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理论》2016,(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劳动就业制度方面进行了一系列重大变革,但二元就业制度的影响并未完全消除,农民工在城市就业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歧视和不公,对农民工城市融入能力的提升造成了不利影响,弱化了农民工在城市的经济融入、社会融入和心理融入。因此,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为农民工在城市的劳动就业创造公平的制度环境和条件。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16,(2)
制度是人们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在社会活动中结成的生产、经济、文化关系等各种社会关系的规范化和体系化,也是社会运行的规则[1]。在我国城市化的进程中,出现了农民工这个特殊群体。处理好农民工的社会融入是我国城市化的途径,如果这些农民工不能很好地转化为城市居民,不仅会影响城市化进程,而且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3.
对农民工权利贫困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农民工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力军,其数量已超过城镇国有企业和集体所有制企业的工人。由于二元社会体制的影响,城市对他们"经济吸纳,社会拒入",农民工的各项权利得不到保障,在城市遭受各种制度性歧视,已产生严重的社会经济后果,必须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4.
农民工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我国经济体制转轨、社会结构转型产生的新的特殊的社会群体。随着农民工群体的壮大以及众多农民工在城镇定居,一些新的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其中,现阶段农民工人力资本低估现象,成为一个急需研究和解决的新课题。农民工就业歧视等现象的实质是人力资本的差异导致了工资的不平等,是对农民工人力资本的低估,容易引发一系列的社会矛盾,阻碍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有必要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采取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5.
实现农民工权益平等保障,关系社会公平正义和国家安全稳定。农民工权益平等保障的实现需要相应理论作支撑:以人为本思想是农民工权益平等保障的哲理渊源;经济人权观念是农民工权益平等保障的法理基础;社会公正理念是农民工权益平等保障的伦理依据。目前,制约我国农民工权益平等保障有三大因素,即经济制度缺陷、法律制度冲突和文化制度曲行。新形势下,实现农民工权益平等保障在具体路径上应注重提高农民工平等观念、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和发展工会组织。  相似文献   

6.
农民工文化权益和政治、经济、社会权益同等重要,都是农民工应当享有的最基本权益。当前,农民工文化生活整体匮乏,其文化权益保障面临诸多困境,其成因也是多方面的。为此,应建立一种农民工文化权益保障的长效机制,从制度上根本解决农民工文化权益面临的窘境。  相似文献   

7.
黄志强  罗林 《学理论》2009,(9):105-106
身份认同是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关键,也是农民工融入城市的根本尺度。我们通过分析广西南宁万秀村农民工的工资、住房、子女教育、医疗卫生、工伤保险、文化水平、生活方式、社会歧视等问题,探索其在职业、学历和阅历、心理和户籍制度等方面的成因,以此提出解决农民工问题的主要措施,以增强农民工的城市适应性,促进我国的城市化进程。  相似文献   

8.
不歧视原则与农民工的平等就业权保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不歧视原则是人权平等在就业领域的集中体现,是平等就业权的核心内容。不歧视原则为农民工平等就业权的保障提供了最直接的理论证成和最充分的现实依据。农民工不平等就业是我国当前不平等就业问题的一个最突出的表现,对劳动者公平分享改革发展成果的负面影响是全局性的。走出我国农民工不平等就业困境的关键,是重构农民工平等就业权保障的制度体系,并着力解决好三个主要问题:依法确认农民工平等的劳动者身份;建立健全农民工平等就业的权利内容;完备农民工平等就业权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农民工问题的核心是权益保障问题。主要表现在农民工基本权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农民工就业与生存状况比较恶劣,对农民工子女存在教育歧视等方面。究其原因,主要是城乡分治的二元管理体制,法制不健全,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等等。有效保障农民工权益,必须改革户籍制度,改进对农民工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加大教育投入,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0.
从城乡二元结构、再社会化、内局群体与外局群体、资本、污名化与标签、亚文化群体、底层精英等理论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农民工社会融入存在问题的原因及解决问题的思路。调查显示,现实中农民工的社会融入面临着收入低、交往面窄、对打工地居民和政府的认可度不是很高、对城市归属感不强等问题。要使农民工的社会融入成为可能,就必须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提高农民工自身素质,消除城市居民对农民工存在的偏见与歧视,加强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1.
农民工创业的成败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创业的制度环境、个人素质和创业机会等,不论是在农村创业,抑或在城市创业,对新生代农民工而言都概莫能外。提高经济资本是新生代农民工创业城市适应的基础;增加社会资本则是其城市适应的保证;提升文化资本及心理认同,是其城市适应的归宿。因此,应该采取各种措施支持和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创业。以创业地域多元化和制度的开放性;实施资产社会政策和制定更人性化的制度安排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创业。  相似文献   

