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王亚科 《传承》2011,(8):72-73,88
在当前阻碍高校志愿服务发展的各种因素中,大学生对于高校志愿服务认知偏差的存在是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因此,通过利用SPSS15.0统计分析软件就800份桂林地区的大学生对高校志愿服务认知状况的调查问卷进行了统计分析、列联分析和卡方检验后,发现如大学生对高校志愿服务保持正确的认知,将有助于大学生在今后继续热衷参与高校志愿服务,亦将有利于高校志愿服务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从来源上看,国家的合法性认同、高校的创新管理、志愿组织与志愿者之间的关系是大学生志愿服务激励机制的重要方面。中美大学生志愿服务激励机制的比较结果表明:志愿服务是一种“有限自愿”行为,需要强化国家在法律规章合法性建构方面的主导性,提升大学生志愿服务在国家社会生活中的显著度;大学生志愿服务行动呈“弥散分布结构”,需要高校建立统一认证考评体系,并将其纳入课程学分、就业指标与素质教育的框架;志愿组织培育好与志愿者的关系,以平等沟通与深度参与方式开发志愿服务的多元活动网络,有助于从内在的满足感与成就感方面激发大学生的志愿热情。  相似文献   

3.
正坚持把加强基层党的建设、筑牢党的执政根基作为贯穿农村基层治理的一条主线,创新实行"1+3+X"基层治理模式。"1"即一个"支部建在屯上"的党组织网络,把基层组织建设的着力点从村延伸到屯,将支部建在屯上,全区1286个自然屯共组建屯党支部844个、屯委会1229个,实现了党的组织和屯委会在屯(组)全覆盖;"3"即由屯委会主任、综治协管员、妇女委员组成的工作团队;"X"即由老党员、种养大户、合作社负责人等志愿  相似文献   

4.
高校志愿服务较之于社会来说有其自身的特点,对于高校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探索有助于志愿服务活动长期、持续的开展,能够促进高校志愿者为学校和社会提供优质的志愿服务。依托寝室、班级和社团培育大学生的志愿精神,对大学生志愿组织的管理不断进行完善,提升志愿者团队的凝聚力;建立大学生志愿者外在和内在的激励机制,是建构高校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三条重要路径,对于这三条路径进行探析有着重要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5.
志愿服务是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一种有效学习形式,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公益精神和担当精神。一些功利化举措会导致大学生志愿服务失去了本来的意义、违背了志愿服务的初衷。高校必须做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加强对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和志愿活动的指导,建立更加有效的动员和激励机制,强化对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提高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让志愿服务回归志愿精神的初衷。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组织动员必须建立在大学生自主选择的基础之上,这既是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原则,也是大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人所具有的基本权利。作为一种自主选择,高校应当帮助大学生深刻了解志愿服务的内涵和意义,大学生只有在深入了解志愿服务的基础上作出选择才是真正的志愿服务。  相似文献   

7.
协同理论主张社会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社区治理,大学生作为其中一个重要参与主体,有着其他主体所不具备的优势,在社区治理与服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阐述了大学生志愿服务社区治理的必要性,从大学生对志愿参与社区治理的认识不足、高校对大学生社区志愿活动统筹规划制度不健全、社区对接大学生志愿活动意愿不强烈、融合有限等方面出发,探讨了大学生志愿服务在参与社区治理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并提出基于大学生自身、高校、社区三个维度的突破路径。  相似文献   

8.
志愿服务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创新社会治理的有效途径,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大学生是志愿服务的重要群体,正视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现状,构建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是当前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和针对性的重要抓手。  相似文献   

9.
志愿服务作为中国青年志愿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建设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南京N高校为例,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发现大学生志愿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在政府、显现于学校,最终伤害社会和志愿者。本文分别从三个方面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管理提出了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0.
何艳 《传承》2011,(12):62-63
几十年来,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在实践中蓬勃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绩,赢得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赞扬。大学生志愿服务在不断探索中稳步推进,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不断满足新时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目前,大学生志愿服务虽然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在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不少问题。通过分析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现状与趋势,为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1.
调研数据     
《中国青年研究》2012,(12):110-113
17000余名高校毕业生志愿赴西部2012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优秀大学生西部基层建功计划"及"中国青年志愿者研究生支教团"出征座谈会举行。这标志着新一批高校毕业生将陆续奔赴西部基层开展志愿服务或上岗工作。2012年共有17000名高校应届毕业生到中西部地区基层开展为期1至3年的志愿服务,其中包括846名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到中西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志愿服务需不需要去政府化?需不需要适当的金钱与利益激励?是否需要将大学生志愿服务纳入学校课程学分、职业发展与素质教育的框架?如何正视这些问题以创新大学生志愿服务,使之得到有效有序发展,并与国际惯例接轨?这几个问题是现阶段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正在面对、并亟需解决的理论悖论和现实困难。研究认为,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动力来源于国家与社会的合法性认同,也来源于高校的创新管理选择。  相似文献   

