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志辉 《湖湘论坛》2002,(3):39-40,43
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问题,一直是马克思主义十分重视的一个理论问题,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毛泽东虽然没有直接研究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的专著,但间接的论述却不少,其中包含着许多深刻的认识和独到的见解。他讲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突出特色是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即从直接指导实践的层次上,针对具体问题而加以阐述。毛泽东在人的全面发展问题上贡献突出表现在:一、在人与物的辩证关系上,强调了人的因素的重要性,从而论证了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前提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一般地说,社会的发展决…  相似文献   

2.
论江泽民"七一"讲话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创新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琳 《理论月刊》2002,(5):8-10
江泽民同志的“七一”讲话,把对社会主义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第一次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一起来,创新了社会主义目标、任务和动力理论;明确提出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与经济文化发展互为前提和基础的逐步提高的历史过程,消解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全面发展问题上两个极端的错误倾向;科学揭示了“三个代表”的深刻内涵,为推进我国人的全面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3.
孙焕玉  张新勤  陈玉冲 《前沿》2008,(12):34-36
人的发展问题长期备受关注,而只有到了资本主义发展的上升时期,才由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的本质作出了科学的界定,进而提出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提出的以人为本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的进一步丰富。以人为本不同于人本主义,它有自己的科学内涵。以人为本是新时期对马克思主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李旭章 《人民论坛》2023,(23):52-54
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回望过去40多年,我们通过改革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通过开放参与全球经济大循环,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展望未来,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扩大开放,仍将为我国发展创造新的优势和机遇。新征程上,我们要牢牢把握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机遇,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不断把新时代改革开放继续推向前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5.
江传月 《岭南学刊》2009,(3):101-105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二者的前提、基础、主体、内容、根本任务、目标、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都是一致的。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目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直接动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就要加强共产主义思想道德教育,加强民主、法制和纪律教育,繁荣教育科学文化,引导人们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推进人的全面发展,要注意解决好精神文明建设为什么人的问题,兼顾全社会不同层次的精神文化需要,学习和借鉴当代西方的一些先进文化。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理论界对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的认识有许多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我们在实践层面的许多失误。江泽民在“七一”讲话中提出并阐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中共十六大报告把“人的全面发展”确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江泽民的论述,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历史观。为我们研究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提供了新的视角,使我们对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解上升到一个新的境界。  相似文献   

7.
江侠  唐荣双 《前沿》2006,(11):115-117
以人为本是高校教育的新理念,解决大学生全面发展问题必须依靠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以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以人为本是实现大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基础;以人为本决定着大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湖北宣传》2006,(3):1-1
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也是解决宣传文化领域问题的关键。宣传思想工作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发挥应有作用,必须有强大的实力作支撑。只有实现宣传文化事业自身更快更好的发展,才能更好地服务和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才能在激烈的国际文化竞争中赢得主动。当前,宣传文化事业发展蕴藏着巨大的社会需求和内在动力,拥有良好的物质基础和社会条件。要牢固树立机遇意识、发展意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9.
发展问题是人类共同面临的一个历久而弥新的问题。近代以来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告诫世人:发展不仅仅是一个经济范畴,更是一个社会范畴和人文范畴。解读科学发展观,不能脱离科学发展观的人本向度,不能不详察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发展在本质上只能是人的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最终也应该体现在人的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上。科学发展观能够实现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全面和谐发展,而人要实现全面发展就必须以这些为基本条件。我们只有坚持和贯彻好科学发展观,才能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促进整个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群众》2008,(1):24-26
近几年来,作为苏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代表,昆山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初步走出了一条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新路子。全市经济总量大幅提升。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群众生活明显改善,向人们展示了一幅全面小康社会的美好图景。用江苏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4大类18项25条指标衡量。昆山市于2005年全面达到了目标值,按照中央党校课题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来衡量,则达到了105.55%。  相似文献   

11.
李培林 《政策》2004,(4):28-29
改革开放以来,党代表大会的历届三中全会,都是新一届领导集体做出重大决策、确立新的发展路径和指导方针的会议。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一个新的科学发展观。正确认识和把握这一新的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2.
重视做好经常性基础性工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和具体体现,是确保部队全面发展的有效前提。扎实做好抓基层打基础工作,应重点把握以下四个问题。  相似文献   

13.
根据时代发展潮流的需要,着眼于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实际要求,江泽民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目标的定位、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容、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途径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动力等方面对人的全面发展问题作出了新的阐释,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相似文献   

14.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历史轨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明暖 《青年论坛》2005,42(3):18-19
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一贯倡导的基本思想。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有经典论述,我们党的各代领导人对人的全面发展问题也都有论述。挖掘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历史,对正确理解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内涵,明晰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条件,促进我们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刘伟  李寒冰 《前沿》2003,(5):76-78
近年来学术界对于人的全面发展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结合十六大精神的学习 ,本文对学术界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问题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6.
李克武 《群众》2023,(7):56-57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各级党委要牢牢扛起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切实加强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宣传贯彻工作。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决惩治群众身边的“蝇贪”。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是党始终惦念于心、反复强调做好的大事。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认为,教育“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这一科学论断为正确理解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及其关系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启示。人的全面发展是相对于人的片面发展而言的,旧式的劳动分工导致了人的片面、畸形发展,未来教育是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只有这种全面自由的教育才能真正造就出全面发展的人。当前中国,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高价值目标,切实推进教育改革和教育创新与发展的步伐。  相似文献   

18.
人的全面发展是基层建设的力量保证和动力源泉。处在抓基层第一线的旅团领导机关,直接肩负着教育人、培养人的重任。必须在抓基层的生动实践中,以官兵的全面发展为根本,以官兵的全面发展为保证,推动基层建设发展进步。从当前实际看,着眼官兵全面发展抓建基层,旅团在工作指导上要重点解决好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19.
监狱企业运用全面预算管理,有利于更好地规划监狱企业发展和优化监狱企业资源配置以及实现内控监督及考核评价。但在实际操作上,还存在着思想认识不到位、制度体系不健全、管理过程不完善和考核监督不到位等问题。因此,需要采取针对性措施,确保全面预算管理在监狱企业管理和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试论人力资源的全面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垚 《理论月刊》2003,(3):60-62
本文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入手,通过人的全面发展和人力资源全面开发的相关性,论证了人力资源全面开发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需要。提出人力资源是进行社会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具有能动性的资源。并在分析我国人力资源全面开发状况的基础上,根据人力资源能动性、时效性、社会性和再生性的特点阐述了人力资源全面开发的主要内容及实现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