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6 毫秒
1.
正侯镜如,河南永城县人,我国著名军事家、政治活动家。1919年考取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1923年转入中州大学(今河南大学)理科学习,1924年,被录取为黄埔军校第一期学生。1927年,参加上海工人第三次总罢工和"南昌起义",1928年,到开封担任中共河南省委军事委员会书记。新中国成立后,曾先后当选第二、三、四全国政协委员、常委等。在我  相似文献   

2.
吴婷 《党史博采》2015,(2):43-44
一、天津留学教育划分阶段1928年至1949年,由于内忧外患,战乱频仍,天津留学教育受到严重影响。但是留学教育仍然在进行着,留学偏重于理、工、医、农等专业并颁布了一些法令和政策,建立了一定的管理制度,培养了很多留学人才,为天津教育近现代化乃至中国的教育近代化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本文着重研究1928—1949年天津留学教育并将此阶段又划分为三个时期。分别是1928年——1937年是天津  相似文献   

3.
父亲的河大求学岁月 勤工俭学求新知 河南大学创办于1912年,最初是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校址就设在开封清代贡院旧址.后来,在河南督军冯玉祥将军的支持下,扩建为中州大学,1930年更名为省立河南大学,下设文学院、理学院、农学院、法学院、医学院共五院,以教授新的科学知识为主.农学院有农艺系、园艺系、林学系、畜牧学系,并设农业试验场和农业推广部,在河南大学里算是一个门类相对齐全的学院.1935年8月,父亲周利人进入河南大学农学院学习.  相似文献   

4.
林木顺留学苏联哪一所学校,史籍上历来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法认为他是留学苏联的莫斯科中山大学;而另一种说法则认为他是留学苏联的莫斯科东方大学。只要我们从史料来源、莫斯科东方大学与莫斯科中山大学两所学校的性质、当事人风间丈吉、张国焘夫人杨子烈关于林木顺在苏联留学情况的回忆这三个方面来考察这两种说法。那么我们就会发现他不是留学莫斯科中山大学,而是留学莫斯科东方大学。  相似文献   

5.
《当代党员》2009,(7):78-79
重庆市朝阳中学坐落在国家级园林城市、素有重庆后花园之称的——北碚城区中心,系重庆市重点中学、重庆市首批联招学校、重庆市示范高中创建学校、重庆市国学教育实验基地、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留学生源基地等。学校交通便利,教育教学设施一流;校园竹木成林,花香四溢,游廊整洁,芳草萋萋,是理想的读书圣地。学校在“朝阳树人”办学理念指导下,坚持走内涵发展之路,办学质量年年创新高,雄居全市同类重点中学前列,连续八年获得北碚区“素质教育评估”一等奖和“办学质量”一等奖。如今,快速发展中的朝阳中学作为北碚区第二批学习实践活动唯一的一所中学试点单位,更依托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这一契机,努力破解影响和制约学校内涵发展的瓶颈,呈现出一派科学、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  相似文献   

6.
留学教育的发展不是独立的内容,它始终是与政治外交、文化交流以及发展援助等方面相联系的。冷战以来,留学教育总是被看作“未来政治关系的一种外交投资”和“一种促进和平和互相理解的工具”。特别是在社会主义阵营内,接受他国留学生的行为,不仅彰显了国际共产主义情怀,也扩大和提高了所在国的国际影响和地位。以中苏关系为例,  相似文献   

7.
李翔梧同志1907年生于河南洛宁县,刘志敏同志1904年生于河南省罗山县,他们分别于一九二五年、一九二七年去苏联留学,一九二八年结婚。回国后先在上海,后到中央苏区江西、福建等地工作。  相似文献   

8.
《党建与人才》2001,(3):19-19
第一代留学生 留学时间在1872年至1900年,主要包括留美幼童和海军留欧学生,总共200余人。第二代留学生 留学时间大致在1900年至1911年间,人数近两万,90%以上留学日本。第三代留学生 留学时间大致在1912年至1927年间。这一代留学生中有一群杰出人物,他们的贡献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新型政党在中国的建立,主要留学于日本、法国和俄国三个国家。第四代留学生 留学时间大致在1928年至1949年。这一时期,中国留学教育已进入较为成熟阶段,获得硕士学位、博士学位的人数占相当大的比例。第五代留学生 留学时间大致在1949年至1965年间…  相似文献   

9.
<正>河南工学院社会科学部前身是河南机电专科学校基础部政治教学组,于1991年独立为学校的直属教学部门,改名为马列教研室。1995年马列教研室与隶属校学生处的德育教研室合并,成立社会科学部(简称社科部)。社科部主要承担全校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任务,下设马列原理教研室、德育教研室和形势与政策教研室。近年来,社科部在校党委领导下,坚持"真学、真信、真教、真做"的政治信念,秉承"经师易得,人师难求"的教育理念,牢记"有为才能有位"的职业观念,强化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现已形成一支年龄和职称结构合理、专兼职相结合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27人,其中高级职称16人,硕士以上学位21人。专任  相似文献   