13.
作为提升城市文明水平的有效路径及创新社会管理方式的积极探索,常态化开展社区志愿服务越来越受到政府与社会的日益重视。广州地区高校在校大学生志愿者通过参与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志愿服务,不仅获得国家领导人、社会的高度肯定,更激发了广州地区高校在校大学生参与常态化社区志愿服务的热情。广州医学院作为试点高校,围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幸福广州的总目标,在共青团广州市委的协调组织、广州医学院团委的具体实施之下,在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的常态化和社区志愿服务实践方向作出了许多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
王顺茗 《人民论坛》2010,(10):140-141
志愿服务活动是大学生培养职业素质的有效途径。通过志愿服务,大学生的职业素质,包括个体职业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心理素质能力都能得到有效提升,可以为大学生职业生涯奠定良好的基础。政府、社会、高校应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推进志愿服务良性发展,为大学生提升职业素质创造更多的机会。  相似文献   

15.
《前进论坛》2013,(9):18-19
顺势而为、集智聚力、有思有行。多年来,农工党徐汇区委会面向社会,依靠专委会、基层支部,开展多领域、多渠道、多层次的社会服务活动,把志愿服务活动作为社会服务工作的落脚点。2012年始,区委会发起“争做农工党党员志愿者”活动,号召全体党员积极参与志愿服务,专门印制了“公益护照”,人手一本,使得党员的每一次志愿服务都有记录,并将其纳入年底的星级支部评选考核指标中,从而建立起长效机制,使社会服务工作向规范化,制度化发展。  相似文献   

16.
自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以来,各地高校的青年志愿者行动蓬勃开展,逐渐成为青年大学生回报社会,彰显价值的有效载体。为更清楚地了解高校志愿者的思想状况,正确把握志愿服务的发展方向,更好地开拓志愿者们愿意参与的志愿服务岗位,最近,我们就志愿服务意向对部分高校共计578位志愿者进行了问卷调查。  相似文献   

17.
顾慕娴 《当代广西》2008,(16):30-30
班级党支部是一种生机蓬勃的组织形式,把支部建在班上,表面上看是支部组织机构的下移,实质上是推进高校党建理论创新、组织体制创新、制度建设创新、工作方式创新的重要步骤。通过这种新的组织机构发挥的巨大作用,产生“以点相连,连点成线,点线面一体”的巨大拉动效应,形成班级党支部一学院党委一学校党委层层递进、纵横贯通的新局面,使更多的优秀青年学生向党组织靠拢,增强高校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综合广西大学几年来党支部建在班上的实践探索,我们总结研究得出党支部建在班上给基层党建工作带来蓬勃的生命力和积极作用,即“加、减、乘”效应。  相似文献   

18.
张汝民 《今日浙江》2005,(15):35-36
自2002年7月第一个楼道党支部诞生以来,“支部建在楼道”这一杭州市下城区长庆街道首创的党建新做法受到了群众的拥护。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周永康,省委书记习近平等领导先后到长庆街道调研支部建在楼道工作,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王国平批示,“把支部建在楼道是个好办法,应不断总结经验,积极推广”。经过3年的深化,楼道支部工作日趋成熟,作用日益显现。  相似文献   

19.
随着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大学生志愿者已成为志愿者队伍的中坚力量,并在参与社会管理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各高校纷纷建设志愿服务平台,以满足新时代下志愿服务工作的要求。文章在研究志愿服务与服务平台作用的基础上,分析了高校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优化策略,旨在为相关单位和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廖晓昌 《现代领导》2010,(11):20-20
江西省资溪县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方式,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全县建立了产业党组织74个,有力带动了群众创业致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