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搞好村民自治,制度建设是根本。重点是建立健全村民委员会的民主选举制度,以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为主要形式的民主议事制度,以村务公开、民主评议和村民委员会定期报告工作为主要内容的民主监督制度。村务活动要照章办事,推进村民自治的制度化、规范化。根据十五届三中全会《决定》精神,加强农村基层民主的制度建设,要努力抓好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建立健全有利于推进农村基层民主的各项制度,使基层民主都有制度保证。邓小平同志曾经深刻指出,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长期性、全局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扩大农村基层民主,实行村民自治,是党领导亿万农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创造.为了更好地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农村各项改革和建设事业的全面发展,必须进一步扩大农村基层民主.”  相似文献   

3.
论全面推行村民自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扩大农村基层民主,实行村民自治,是党领导亿万农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创造。”近几年来。各地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但由于种种原因,村民自治发展还不平衡,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以下简称“四个民主”)的实施尚不规范,一些地方还没有摆上日程甚至还有较大阻力,实行村民自治任务还相当艰巨。我们必须下大功夫,创造性地贯彻落实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把村民自治事业不断推向深入。  相似文献   

4.
村委会直选中贿选现象泛滥的法理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合理 《学习论坛》2005,21(2):66-69
村委会直选是村民自治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也是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但是 ,在目前的村委会直选中 ,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贿选现象 ,并有加剧泛滥之势。治理贿选问题要强化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 ,完善有关法规 ,规范直选运作程序 ,强化直选监督 ,提高农民的民主意识和思想政治素质。  相似文献   

5.
试论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指出:“扩大农村基层民主,实行村民自治,是党领导亿万农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创造。”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切实保障农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权力,是关系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的重大现实问题。   我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是改革开放后,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农村经济发展,逐步启动的。   经过 20年的不懈努力,我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对农村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产生了十分积极的推动作用。一是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群众的政治热情,充分调动起他们建…  相似文献   

6.
村民委员会直接选举,标志着村民自治正在向深层次推进。如何认识党的领导与村民自治的关系,如何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村民自治中的领导核心作用,是村委会直选后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一、村民自治是党领导农民群众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伟大实践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我们党在长期的实践中认识到,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村民自治是广大农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一项基本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它的产生和发展决不是偶然的,与我们…  相似文献   

7.
实行村务公开,扩大农村基层民主,使广大农民通过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来实现村民自治,是党领导亿万农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创举,是农村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特别强调要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治制建设,并且系统  相似文献   

8.
自1999年实行村委会直选以来,至今已进行了三届。毫无疑问,村委会直选对于实行村民自治,促进民主管理,加快新农村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增强了广大村民的民主意识和自治能力,一大批农村优秀人才被选进村干部队伍,有效改善了"村官"的队伍结构、增强了工作活力,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  相似文献   

9.
积极推进村级党组织建设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行村民自治是我们党加快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程的重要战略举措。近年来,随着村民自治的深入开展,我国农村基层民主得到了充分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广大农民的民主意识和积极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热情。然而,必须清醒地看到,村民自治所引起的我国农村的新变化,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课题,按照村民自治的要求加强和改进村级党组织建设、已经成为一项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0.
朱文龙 《支部生活》2004,(10):18-19
《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修订实施五年来,各地广泛开展了村民委员会直接选举工作,有力地推进了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进程。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也出现了如村党支部书记与村委会主任不团结、工作不协调等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如何理顺村党支部与村会的关系,使党支部与村委会形成合力,共同做好工作,是加强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建设,完善村民自治制度,促进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环节,亟需认真研究并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1.
自治是我国改革开放后出现的新生事物,是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中国农民寻求政治民主形式的伟大创举。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是其先决条件和重要内容之一。笔者于1999年在基层锻炼中,恰逢当地村委会换届选举,通过与乡镇领导、村干部和村民的广泛接触,对村民自治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下称《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在农村基层的贯彻落实情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既看到广大农民对村民自治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衷心拥护,也体会到广大基层干部对积极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的…  相似文献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自治委员会组织法(试行)》(简称《村委会组织法》,下同)自1988年6月1日颁布以来至今已经十周年,十年来,全国已有半数以上的农村初步建立了村民代表大会制度,落实了规范化的村民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积极推行民主管理.实行村民自治,是一场深刻的农村政治体制改革,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也把实行村民自治列为深比农村改革的重要工作.指出:这项工作要在党的统一领导下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并同健全法制紧密结合.一、村民自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村民自治的核心是由农民直接选举村长,村民依法直接参与村内重大事务的决策,使广大农民群  相似文献   

