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基于前景理论的腐败行为分析与反腐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景理论以"有限理性人"为假设前提,对风险决策行为作了大量的实证研究并作出了合理的解释.腐败行为是"有限理性"的风险决策行为,公务人员在价值函数作用下的腐败行为分析表明它源于公务人员的"风险追求";公务人员在面对同等价值时决策选择往往"青睐"于腐败行为;公务人员决策时的"腐败诱惑力"与基于参考点的价值是成正比;公务人员腐败行为的心理强化过程"快"的特点反映了腐败敏感性递减规律.公务人员在权重函数作用下的腐败行为表明,在廉政高压态势下仍敢于"顶风作浪"反映其低估腐败风险的心理特性;腐败行为还表明,在公务人员心中腐败收益是确定性事件而廉洁则具有一定风险;公务人员腐败行为也反映了当前社会的廉洁环境并不理想.基于前景理论对公务人员决策行为的分析表明,要预防和遏制公务人员腐败的发生,应做到:严格制定关于腐败的规定并严惩腐败犯罪,使其在廉政高压下不敢腐败:强化公务人员的优越性,使其珍视廉洁收益不愿腐败,建立廉政预警机制,在预测警示下不让其腐败;严刑峻法并加强宣传力度,增大腐败风险的主观概率,使其不肯腐败;加强公务人员自身教育,使其不愿腐败;营造廉洁的社会环境,使其不会腐败.  相似文献   

2.
廉政风险防控具有前瞻性和高效益,属治本之策。大数据为公职人员廉政风险防控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和方法,可通过协同联动的廉政风险防控平台深度挖掘规模剧增的海量数据进行动态监测及预警。基于目前理论研究和实践现状,以公职人员为无差别微观研究主体,将公职人员廉政风险预警流程设计为廉政风险信息采集、廉政风险信息分析、廉政风险信息评估、廉政风险信息处理四部分,利用大数据量化研判,实现公职人员个体相关数据的分析评估和实时监测,可及时防控和遏制腐败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廉政风险防控机制构建范式及理论基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廉政风险防控机制是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基础,是提升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重要途径。实证主义和行为主义范式诠释了腐败行为产生的内在发展规律和外在影响因素,揭示了腐败行为产生于权力运行主体以及权力运行过程中的风险点。人本管理理论、发展生态理论、风险社会理论、风险管理理论等蕴含丰富的廉政风险防控思想,是构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的理论依据。要不断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的建设,探索以预防为核心、适合中国国情的腐败治理模式,推进风险防控的理论研究,实现理论向实践的转化。  相似文献   

4.
科学化视野下的廉政风险防控管理机制建设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风险社会理论认为,政治风险是现代化社会的常态问题,而腐败是政治风险的极端表现形式。在当前社会历史条件下腐败难以根除但可以控制。基于对人性规律和权力特性的正确认识,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已成为当前预防治腐的重要发展趋势。其关键在于通过权力流程再造来解决权力风险问题,全程地防范廉政风险向腐败行为的转化。  相似文献   

5.
内部控制:廉政风险防控的新视角和有效抓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当前腐败的形式和特点对现阶段廉政风险防控提出了新要求:从"不敢腐"向"不能腐"转变;加强制度防控,推进信息公开。通过对风险管理视角、质量管理视角和基于防止利益冲突视角的廉政风险防控优缺点的分析,结合内部控制的内涵和特征,发现内部控制与廉政风险防控存在内在一致性。从内部控制视角开展廉政风险防控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成为现阶段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新视角和有效抓手。  相似文献   

6.
随着精准扶贫工作的深入开展,我国的扶贫事业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配套预警机制的缺位导致扶贫领域也出现了一些消极腐败现象。在中央纪委公开曝光的9起典型案例中可以发现,当前扶贫领域腐败的主要特征是:以"微腐败"为典型、涉事表现形式多样化、贪腐所渉额度较大、集体腐败影响恶劣。应从确定扶贫系统中腐败风险点、健全廉政风险预警措施体系、廉政风险预警机制评估、廉政风险预警机制修正四个环节构建扶贫领域的廉政风险预警机制,为形成扶贫领域反腐败的震慑效应、保障脱贫攻坚战取得成效提供坚强的机制保障。  相似文献   

