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承》2016,(9)
抗战时期,桂林版《救亡日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刊登了很多的抗战歌曲、抗战音乐文论和抗战歌咏报道,尤其是发表了大量的纪念音乐家聂耳、张曙等人的文章和报道,为桂林抗战音乐运动的蓬勃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2.
抗战期间,桂林的文化运动蓬勃发展,究其原因,有桂林本身的历史根源、独特的地理位置,抗战的客观形势以及广西特殊的政治气候,进步文化人士的积极推动,更有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成功贯彻执行,多方因素成就了桂林抗战文化运动。而文化运动的开展和所取得的成就,对于桂林文化,对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以及对于我国当代文化发展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在桂林抗战文化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一书是研究中国共产党领导桂林抗战文化运动的最新成果。书中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体现在对桂林抗战文化的概念的突破;对桂林抗战文化城活动的起止时间作了深入的探讨;对桂林抗战文化的含义有了新的概括等方面。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在桂林抗战文化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一书是研究中国共产党领导桂林抗战文化运动的最新成果.书中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体现在对桂林抗战文化的概念的突破;对桂林抗战文化城活动的起止时间作了深入的探讨;对桂林抗战文化的含义有了新的概括等方面.  相似文献   

5.
《传承》2015,(9)
抗战期间,桂林一直是国民党统治区内抗战气氛比较浓厚、抗战文化开展比较活跃的地区。皖南事变前,在国民党统治区的一些地方,进步文化受到不同程度的摧残,而桂林进步文化却近乎安然无恙。在此期间,中国共产党为桂林文化城营造一个比较宽松的政治环境,加强党对桂林抗战文化运动的领导,巩固和扩大抗日文化统一战线,重视、关心文化人的安全和生活,极大地推动着桂林抗战文化的发展,为夺取抗战胜利作出了卓著贡献。  相似文献   

6.
《传承》2016,(5)
抗战时期,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桂林学生走在了时代的前列,组织了很多抗战歌咏团,走上街头、深入乡村,通过街头传唱、举办音乐比赛、举办音乐会、电台演唱等多种形式积极宣传抗战,极大地激励了桂林广大军民的抗战斗志,体现了青年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7.
刘俊 《传承》2009,(6):158-159
抗战期间,漫画也跟中华民族一道历经着血与火的洗礼、生与死的较量、侵略与救亡的抗争。桂林抗战漫画运动是桂林抗战文化的一个缩影。它的兴起与桂林独特的历史、地理条件和国际大背景下的国内政治环境以及漫画艺术自身具有的特性等因素分不开。  相似文献   

8.
抗战期间,漫画也跟中华民族一道历经着血与火的洗礼、生与死的较量、侵略与救亡的抗争.桂林抗战漫画运动是桂林抗战文化的一个缩影.它的兴起与桂林独特的历史、地理条件和国际大背景下的国内政治环境以及漫画艺术自身具有的特性等因素分不开.  相似文献   

9.
师小玲 《传承》2005,(3):30-32
魏华龄,笔名艾林,1919年出生,广西龙胜人。1942年毕业于广西省立师范学校。曾任桂林市政协副主席兼文史资料委员会主任,桂林市编撰委员会主任,桂林市社会科学联合会顾问,广西抗战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名誉会长。长期从事桂林地方史和桂林抗战研究。主要著作有《桂林简史》(合著)、《桂林史话》、《一个独特的历史现象桂林文化城》(上下)等,发表抗战文化研究论文30篇。2005年6月18日,我们在桂林市政协的小型会议室采访了他。师小玲(下简称师):今年是抗战胜利60周年,作为桂林抗战文化运动的亲历者,请您谈谈那时的经历和感受?魏华龄(下简称魏):抗…  相似文献   

10.
周振宇 《传承》2009,(4):158-159
为了团结人民共同抗击日本帝国主义,桂林儿童以音乐为武器,通过各种形式宣传抗战:开展歌咏演唱活动,宣传团结抗战思想;创造岩洞教育形式,激励民众爱国热情;用战斗歌声慰问伤兵,鼓舞军民抗战斗志等。抗战时期的桂林儿童音乐活动,表达了孩子们对祖国的热爱,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仇恨,从一个侧面揭示了中华民族万众一心抗击外来侵略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1.
为了团结人民共同抗击日本帝国主义,桂林儿童以音乐为武器,通过各种形式宣传抗战:开展歌咏演唱活动,宣传团结抗战思想;创造岩洞教育形式,激励民众爱国热情;用战斗歌声慰问伤兵,鼓舞军民抗战斗志等.抗战时期的桂林儿童音乐活动,表达了孩子们时祖国的热爱,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仇恨,从一个侧面揭示了中华民族万众一心抗击外来侵略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2.
《传承》2015,(8)
在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日战争中,八桂儿女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中国共产党广西党组织英勇顽强,精心组织,坚持团结抗战的特殊阵地,领导桂林抗战文化运动,转移农村"隐蔽精干"队伍,发动八桂敌后抗日游击斗争,奏响了一支八桂抗战的赞歌。  相似文献   

