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1974年6月1日:最后一次离开西花厅 1972年5月,周恩来在检查身体时发现尿中有癌细胞,随后被确诊为膀胱癌.1973年3月10日在北京玉泉山做了第一次膀胱镜检查和电灼术治疗.然而,他的病情并没有好转,而是越来越恶化了,以至于血尿不止,有时形成凝血块堵塞尿道内口,排尿非常困难,疼痛难忍.在这种情况下,周恩来不得不住院治疗.  相似文献   

2.
1974年,周恩来的病情恶化,癌细胞转移,身体明显消瘦。为了不使党和国家的大权落入“四人帮”手中,周恩来拖着重病之躯,仍然夜以继日地忙碌着。5829日,周恩采陪同马来西亚总理拉扎克会见毛泽东,这是他最后一次走进毛泽东的书房。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和周恩来在近半个世纪漫长的岁月里,可能没有人知道他们握过多少次手。然而,在摄影记者杜修贤的镜头里却留着他们最后一次握手的瞬间。1974年,周恩来的病情已恶化,身体明显消瘦。可是,周恩来作为—位政治家,十分清楚自己在中国政局中处于何等重要的位置。他拖着重病之躯,夜以继日地忙碌着。这一年5月25日这天,周恩来把英国前首相爱德华·希思引进毛泽东的书房,把陪见的人一个一个地介绍给毛泽东相识握手。而他自己则和以往一样,默默地站立在摄影镜头之外。毛泽东与希思一见如故,两个人无拘无束地聊了起来。时间不知不觉地过了一个多小…  相似文献   

4.
秦九凤 《党史博览》2006,(12):11-16
1972年5月12日,周恩来的保健大夫张佐良在为周恩来做每月一次的小便常规检查时,从显微镜高倍放大视野里发现了4个红细胞;三天后,再一次为周恩来复检时,红细胞的数量变为8个!复检是由北京医院进行的,检查报告单上赫然写着“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九个大字。但周恩来一如既往,以惊人的毅力和病魔顽强抗争着。周恩来顽强地工作到1974年。这时,他的膀胱癌已多次复发,血尿不止。血尿一多时便凝成血块堵塞尿道内口,使得他排尿不畅,异常痛苦。“有时疼得总理在沙发上翻滚。”“他的病已到了再不住院治疗随时就可能由于血尿疼痛引发心脏病而危及他的生命了。”这是1997年张佐良大夫在周恩来生前副卫士长张树迎家中对笔者讲述的。从1974年6月1日起,周恩来不得不告别工作和生活了20多年的西花厅,来到中国人民解放军305医院住院治疗,从而开始了伟人生命的最后阶段。周恩来在生命的最后阶段想到了什么?  相似文献   

5.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超负荷的工作强度和精神压力,严重损害了周恩来的健康。通宵达旦的工作,使周恩来心脏出现了问题,继而他又受到癌症的侵袭,于1974年6月1日住院治疗。住院期间,周恩来一面同疾病"苦斗",一面坚持工作,处理国内外大事,直到生命结束。病中的周恩来受到毛泽东的关怀,毛泽东总是及时就周恩来的病情及治疗检查问题作出指示。在生命最后的时光,周恩来在病床上与相濡以沫半个世纪的妻子邓颖超商讨身后事,叮嘱"一定不要特殊化",表现出一个共产党人的高尚人格和风范。  相似文献   

6.
卫强 《党史纵横》2001,(6):22-31
上篇 1 1975年10月,周恩来总理病情急剧恶化,生命已进入最后时刻.他在病床上又一次会见了经常来探望他的叶剑英元帅.  相似文献   

7.
正周恩来一生勤恳、呕心沥血、任劳任怨,一天工作时间超过12个小时,有时在16个小时以上。即便是在同病魔作搏斗的最后时期,他仍坚持工作,苦撑危局,直到最后一刻。据统计,从1974年6月1日住院到1976年1月8日逝世,周恩来共接受大小手术13次,平均40天左右就要动一次手术。只要身体能支持,周恩来就约人谈话(包括他主动约请和别的领导人要求来谈话,有时会见外宾后还留下主要  相似文献   

8.
张家康 《党史天地》2009,(11):15-20
1972年5月18日.周恩来被确诊患膀胱癌。1974年6月1日,他被送进三○五医院住院治疗。他就要走出西花厅了.这里是他工作生活26年的地方,他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寄予真挚的情感,如今就要离开,是留恋还是怅惋,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相似文献   