7.
廉政风险防控是借鉴金融和保险业比较成熟的现代管理科学理念,将风险管理理论和质量管理方法引入到预防腐败工作之中,在加强预防腐败工作领域进行大胆创新,初步形成的预防腐败工作的新机制。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主要目标是查找廉政风险点,立足点是防止腐败行为的发生,落脚点在业务工作,风险防控贯穿于工作的全过程,需要全体人员的参与,对于可能发生腐败的领域和环节早发现、早预防、早解决。廉政风险防控重在防控措施的建立,当风险转变为现实,  相似文献   

8.
邱诗武 《学理论》2011,(35):20-21
廉政与腐败的较量,是政府本身自我修复的一个过程,如何使其在获得合法职位职权履行天然义务的同时葆有稳定的性格,存其正气,去其戾气是政府必须摸清的盲点。立足于贿赂的"正效应"认知、行贿理由成为共同知识、政府官员腐败收益分析、政府官员行为外部性四个方面,阐述腐败行为产生的缘由,进而引出对廉政监察原则的思考:树立非辩证的贿赂观——廉政监察理念的前置性安排;凸显腐败交易的潜在风险——廉政监察工作的"迂回"创新;导入上级政治权威,解除外部性锁定——廉政监察开展的拳头举措。  相似文献   

9.
体育系统围绕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进行了积极探索,但是仍存在诸多突出问题:风险重点模糊化,风险查找不准确;参与主体边缘化,利益相关者参与度不高;防控措施同质化,工具方法针对性不强;防控效果低端化,难以适应严峻的腐败形势等。因此,必须系统探索体育系统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的推进思路,扎实做好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的准备动员工作,结合部门职能与岗位职责找准风险点,灵活选择廉政风险的防范与控制措施,科学开展廉政风险防控机制的效率评价。  相似文献   

10.
基建领域是高校腐败的重灾区。本课题组对506名高校基建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表明基建领域不同阶段之间的廉政风险是有较大差异的,其中确定采购方式的阶段发生廉政风险的可能性最大,项目立项环节廉政风险的危害性最大,总体而言决策环节的廉政风险大于执行阶段。因此必须有针对性地投入行政资源,完善集体决策,加强制度建设,做好过程审计,坚持宣传教育,有的放矢地做好各项风险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1.
腐败是一种在人类社会的各个历史时期和各类文化群体中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但理论界对腐败的界定和成因并未达成共识。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腐败是理性的个人经过高度精密的利益计算和反复权衡之后的结果,是经济人的原则入侵政治和社会领域的表现。腐败并非仅仅存在于公共的政治领域,任何职业和个人都存在腐败的可能。从源头治理腐败,需要根除滋生腐败的社会文化土壤,培育完善的道德和法律体系,增进个人的道德情操。我国传统儒家文化中含有的大量廉洁奉公思想可以为现代社会的反腐倡廉事业提供强大的思想源泉。  相似文献   

12.
腐败的本质是公权私用,是权力与权利关系的异化。腐败官员与腐败资产外逃严重影响民众对于廉洁政治建设的信心,对我国的政治稳定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鉴于此,惩防腐败对国家的政治稳定至关重要。目前,腐败行为的结构性转型使得我国对腐败官员跨境外逃和资产转移的惩防难度增大,因此,要认真对待社会转型带来的制度风险和利益冲突,正视权力结构存在的问题,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改革政治体制,依靠民主政治和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扩大,促成对政府官员责任的落实和监督。将惩防跨境腐败上升到法治的高度,进一步完善并落实我国政府官员家庭财产申报制度,完善户籍管理、护照管理和出入境管理等制度。要在国际法和国际条约框架内,加强国际司法合作。  相似文献   

13.
In reply to Marquette and Peiffer's article “Grappling With the ‘Real Politics’ of Systemic Corruption: Theoretical Debates Versus ‘Real‐World’ Functions,” this article employs three criticisms: Marquette and Peiffer's call to grapple with the “real politics of corruption” does not bring much new to the table, is conceptually flawed, and risks serving as an excuse for corrupt elites to pursue “business as usual.” In response, we reaffirm three insights gained from collective action‐based approaches toward corruption. Although corruption might solve individual‐level problems in the short term, it is still a de facto problem at the aggregate level, the tools derived from principal–agent theory will not solve the collective action problem of systemic corruption, and elites will be the least likely to implement reform. We conclude by calling for the continued fight against corruption—a fight informed by empirical and theoretical knowledge.  相似文献   

