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2001年7月15日,国家主席江泽民飞抵莫斯科,对俄罗斯进行为期4天的正式访问,取得的最大成果是与俄罗斯签署了有效期限为20年的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这是十多年来中俄关系正常化的一项具体成果。该条约奠定了中俄两国未来关系发展的框架与模式,也进一步为中俄经济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相似文献   

2.
正6月7日,我院与中俄友好、和平与发展委员会联合举办的"中俄战略协作与国际秩序构建——庆祝《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十五周年"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中俄友好、和平与发展委员会主席戴秉国作主旨发言。苏格院长主持开幕式。与会专家就《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的重大历史意义、欧亚地缘政治格局走势以及深化中俄务实合作的优先方向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3.
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从1996年建立以来,经过两国政府与人民的不懈努力和共同培育,进入了日臻成熟、全面务实合作的新阶段。2001年7月,双方签署的《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为两国世代睦邻友好和全面战略协作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近年来,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断充实新的内容,并已经扩大为“在政治、经济、科技、人文以及国际事务等领域的全面战略协作”关系。2003年5月,胡锦涛主席首次成功访俄以及9月举行的两国总理第八次会晤,又为两国关系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双方的《联合声明》指出:“为巩固和扩大中俄关系的物质基础,双方商定,…  相似文献   

4.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俄两国关系一直处于战略升级态势,但目前却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政治协作与经贸合作之间发展的不平衡,致使两国关系进入了一个转折关头。中俄两国领导人为加强合作、促进发展,签署了《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力图把双方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推进到面向21世纪的务实性阶段,其未来发展前景十分看好,并能成为当今世界大国关系的成功范例和操作楷模。  相似文献   

5.
中俄“国家年” 合作新起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俄举办“国家年”活动是两国元首做出的政治决定。这是今明两年中俄关系的主线,也是两国对外关系中的大事。“国家年”活动旨在进一步加强双方政治互信,推动政治、经济、科技、军事、人文等各领域合作,宣传《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确立的“世代友好、永不为敌”的和平思想,巩固中俄友好的社会基础,推动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迈向更高水平。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的签定为主题,探讨了三个方面的问题:条约签定的条件,条约的意义和内容分析,条约签定之后中俄关系的课题。本文认为中俄关系10年发展的积累、两国对外战略的形成、俄罗斯国内政治的稳定是促使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定基本因素;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的意义,其一是总结过去,梳理两国关系已取得的成果并以国家间条约的形式加以巩固,其二是面向未来,为两国关系的远景奠定可靠的基础。另外,本文探讨了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定之后两国关系面临的主要课题。  相似文献   

7.
2001~2010年:合作领域不断扩展的十年2001年7月16日,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与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了《俄中睦邻友好合作条约》。该协定旨在在两国平等、相互信任的伙伴关系内为两国关系的全面发展与长期战略合作打下基础。的确,在21世纪头10年,  相似文献   

8.
罗爱玲 《欧亚观察》2001,(3):F004-F004
7月20日,上海社科院欧亚所召开研讨会,就当月16日在莫斯科举行的中俄联合首脑会晤及双方签署的(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和联合声明进行分析和展望,现将内容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今年是中国的“俄罗斯年”。也是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建立十周年和《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五周年。应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的邀请。俄罗斯总统普京于3月21-22日对中国进行了国事访问。世界再次将目光聚焦到中俄这两个大国的元首会晤上。回顾十余年来,中俄关系得到了持续、快速、稳步的发展。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的签订,中俄两国经贸领域合作逐渐进入了一个良性通道,相应的,中俄经济联动效应日益凸现。所谓经济联动就是两国经济活动的相关性,它主要用贸易结合度指标来衡量,中俄经济联动效应不仅反映出中俄经济具有互补性,而且还对中、俄产业结构升级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