9.
1974年10月的一天,我不值班,住在外交部宿舍。 当时,周恩来住进医院已经有4个月,在这期间,他做了两次大手术。  相似文献   

10.
孟红 《党史文汇》2006,(3):16-20
周恩来生命的最后岁月是非常耐人寻味的.从1974年6月1日住院到1976年1月8日逝世,共做大小手术13次,平均40天左右要动一次手术.但只要身体尚能支持,他就废寝忘食地投入工作.在这一年半中,重病在身的周总理约人谈话220人次(包括他主动约请和别的领导人要求来谈话,有时会见外宾后还留下主要陪见人谈话).谈话时间最长时一次可达4小时20分钟.会见外宾65次,会见港澳人士3次,每次时间大都在1小时左右,最短的一次也有15分钟.开会32次,一次会最长可开3小时45分钟.去医院外看人5次.  相似文献   

11.
夏远生 《新湘评论》2008,(12):55-57
长沙决策 1974年10月13日凌晨,毛泽东乘专列抵长沙,住省委九所六号楼,在湘休养了114天。曾观看湖南电视节目,五次到省游泳馆游泳,六次接见外宾,会见周恩来、邓小平、李先念,强调“把国民经济搞上去”,并批评“四人帮”,支持邓小平,与周恩来一起研究商量作出了重大的“长沙决策”。  相似文献   

12.
夏远生 《学习导报》2008,(12):55-57
长沙决策 1974年10月13日凌晨,毛泽东乘专列抵长沙,住省委九所六号楼,在湘休养了114天。曾观看湖南电视节目,五次到省游泳馆游泳,六次接见外宾,会见周恩来、邓小平、李先念,强调“把国民经济搞上去”,并批评“四人帮”,支持邓小平,与周恩来一起研究商量作出了重大的“长沙决策”。  相似文献   

13.
报刊文摘     
1974年6月,周恩来病情恶化,不得不含泪离开了工作25年之久的中南海西花厅他自己的办公室住院接受手术。在生命最后的日子里,他仍然不停息地工作、工作。在平均每40天动一次手术的情况下,他竟然会见外宾63次,参加会议40次,同人谈话233次。1975年1月13  相似文献   

14.
沪上波动,“风庆轮”风生水起/京城涛涌,“四人帮”明刀暗箭/长沙雁来,料浮云难蔽红日1974年6月1日,周恩来总理因长期患病、操劳过度,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以来忍辱负重,忠诚为国,终于心力交瘁,住进了中国人民解放军305医院。与此同时,在毛泽东和周恩来的坚决支持下,邓小平在中央党、政、军日常工作中所起的  相似文献   

15.
最后一次会见外宾、最后一次手术、生前的最后一句话……成为身边人永远的记忆。心脏监护仪上划出了一条直线,跳动了78年的心脏停止了。"恩来同志,你的愿望就要实现了,你安息吧!"大家听到这里都哭了,都知道这是邓颖超大姐在同总理作最后诀别。病房内两位老战友常常促膝谈心至深夜1975年,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过之后,周恩来的病情急剧恶化,经肠胃镜检查,除了以往的膀胱癌,又新增添了结肠癌。1975年3月底,周恩来做了次大手术。  相似文献   

16.
1997年,为筹备纪念周恩来百年诞辰,淮安的周恩来纪念馆、周恩来故居委托周恩来的侄孙女周晓芳请张学良写几个字或题个词。这样就引出了周恩来的亲属和晚年张学良一些交往故事。第一次会见周晓芳1997年6月1日,周晓芳应邀参加张学良在夏威夷希尔顿大酒店举行的寿宴。贺寿的场面很  相似文献   

17.
二十、向中央的最后一个请求 1976年1月8日周恩来逝世后,邓颖超同志即根据周恩来的生前遗愿,向党中央请求:周恩来的骨灰不保留,撤掉。这是有56年党龄的周恩来最后一次向党中央提出的请求。  相似文献   

18.
江青集团为了簒权,利用"风庆轮"事件,将矛头直指周恩来和邓小平 1974年10月国庆节过后,毛泽东提出召开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意见. 四届人大召开在即,筹备工作也在紧张进行,这是"文化大革命"以来的一件大事.会议日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选举和确定党和国家的重要领导的人事安排.此时,毛泽东正在长沙休养,周恩来也于6月1日因病住院,接受治疗.  相似文献   

19.
散木 《党史博览》2013,(8):32-36
据全国政协原副秘书长、周恩来秘书赵炜回忆:"1975年6月1日总理住院……开始时,总理还能批阅文件,看参考、报纸等。后来,由于病情的发展,逐渐改由邓大姐念文件,卫士和护士念报纸。大小消息都要念给他听,一点也不能马虎。"这是说周恩来病中坚持看、"听"报纸,至于原因,中央警卫局原副局长、周恩来卫士、邓颖超警卫秘书高振普回忆说:"在他1976年1月8日去世前一个月左右的  相似文献   

20.
顾明 《世纪风采》2009,(9):11-12
1949年4月2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胜利突破长江天险,迅速解放了南京、上海等城市。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议6月15日在北平隆重开幕。周恩来在次日主持的筹备会常委会第一次会议上,感到迫切需要制定一首新中国国歌,他把这个任务交给了新政协筹备会第六小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