10.
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简称江西共大.1980年改为江西农业大学)是遵循毛泽东教育思想创办的一所半工半读新型学校。它自1958年创办至1980年改制,历时22年,为国家培养了22万余名相当于初技毕业至大专毕业、能扎根农村的建设人才。在那物质匮乏的年代.它还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物质财富.并摸索了一套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经验,成为学校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行半工半读教育制度的典范.在我国教育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他有一个大学梦,为了圆梦,身为农村孩子的他连续参加3年高考,终于考上北京大学英语专业;他有一个留学梦,为了圆梦,身为大学老师的他校外兼职培训,被学校处分后被迫辞职;他为了生计,用一间破败的教室办起了英语培训机构,成为"新东方"学校的创始人;他又用失败换来的经验,圆了数不清的年轻学子的留学梦。  相似文献   

12.
早在天津南开学校读书时,周恩来的一位挚友王朴山即将毕业,欲东渡日本留学。留学前,周恩来饱含革命激情写下了一副对联,赠给王:  相似文献   

13.
年龄,仅仅21岁,充满青春的活力;人品,长得一貌如花,既有淑女的娇柔妩媚,更兼红军战士的洒脱利落;论职务,已经是中国工农红军总医院第四分院政治委员;论资历才干,师范毕业后在莫斯科中山大学留学两年,由党中央分配到中央革命根据地。 她就是籍贯为河南临颍的曹舒翔,一朵盛开在红一方面军当中的艳丽夺目的“豫花”。  相似文献   

14.
河南警察学院前身是1949年2月成立的中共豫西区党委社会部保卫干部训练班,历经河南省公安干部学校、河南省人民警察学校、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等发展时期。2010年3月,经教育部、省政府批准设立河南警察学院,是河南省唯一的公安院校,是全省公安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学历教育和在职民警培训双重职能,参照公务员法管理。  相似文献   

15.
<正>河南警察学院前身是1949年2月成立的中共豫西区党委社会部保卫干部训练班,历经河南省公安干部学校、河南省人民警察学校、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等发展时期。2010年3月,经教育部、省政府批准设立河南警察学院,是河南省唯一的公安院校,是全省公安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学历教育和在职民警培训双重职能,参照公务员法管理。  相似文献   

16.
封面简介     
<正>河南工业大学位于河南省会郑州市,始建于1956年,是河南省人民政府和国家粮食局签约共建高校,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曾作为主要协同单位入选国家2011协同创新中心计划。建校以来,学校坚持"育人为本、质量立校、特色发展",注重内涵建设和质量发展,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进行科学研究,努力服务行业和地方社会发展,办学实力显著增强,社会声誉日益扩大。  相似文献   

17.
正朱瑞1905年出生于江苏省宿迁县朱大兴庄,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5年起先后去苏联中山大学和莫斯科炮兵学校留学。1930年回国到中央军委做参谋工作,后来担任过红五军团政委、红一、二方面军政治部主任。长征到达延安后,先后担任中共北方局军委书记、  相似文献   

18.
文章阐述了新时代高校青年留学归国人员的现状与思想特征,分析了青年留学归国人员对"四个自信"的价值认同现状,从开展党史国史再教育、深化"四个自信"教育的内涵以及主动为青年留学归国人员排忧解难三个方面提出了新思路,旨在提高高校青年留学归国人员对"四个自信"的价值认同,从而更好地调动、发挥他们的聪明才干。  相似文献   

19.
革命摇篮     
正重庆中法学校,一块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热土。1925年9月,为了大量培养干部以适应革命发展的需要,吴玉章、杨闇公、冉钧、周贡植等共产党人创办了以中法大学四川分校命名的革命干部学校,吸收省内各地学运中的进步青年和团员入学,聘请留学归来和外地学成回川的一批共产党员和国民党左派担任教师。在短短一年半的时间,中法学校孕  相似文献   

20.
1924年,为取得北伐胜利,孙中山接受廖仲恺等国民党左派的意见,决定改组国民党,推行新三民主义,即“联俄、联共、扶助农工”。孙中山一面大胆接纳共产党的优秀干部加入国民党,另一方面则创办学校和讲习班培养人才,同时选拔一批青年学生赴苏留学。1925年,从国民党要员子女中选拔出50人赴苏留学,这些人和从全国选拔出的300人,先后渡海经海参崴乘火车前往莫斯科。这其中便有15岁的蒋经国。和蒋经国同船的学生共90人,其中有一位美丽的姑娘叫张锡瑗,一年后她成了邓希贤(邓小平)的爱人。还有一位安徽青年是原名陈绍禹的王明。蒋经国此去便是13年!1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