和《论联合政府》中已形成。到一九四九年三月,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的报告中,明确提出了“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主张。后来在同年六月,他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又指出:“总结我们的经验,集  相似文献   

11.
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是习近平关于中共党史重要论述的名篇,讲话通篇贯穿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观点,是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树立正确党史观的典范之作。这篇重要讲话坚持以科学态度评价毛泽东,肯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始于毛"、确证了毛泽东是站在民族复兴历史起点的伟大人物。  相似文献   

12.
对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观点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观点综述坚毅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谈话中深刻地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3页)对于这段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学术界展开了讨论,出现了各...  相似文献   

13.
读了《学习与研究》一九八二年第三期所载王玲同志的《试析辽金元建都北京之原因》(以下简称《试析》)之后,感受顿多,其中有些论点不仅自相矛盾,而且也缺乏确凿的史实依据,因而不敢苟同。本着互相讨论、明辨是非的精神,本文仅就《试析》一文涉及宋、辽、金史的部分观点和史实,谈一些不成熟的意见,与王玲同志商榷。  相似文献   

14.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是邓小平建设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首要的基本问题。邓小平同志多次指出,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没有完全搞清楚”。他强调说:“我们的经验教训有许多条,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搞清楚这个问题。”(《邓选》第3卷第116页。以下凡引《邓选》的,只注卷页)为此,他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吸取我国社会主义事业  相似文献   

15.
党史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党的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在党的全部工作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主席在《如何研究中共党史》的著名讲话中《如何研究中共党史》的著名讲话中指出:“如果不把党的历史搞清楚,不把党在历史上走过的路线搞清楚,便不能把事情办得更好。”毛主席一生十分重视总结经验特别是党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1980年3月到1981年6月期间关于起草、修改《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时的九次讲话以及同意大利记者法拉奇的谈话要点,这些珍贵材料充分印证了邓小平为我们党确立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做出的不朽的贡献.在认定毛泽东同志晚年错误性质的前提下,正确评价毛泽东同志的功和过.毛泽东同志晚年发动的“文化大革命”,是犯了“打倒一切、全面内战”的错误.这是全局性的长时间的错误,给我们党和国家造成了灾难性影响.为此,如何评价毛泽东同志已成为当时全国的“热点”问题.邓小平同志从维护毛泽东历史地位出发,提出要正确认识毛泽东同志,首要的是认定毛泽东同志错误的性质,这是正确评价毛泽东的前提条件.邓小平同志指出,尽管毛泽东晚年犯了发动”文化大革命”的错误,但毛泽东同志晚年的错误性质与林彪四人帮的问题性质不一样、林彪四人帮是反党集团,利用毛泽东发动的“文化  相似文献   

17.
1957年,毛泽东同志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以下简称《正处》)一文。40多年我国社会主义的实践充分说明这一著作中所阐述的思想的正确性。只有正确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才能有一个稳定的政治局面和安定的社会环境,以利于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新时期,如何运用毛泽东的人民内部矛盾学说来处理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人民内部矛盾,这是邓小平理论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几年来,尤其在《正处》发表40年前后,有些学者和研究人员就毛泽东的人民内部矛盾学说提出了若干“新见解”、“新观点”。本文拟对有关的见解、观点谈点自己的看法。一、近几年来的新见解、新观点  相似文献   

18.
(一)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问题早在1975年,邓小平同志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时,就肯定了《中国科学院工作汇报提纲》初稿上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个观点。1978年,在全国科学大会上,邓小平同志重申并展开论述了这一问题。10年后即1988年,他又进一步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对这一提法,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有的回顾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科学技术的论述,指出这一重要论断既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又是对二十世纪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对科技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产生决定性影响的客观现实  相似文献   

19.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我们党历来重视党史学习教育。毛泽东同志指出,“如果不把党的历史搞清楚,不把党在历史上所走的路搞清楚,便不能把事情办得更好”。邓小平同志十分重视对党的历史经验的总结,反复强调“总结过去是为了引导大家团结一致向前看”“历史上成功的经验是宝贵财富,错误的经验、失败的经验也是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20.
早在50年代,毛泽东在《<政治经济学教科书>读书笔记及批语》中一定程度地肯定过商品和价值规律的作用。1956年,陈云同志发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的新问题》一文,直接谈到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并且指出:“社会主义经济不能够只依靠计划”。当时的理论界也相当活跃。50年代就有人指出:“社会主义条件下价值规律不反对流通领域起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