12.
农民工市民化的观念障碍与调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民工的经济理性支持他们向城市流动和市民化行为,但由于现实社会的重重障碍和城乡观念的种种分歧,农民工的城市化倾向往往受挫。此外,城市农民工强关系网的建立,加上受到城市冷淡,他们很少参与城市社会活动,自然没有城市主人翁意识,更谈不上产生城市归属感。为实现农民工市民化,城市社会和市民要抛弃对农民工既往的刻板印象,消除对农民工的偏见和歧视;农民工本人也要适度调整心态,增强自我改造意识,争取按照城市规范要求使其观念和行为与市民一致。  相似文献   

13.
研究发现青年农民工的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不断增强,但政治资本极为匮乏,政治融入水平偏低;对青年农民工的政治融入具有显著影响的是政治资本、社会资本与文化资本,而经济资本几乎没有影响。青年农民工政治融入的困境在于城市正式组织发展滞后带来的资本匮乏及参与不足。基于政治融入的赋权式融入,是我国青年农民工融入城市社会的唯一出路。  相似文献   

14.
身份污名的建构与社会表征--以天津N辖域的农民工为例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管健 《青年研究》2006,(3):21-27
本文以天津的一个农民工生活居住工作区的群体为研究对象,力图揭示社会生活中社会污名形成的社会心理过程和机制,并对农民工社会污名与歧视的经验关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新生代农民工城市生存处境的非传统挑战及社会调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生代农民工与农村渐行渐远又融不进城市,职业选择上高不成低不就,注重精神生活却受到社会歧视,交往愿望强烈但交往范围狭小。新生代农民工生存处境面临的非传统挑战,既有生活环境变迁的因素,更有制度设计上的问题,还有新生代农民工自身原因。改善新生代农民工生存处境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制度层面、从政府、社区、市民层面,还有新生代农民工自身层面,进行全方位调适。  相似文献   

16.
如何使农民工弱势群体在高速发展的中国经济浪潮中获得相应的利益,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是政府和学者所关心的问题。目前,我国农民工弱势群体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其社会资本普遍匮乏。农民工弱势群体社会资本缺失的根由主要在于制度缺位、社会缺位、政府缺位、自身缺位。构建农民工弱势群体社会资本是一个系统工程,既需要完善政府制度和政策体系,也需要培育社会组织等外部载体,更需要农民工群体自身的支撑。  相似文献   

17.
促进青年农民工市民化的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代中国,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青年农民工市民化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推进青年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可以从五个角度进行分析:一是在宏观制度上要消除歧视农民工的体制性障碍;二是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公共政策的落实力度;三是用工单位要进一步增强社会责任感;四是城市社区要充分发挥接纳功能;五是青年农民工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相似文献   

18.
悦中山  李卫东  李艳 《公共管理学报》2012,9(4):111-121,128
在三部门的整体架构下分析政府、市场和社会对农民工社会融合影响的实证研究还很少.本文利用2009年X市农民工和市民的调查数据时三部门与农民工社会融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农民工的社会融合包括文化融合、社会经济融合和心理融合等三个维度.论文发现政府、市场和社会对农民工社会融合三个维度的影响存在差异.政府和市场均对文化融合没有影响,仅社会对文化融合有显著影响.农民工与当地市民的社会互动和在迁入地的居住时间有利于他们习得城市社会文化.政府、市场和社会对农民工的社会经济融合和心理融合均有显著影响,政府还通过市场和社会对社会融合有间接影响.论文的重要发现是社会互动和社会参与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工的社会融合.论文结论对相关公共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9.
数以亿计的农民工和谐融入城市是当前以及未来中国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为了研究文化融合、经济融合、政治融合和社会融合等诸方面的因素是如何影响农民工对城市的感知关系水平的,基于2010年在沪农民工的问卷调查数据,考察了农民工城市融合诸因素对城市感知关系(生活满意度、认同度、未来发展意愿)的影响。发现:文化融合程度越高,农民工对上海的认同程度就越高,也会更愿意留在上海发展,但其生活满意度未必越高;经济融合程度越高,城市生活满意度、城市认同度和未来留在上海发展的意愿都越高;政治融合只对未来发展意愿有影响;社会融合越高,农民工对城市的认同度越高,对生活也越满意。研究为政府引导和促进农民工和谐融入城市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20.
体面劳动与女农民工劳动权益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农民工共享体面劳动的权利,对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体面劳动的视域看,我国在女农民工劳动权益保护方面还存在就业歧视、权益受损较为普遍、特殊劳动保护不力、社会保障权利以及加入工会权、知情权缺失等问题。在推进体面劳动中加强女农民工的劳动权益保护,需要确立保护女农民工劳动权益的基本原则,提高女农民工自身素质,构建保护女农民工劳动权益的社会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