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张莉 《学理论》2012,(18):185-186
爱情是大学校园经久不衰的话题。从恋爱的含义、大学生恋爱的动机以及恋爱的特点进行逐步分析,并提出正确对待大学生恋爱的对策,一是建立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二是引导大学生端正恋爱动机,三是增强大学生抗失恋挫折的承受能力。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当代大学生的爱情观也发生着变化,敢于追求爱情,敢爱敢恨,这种现象已引起高校管理者的关注。目前在校大学生多数为90后,而且在恋爱过程中会出现让人担心的各种问题,对此,提出对策: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帮助大学生正确看待和处理恋爱问题;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认真普及性健康知识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3.
马向乐 《学理论》2013,(30):386-387
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大学生的恋爱观存在的问题越来越大,这些问题的形成原因是多样的。加强大学生恋爱观和成才教育,引导学生恰当处理恋爱和学业关系,运用社会、家长及学校的合作力潜移默地影响化学生的恋爱道德观,尤其加强女学生的恋爱保护意识,理性对待自己的爱情。  相似文献   

4.
华中农业大学女生恋爱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次调查对女大学生的恋爱行为状况和恋爱观念进行了定量的描述 ,试图比较精确地揭示女大学生的爱情生活  相似文献   

5.
杨晏清 《学理论》2010,(22):215-216
通过对当代大学生恋爱目的多元化进行概述:因寂寞去恋爱;因无聊去恋爱;因好奇心去恋爱;因功利去恋爱;因虚荣心去恋爱;因性的需要去恋爱。在分析其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对策:加强家庭锻炼与培养,加强传统思想道德的教育,加强当代大学生学习规划的正确引导及加强高校教育人才的培养与提升,有利于减少当代大学生不健康的恋爱目的观念。  相似文献   

6.
夏丽  郝敬胜 《学理论》2012,(10):99-100
当前大学生恋爱现象相当普遍且公开化。在大学校园里,随处可见亲密的情侣,也出现了各种问题。恋爱问题如果处理不好,不仅会妨碍大学生的学习、生活,而且对大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也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关注大学生恋爱心理,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恋爱行为意识,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从常见的心理问题入手,分析各类状况,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塑造积极健康的恋爱心理,提出解决大学生恋爱心理问题的调适方法。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依法治校理念的逐步形成,大学生谈恋爱已不再是一种时尚,逐渐成为大学生的一项基本权利.学会正确的恋爱行为方式,即学会怎样施爱、怎样被爱、怎样区分友谊与爱情;又要学会怎样处理好恋爱与学习、恋爱与交往、恋爱与性和恋爱与人生的关系.这就需要一整套全新的连环机制共同来起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8.
林茜 《学理论》2013,(20):393-394
在中职当中进行爱情教育既是维持中职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的需要,也是落实教育部相关政策的需要,更是中职学生人格发展的内在要求。爱情教育的内容应该包括恋爱心理资格的自我审查、婚恋观的教育、爱的能力的培养、恋爱沟通方式的指导、性心理健康等的培养。  相似文献   

9.
根据对大连市某三所高校学生进行恋爱心理问卷调查的结果,对当前大学生的恋爱心理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思考,提出了要重视教育和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健康恋爱观,引导大学生性意识健康发展,积极开展团体咨询和个体咨询,促进大学生人格完善和顺利成才。  相似文献   

10.
张国民  张龙 《学理论》2012,(18):168-170
阐述了大学生"恋爱危机"的时代背景和研究现状,并对其研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行了科学分析和深入阐述,还阐明了大学生"恋爱危机"干预的基本原则。提出了从健全教育体系、健全工作体系、健全危机反馈体系等三个方面有效干预和应对大学生"恋爱危机"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1.
一趋于普遍爱情常被称为人生交响曲的第二主题。恋爱现象在大学生中始终存在,然而却从来没有象最近几年这样发展迅猛、普遍。据调查,一些男女学生比例相近的学校恋爱率高达70—80%,有的班级几乎无人不在谈恋爱,无人没有谈过恋爱。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正值妙龄的大学生,青春萌动、欲望强烈,对异性充满神秘感和向往感,渴求了解异性奥秘,获得异性的爱慕和温暖,大学校园青年  相似文献   

12.
汪洋 《学理论》2014,(9):61-62
主要从阐述高校大学生恋爱问题现状及恋爱观总结两个方面出发,具体分析了社会工作介入高校大学生恋爱问题的必要性,并通过总结提出针对高校大学生恋爱问题展开社会工作的具体思路,希望能够为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
一股“性”文化热的浪潮正汹涌地冲击着高等学府。涉足爱河的驱力作为校园文化一翼的大学生恋爱,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爱情本是一种复杂的、内容丰富的生理现象,它起源于人的性欲。在我国,长期以来人们谈性色变,性愚昧带来性神秘。“性”文化热的“光晕效应”更为其涂上了神秘色彩,使学子们纷纷涉入爱河。研究大学生恋爱这一文化现象还须寻根究源。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婚恋道德观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 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十多年来,大学生的恋爱问题随着大学生中恋爱现象的日益普遍,引起了各方面的注意和重视,学校、社会对大学生恋爱的态度也由不准谈恋爱,发展到不提倡、不反对、毕业分配不照顾、出了问题要处分,进而发展到承认现实,合理引导。但对维系大学生恋爱的道德观念、价值观念,缺乏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为此,我们开展了实证研究。研究主要采  相似文献   

15.
论恋爱对大学生人格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大学生恋爱问题一直是大学生教育和管理中的一个热点问题。无论是学校领导,还是教师、学生,都对此十分关注。各种有关的调查研究文章也常见诸于报刊。然而,较长时间以来,人们往往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大学生恋爱现状的描述和利弊分析上,而很少更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采用自编《大学生恋爱动机调查》问卷,抽取郑州大学软件技术学院50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针对大学生恋爱状况、恋爱动因、择偶标准等问题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恋爱动机出现异化,投资型和攀比享受型恋爱动机上升。在分析异化现象产生原因的基础上,从个人、学校和社会角度对大学生恋爱动机进行重构,使其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利用2007-2009年大学生学习与生活状况追踪抽样调查原始数据,运用定量模型及定性资料分析了在校大学生的恋爱行为及恋爱认同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大学生的恋爱选择及恋爱认同受大学生个体特征、社会交往及家庭因素的综合影响,其恋爱行为与认同感的差异是一种社会理性选择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安全教育,促进大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内在要求。新时期高校存在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内容、体制不健全,如高校内外的安全、高校学生心理、恋爱的安全以及网络学习的安全等方面。因此,须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体系、增强师资力量并提高教学水平、完善安全教育及管理制度,落实大学生安全教育。  相似文献   

19.
苏联青年的恋爱基础是什么?怎样谈恋爱。本文仅就以下几个方面简略地谈一下这个问题。 1.恋爱动机多数的苏联青年虽然对爱情是什么有不同理解,但是,他们谈恋爱主要是为寻找爱情,或者主要考虑爱情兼顾其它因素。然而更多的人谈恋爱是出自于其它考虑,而不是出于爱情,它已引起苏联社会的注意,苏联学者在这方面作了许多调查,得出了很能说明问题的一些资料。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恋爱暴力初步调查——以某高校1035名大学生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向贤 《青年研究》2007,15(8):45-49
本文通过对1035名大学生恋爱暴力的调查,分析大学生恋爱暴力的发生率、频次、暴力报告率上的性别差异等,通过比较学生恋爱暴力及其父母间暴力的性别分布,探讨恋爱暴力中的性别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