13.
据报载,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傅家镇大徐村于去年年底在村委会设立了“村民建议墙”。村民可随时把自己对村里工作的建议和意见写在纸上贴到墙上,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对村民们的建议和意见及时给予答复,解决村民提出的实际问题。实行村民自治,发扬农村基层民主,使村民政治上享有更多的民主权利是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重要内容。当前,发扬农村基层民主最大的障碍就是个别村干部办事情、制定决策,不征求村民的意见,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怎么干就怎么干。这种剥夺村民当家作主权利的作法严重阻碍了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挫伤了村民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4.
随着村民自治的深入开展,广大村民的民主意识越来越高,参与意识越来越强,村民自治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越来越多,从而对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建设,不仅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有机部分,而且对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也有着特殊的意义。在农村,完善村民自治、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提高农村基层组织的实施能力就是要实现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扬民主和切实依法办事在村民自治中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5.
实行“村民自治”,是农村自80年代经济体制发生巨大变革之后的又一次意义深远的历史性变革,是我国农村进入新阶段的重要特征。研究这一背景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新课题,探索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新路子,对指导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党组织面临的新矛盾 首先,“政强”与“党弱”的矛盾。在过去高度集中的体制下,农村干部的任命权直接掌握在党组织手里,党管干部实际就成为党组织直接任命干部。在实行“村民自治”的新形势下,村委会干部任命权掌握在全体村民手里,村委会成员要由全体…  相似文献   

16.
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改善干群关系,推动农村的改革与发展,是党和政府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而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主要的就是要建立必要的监督机制。推进村级民主监督是扩大基层民主,保证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促进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环节,也是推进村民自治的重要保证。 从村民自治的现行体制来看,村级民主监督,就是村民通过一定形式监督村中重大事务,监督村委会工作和村干部行为。其监督的途径主要有三种:一是通过定期召开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听取和审议村民委员会的工作报告,对村委会的工作进行  相似文献   

17.
吉红 《学习论坛》2001,(10):24-25
实行村民自治是农村自 80年代经济体制发生巨大变革之后的又一次意义深远的历史性变革 ,是我国农村进入新阶段的重要特征。研究这一背景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新课题 ,探索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新路子 ,对指导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村民自治”条件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新矛盾第一 ,“政强”与“党弱”的矛盾。在过去那种高度集权的体制下 ,农村干部的任命权直接掌握在基层党组织手里 ,党管干部实际就成为党组织直接任命干部。在“村民自治”条件下 ,村委会干部的任命权掌握在全体村民手里 ,村委会成…  相似文献   

18.
乳山市税务局办公室卓越认为,实行村民自治后,一些地方陷入误区:有的村出现支部书记与村委会主任谁大谁小的纷争;有的村支部继续包办一切,村委会只是个摆设;极个别的甚至出现村支部从属于村委会开展工作的情况,等等。这些都极大地影响了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进行。实行村民自治前后,农村基层党组织主要应管好三件事:  相似文献   

19.
村委会直选中的贿选现象与遏制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村委会直选是村民自治“四大民主”(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基本原则和内容,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一项基础性、创新性工作,也是迄今为止我国唯一法定在全国推行的民主直选,不仅党和国家、学界和社会寄予厚望,国际社会也极为关注。村委会直选作为一种崭新的竞选形式,是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一大进步。但是,自我国推行“村官”“海选”制度以来,遇到了一个既难以回避,又难以破解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贿选。这个难题能否破解,不仅关系民主自治制度能否顺利推进,而且关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能否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0.
村民自治中村委会的角色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村委会是农村基层发挥村民自治功能的群众自治性组织,剖析村委会组织所承担的多重社会角色,根据各地农村实际,予以科学把握和合理定位,有利于更好地发挥村委会在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中的功能作用,推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为此,必须正确处理好村委会组织与乡镇基层政权组织、村党支部、村民三者之间关系,以使村委会组织在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