13.
相宜 《探索与争鸣》2024,(4):144-157+180
从1938年10月广州和武汉沦陷,到1944年9月湘桂大撤退,桂林凭借其在地理、交通、政治上享有的独特优势,汇聚了中国大批知识分子,书店出版事业、文学创作、戏剧、绘画、音乐、抗战爱国文化运动等随之蓬勃发展。桂林由此成为一个离散文化人身心栖息的场域,也成为中国的抗战文化城。尤其是一批海派知识分子,他们在日军空袭的暴力威胁下办岩洞学校,开展岩洞教育,筹办书社,创刊办报,开垦文化园地,传承中华文化,守护文明之火,在战火中求生存,在山河受难中追求超越时空的精神自由,与时代、社会展开抗争,并最大限度凝聚同道,形成文化磁场,创造出了桂林山水间一个个富有现代意义的全新文化空间。  相似文献   

14.
《传承》2016,(5)
正《抗战丰碑:八路军桂林办事处》一书由广西抗战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桂林抗战文化研究会会长文主义研究员与桂林市博物馆盘福东研究员编著,由中央文献出版社于2015年3月出版。这是一部值得关注的抗战研究新论著,它的出版填补了八路军桂林办事处研究领域的一些空白,为广西抗战文化研究提供了新的详实的专题史料。该书具有四个明显特点,值得认真阅读。一是史料的翔实性。八路军桂林办事处(简称桂林"八办")  相似文献   

15.
<正>田汉(1898—1968),原名寿昌,湖南省长沙县人,中国戏曲改革运动的先驱、中国现代戏剧的奠基人。1930年加入"左联",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后在桂林主编《戏剧春秋》月刊,写了大量以反侵略为内容的戏曲剧本。1944年与欧阳予倩等在桂林组织了西南戏剧展览会。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文化部戏曲改进局局长等职。抗战期间,田汉曾经四次来到桂林,第  相似文献   

16.
《桂林抗战纪实》出版为纪念我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桂林市委党史研究室组织编写了(桂林抗战纪实》一书,并于1995年8月底由漓江出版社出版。该书约15万字,以翔实的史料、纪实的手法,从不同视角,不同侧面,介绍一些鲜为人知的桂林人民抗...  相似文献   

17.
史要回放     
《传承》2004,(1)
《救亡日报》桂林复刊1939年1月10日,《救亡日报》在桂林复刊。该报原是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机关报,1937年8月淞沪抗战时创办。社长郭沫若,总编辑夏衍。同年11月,上海沦陷后,报社迁往广州,1938年元旦在广州复刊。10月广州沦陷后再迁至桂林。当时,报社的中共支部由八路军桂林办事处处长李克农直接领导。该报切实执行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以宣传团结抗战、全民抗战、民主进步为宗旨,深受广大读者喜爱,报纸远销湘、粤、赣、川、滇、黔等省及香港、南洋各地。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该报于1月28日被迫停刊。西南剧展在桂林举行1944年2月15日,…  相似文献   

18.
《传承》2015,(10)
中国共产党是八桂抗日的中流砥柱,周恩来、李克农、叶剑英等先后指导八路军驻桂林办事处工作,推动桂林抗日救亡运动深入发展。桂林抗日文化城影响深远,为桂林留下了丰富的抗战文化遗址。其中,八路军驻桂林办事处旧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重点革命遗址保护单位。此外,还有李济深、何香凝、李任仁等著名民主革命家故居。  相似文献   

19.
《传承》2016,(7)
马克思主义能够中国化是由马克思主义本身的理论品质决定的,是中国革命进程中正反两方面实践经验的体现。抗战时期,广西桂林的政治、文化环境比较好,毛泽东思想在桂林广泛传播,党对桂林抗战文化的领导,促进桂林抗日救亡运动的深入。  相似文献   

20.
抗战时期,桂林在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团结动员海外侨胞投身祖国抗战、同仇敌忾。八路军桂林办事处对海外华侨和归侨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使广大海外侨胞在抗日战争中表现出了极大的爱国热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