14.
当前农村“村官”腐败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村官”腐败主要表现为以权谋私的经济腐败、失职渎职的政治腐败、生活腐化的道德腐败。“村官”腐败不仅直接侵害了农民的切身利益,降低了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还引发出干群矛盾甚至群体事件,严重破坏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稳定。“村官”腐败与中国转型期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诸多因素的深刻变化密切相关,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问题。必须按照中央关于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要求,把反腐倡廉建设融入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之中,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融教育、制度、监督、改革、惩处于一体的农村党风廉政建设与反腐败工作新机制:一要加强教育引导,增强“村官”拒腐防变能力;二要完善制度体系,规范“村官”廉洁从政行为:三要强化监督管理,保障“村官”权力正确运行;四要加大惩处力度,增加“村官”腐败违纪成本;五要深化改革创新,消除“村官”腐败的滋生土壤。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全面有效地遏制“村官”腐败。  相似文献   

15.
罗马尼亚长期以来一直受腐败问题的困扰,尤其是在行政、司法及医疗领域。为此,罗马尼亚政府在立法和机构设置上都采取了一些治理腐败的措施。但是,反腐败的政策和法规得不到落实、政府反腐败意志不够坚定以及有罪判决率低等多种因素制约了罗马尼亚政府的反腐败工作,致使其长期停滞不前。理性地分析罗马尼亚转型期显现的腐败现象及反腐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我国反腐倡廉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儒家廉政思想内涵丰富,主要包括"廉为政本"、"吏为廉先"、"廉政为民"等主张,折射着儒家学者们以礼治国的感悟和政治智慧。当前反腐倡廉建设的思想和理论或多或少地会从儒家廉政思想中挖掘出些许思想渊源与理论基础。"党风问题关系党的生死存亡"思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建立"惩治、预防与教育、监督并重的预防体系"、"以德治国"思想、"干部自律"观念等分别是儒家"廉为政本"、"廉政为民"、"道德教化"、"为政以德"、"修身正己"等思想的现代转化,对当前反腐倡廉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因此,弘扬儒家"道德教化"理念,加强道德教育,能够引导领导干部树立廉政理念;弘扬儒家"修身正己"思想,树立高尚品格,能够培养领导干部优良作风;弘扬儒家"廉政为民"思想,坚持以人为本,能够增强领导干部公仆意识。  相似文献   

17.
ABSTRACT

This article reflects on the meanings and possibilities of social change in Mostar, a city more often associated with the seeming impossibility of eradicating ethno-national divisions and corruption that paralyses it. It focuses on the under-researched politics of grassroots activism by drawing on Hardt’s and Negri’s work on the political potential of ‘love’ to shape and propel radical politics. Overall, the article reveals the lack of a cohesive agenda of grassroots politics in Mostar, and asks whether love (that creates and sustains political movement) can educate, patiently, to the revolution.  相似文献   

18.
The concept of risk occupies centre-stage in debates about individual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ies and, within a broadly neo-liberal regime, the paradigmatic form of risk management is insurance. Nevertheless analysis of these recent shifts in welfare politics appears curiously disconnected from dominant trends of normative political theorizing. The rise of ‘insurance as government’ and ‘risk management as responsibility and opportunity’ has not obviously been addressed even by prominent liberal political theorists. Similarly the analysts of neo-liberalism have devoted little attention to tracing these concepts through the literature on political theory. This article seeks to remedy this disconnection, by showing how Ronald Dworkin – perhaps the foremost liberal theorist writing today – offers us an account of equality which foregrounds the apparatus of insurance, and represents the management of risk within the welfare system as both an opportunity and a responsibility. Furthermore, his account inherits many of the ambiguities and weaknesses of neo-liberal theory and redeploys them within the political theory of equality.  相似文献   

19.
建立健全防止利益冲突制度是从源头上治理腐败,推动廉政建设纵深发展的必然选择,而利益观教育则是从思想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基础,加强利益观教育,有助于增强防止利益冲突制度反腐败的效果。利益观教育是上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形成合力:应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利益观,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摆在第一位,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应建立健全具有中国特色的利益观教育体制机制,拓展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法;应深化干部人事制度与分配制度改革,运用利益激励机制,提高党员干部廉洁奉公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20.
利益冲突是市场经济国家滋生腐败的主要根源。防止利益冲突法是国家为了避免公职人员公权私用、以权谋私,从而厘清公权与私利的界限,保证公职人员廉洁从政的法律规范;它是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的基础性法律制度。我国出台防止利益冲突法是解决现行防腐败制度不尽人意问题的必然选择,是遏制当前腐败易发多发势头的必要举措,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迫切需要。它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有利于恢复我国的国际形象,也是我国政府的国际义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