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人类生态环境的灾难,归根结底是基督教文化导致的,因而生态批评最早产生于西方。20世纪70年代兴起,到90年代在英美汇为一种批评思潮的生态批评,迅速于世纪之交在中国登陆,并成为当代中国批评界与美学界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除了现实的原因,这与中国传统文化所蕴含的生态智慧密切相关。孔子是浅绿的生态主义者,在肯定文明的同时关注生态环境;老子已由浅绿向深绿转化,而庄子则是深绿的生态主义者。传统的生态批评会改变传统的文学评价标准,带来对中国传统文化与文学的价值重估,并使中国悠久的自然文学传统的青枝绿叶在后现代的田野中更加生机盎然。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和谐观思想,倡导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与西方工业文明的生态观不同,中华传统文化具有独特的民族生态文化范式,这一范式包括了"无情有性"、"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等核心理念,深刻地影响了国人对待天地自然的方式,树立起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观念,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阐述了生态文明的核心理念,即"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这一理念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和正确的价值导向。而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道家生态和谐观蕴含着丰富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这些思想与当今生态文明理念不同程度相契合。从道家生态和谐观与"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相契合的角度加以分析,有助于加深对生态文明理念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人类中心主义认为人类"超越"自然,凌驾于自然之上,万物皆为人类服务;而生态整体主义认为人类"遍在"于自然,为自然一成员,与其它万物处于平等地位。从生态批评的角度解读海明威的短篇小说《一个非洲故事》,发现小说主人公戴维从一位企图"超越"自然的人类中心主义者,逐渐成长为一位"遍在"于自然的生态整体主义者。  相似文献   

5.
论道家生态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世纪以来人类社会面临着严重的生态危机,影响着人类的生存。道教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等思想有利于建立主客二元合一的现代生态观,对解决现代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世纪以来人类社会面临着严重的生态危机,影响着人类的生存.道教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等思想有利于建立主客二元合一的现代生态观,对解决现代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生态文明是对以往"自然"与"文明"对立模式的超越,它需要构筑一个全新的人类与自然的共生共荣的关联形态,一个包含技术、经济、制度和价值四维的存在体系。生态文明不是建立在消极的环境保护与自然修复基础上,而是需要通过人自觉地发展生态来改善人类生存状况的强大的生态支持和生态服务。生态建设是实现生态文明的绿色建设运动,利用资本参与生态建设与限制资本的消极作用同样重要。美丽中国是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它秉承中国"天人合一"的生态文化传统,要在马克思主义生态绿色视野指导下开展建设,其实现是一个饱含浓郁中国生态文化传统、富有创新的马克思主义绿色视域、多维的成长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8.
马英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8(3):140-140,142
本文向读者揭示了现代社会全球性的生态危机现状,展示了生态文学的内涵、发展及意义;继而从生态文学研究的角度,剖析了人类走出生态危机的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9.
语言系统的生态女性主义批评为语言的认知本质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思路。生态女性主义认为,父权社会中女性和自然同为他者,二者之间是一种象征关系,形成"自然-女性"的隐喻思维。"自然-女性"的隐喻思维是导致性别歧视与自然歧视的根源,在语言上表现为两方面:自然女性化和女性自然化。要建立一个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的生态关系,一要改变文化和社会观念,二要建立一个生态的语言系统。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的知识体系实现了生态规律与人类社会规律、自然法则与人间法则、生态伦理与人间伦理、自然之美与人间之美的同一、统一与合一,从而使得人的活动自觉地与自然相和谐。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实现西方生态主义、马克思主义、"天人合一"三大知识体系的和谐统一,共同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知识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阐明了人和自然的关系,要求人们要树立正确的生态意识,尊重自然,按客观规律办事,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他们充满智慧的生态哲学思想为人类走出生态危机,实现自然、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对明确发展的科学内涵,完善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创建良好生态氛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现实中国的环境生态状况面临较大挑战,而美丽中国的建设给中国人民以极大的动力和希望。美丽中国梦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的主要内容;生态马克思主义是一种以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为基础探索生态危机形成的社会制度根源,探求既能解决生态危机又能走向社会主义道路的社会思潮。要实现"美丽中国"目标,首先须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应当关注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的中国化问题,他们的生态文明思想博大精深,对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很有指导意义,另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自然生态意识对现代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也有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3.
生态问题是当今人类共同关心的世界性问题,环境的日益恶化迫使我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反思人类活动给自然带来的负面结果。中国传统的和谐法律文化中蕴涵着丰富的生态伦理内涵。发现“和谐”法律思想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契合点,有助于我们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中营造自由的生态氛围,在认识自然、利用自然中树立可持续发展的公平价值理念,在爱护自然、保护自然中塑造人与自然的良性发展秩序,以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新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环境观认为人类是自然界的存在物,具有自然属性;同时,人类又是有意识、有目的、能动的社会存在物,具有社会属性。因此,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必须尊重自然,否则将受到自然的惩罚。  相似文献   

15.
“世纪末”主要由两种审美风格构成,一种是以“逆反自然”为价值取向的颓废主义,它崇尚人工美而贬低自然美,表现萎缩的生命力和矫揉造作的人性;另一种是以“复归自然”为价值取向的原始主义,它崇尚自然美而贬低人工,表现蓬勃的生命强力和未经修饰的原始意识和内心情绪。两种审美风格看似完全对立,实则共同扮演现代文明批判者的角色。逆反自然和复归自然构成了“世纪末”文学的内在矛盾,这个矛盾统一于“意志”,围绕“意志”形成“世纪末”思想的拱形结构,发散出20世纪现代派文学的诸多元素。  相似文献   

16.
消费主义已成为现代社会人们崇尚的价值理念。人们通过消费在社会中进行自我身份的定位,满足不断增长的物质欲求,但却并没有带来最终的幸福感和存在的价值感。崇尚消费主义价值理念的人们背离了消费的本质意义,难掩精神世界的空虚和无聊,存在着普遍的精神生态危机。因此,消费主义终将成为一种短暂的价值体系,人的全面发展才理应是个人价值追求的根本目标。  相似文献   

17.
在生态学视野内,以生态伦理学观照人—自然—社会整个生态系统的和谐共生为指导思想是走出生态危机的一条根本途径。生态美学、生态伦理学为“自然美难题”的解决提供了境域。自然美在多大程度上生成和如何生成,是人类摆脱生态危机的一个尺度,也是生态伦理学落实到实践中的一个向度。它祈向的目标是自然生态的和谐共生,但其前提和基础则是社会系统和自然生态共存共荣、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王有腔博士关于马克思的自然观和自然科学观的研究,引入多维复杂综合的研究方法是显著特点。她强调指出,不能把马克思的学说简单看作是与自然科学无关的一种经济学或社会学的理论,因为马克思主义是一种追求人类解放的学说,要真正实现人的自由和解放必然以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为前提,而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又必须通过科学技术的进步来实现。王有腔博士把马克思的自然观和他的自然科学观、实践观和人及社会的发展观统一起来加以研究,勾勒出了一个先在自然、人自身的自然、人化自然的多维自然图景,并认为相对于人化自然,自在自然不仅具有历史先在性,而且还具有现实基础性。王有腔博士还结合现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实,在一个更为广阔的时代背景上揭示了马克思的科学观和自然观的现代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9.
恶法非法论     
恶法非法论是自然法学派的一项著名的理论。自古希腊至近当代,自然法学家始终坚定地认为,法有自然法与实在法之分。实在法如果违背自然法的要求,就是恶法,而恶法不是法律。恶法非法论从法哲学的高度论证了人民拥有反抗暴政的权力,是一种激进的、革命的理论。公民反抗恶法的基本方式是公民不服从,它是一种公开的、非暴力的群体性抗法行为,其目的是为了改变或废除所反对的法律。任何一个正义的社会,都应该承认公民不服从的正当性。  相似文献   

20.
悠久灿烂的中华传统文化具有丰富的生态哲学思想内涵。尤其是古代各流派思想家在探索认识自然规律,适应和改造生存环境,实现与自然生态系统和谐相处的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生态文化价值观。重新审视并借鉴古代生态哲学思想,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创建以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为主要特征的现代新型生态文明,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和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