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小平说:“我们要在这里安家落户,下决心不走了。我们要把经扶县作为第一个立足点……”1947年8月27日,刘邓大军前卫兵团到达大别山。28日,刘邓大军第六纵队十八旅五十二团一营、五十三团一部包围经扶县(今新县)县城———新集,敌民团武装千余人依仗地形负隅顽抗。刘邓大军利用密集炮火猛攻,下午4时攻入城内。29日,野战军司令部进驻经扶县八里畈宋畈村。刘伯承、邓小平指示:一、二纵队在大别山北面地区阻击尾追之敌,掩护三、六纵队向山南出击。9月2日,野战军司令部机关在经扶县八里畈小姜湾村宿营,刘伯承、邓小平在村前草坪上召开了整顿纪…  相似文献   

2.
1948年4月14日,华东十纵在大别山苗庄寺召开营以上干部会议。当时任团政治处主任的陈瑛来到会场。副政委张维滋告诉他说:“晋冀鲁豫野战军的邓小平政委要来讲话。”前几天,部队就听说邓小平来到了华东十纵,只是没有见面。在人们心目中,邓小平是我党早期杰出的革命家,威名远著,现在听说他要来发表讲话,大家自然非常高兴了。 华东十纵隶属于华东野战军西线兵团(陈士榘、唐亮兵团),1947年6月30日刘邓大军强渡黄河,千里跃进大别山  相似文献   

3.
正1947年3月,晋冀鲁豫野战军(刘邓大军)为了策应陕北、山东两大解放区军民的作战,粉碎蒋介石的重点进攻,组织发起豫北战役。5月2日,刘邓大军一举攻克了豫北重镇汤阴,歼灭国民党暂编第3纵队近万人,并俘获了一个鼎鼎大名的人物———国民党暂编第3纵队中将总司令孙殿英。孙殿英1928年7月因在河北马兰峪盗掘清东陵而闻名天下,后人都对他的这段历史颇为熟悉,而他在解放战争  相似文献   

4.
1947年8月底,晋冀鲁豫野战军(即刘邓大军)主力部队在刘伯承司令员和邓小平政委带领下,冲破国民党军队的包围圈挺进大别山,揭开了全国解放战争从战略防御到战略进攻的序幕。  相似文献   

5.
2007年8月,是刘伯承、邓小平率领的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挺进大别山60周年.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开创新的中原解放区,这是毛泽东独具匠心布下的棋局,也是党中央下决心走出的第一步棋.  相似文献   

6.
1947年6月30日,晋冀鲁豫野战军12万余人在刘伯承、邓小平的率领下,突破黄河天险,锋芒直向大别山,从此揭开了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我刘邓大军战汝河、跨淮河,历尽千辛万苦,行程千余里,胜利抵达大别山区,为我军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举行全国性的反攻创造了有利条件,在人民解放战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当时,我作为刘邓大军中的一员,参加了南下大别山的伟大壮举。40多年过去了,那段硝烟弥漫的战争岁月,艰苦恶劣的斗争环境,至今仍记忆犹新。  相似文献   

7.
●50年代脍炙人口的歌曲《歌唱二郎山》,歌颂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工兵部队,为西藏人民的翻身解放,抢修康藏公路的乐观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殊不知,《歌唱二郎山》是改词于解放战争时期刘邓大军第三纵队女工队创作的一首革命歌曲《歌唱大别山》。《从<歌唱大别山>到<歌唱二郎山>》揭示了这一鲜为人知的秘密。  相似文献   

8.
盛雷 《党史文汇》2011,(12):58-59
1947年7月28日鲁西南战役结束后,在中央军委的统一指挥下,晋冀鲁豫野战军(即刘邓大军)主力在司令员刘伯承、政治委员邓小平率领下,冲破国民党军队的包围圈,于8月底进入大别山地区,拉开全国解放战争战略反攻的序幕。  相似文献   

9.
鏖战羊山     
黄河天险告破,司徒雷登大惊失色/蒋介石发出围攻刘邓大军的总动员令,毛泽东针锋相对,指示刘邓“放手歼灭敌人”1947年夏,解放战争整整进行了一年,蒋介石面对败仗频频,决定改对解放区全面进攻为重点进攻,妄图凭借能代替“四十万大军”的黄河天险,把晋冀鲁豫野战军聚而歼之。毛泽东透过迷雾,高瞻远瞩,明确指出战略进攻的时机已经到来,而且把战略进攻的矛头指向大别山。  相似文献   

10.
张廷发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曾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77年任中央军委常委。曾当选为党的十一届、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1918年4月9日,张廷发出生于沙县夏茂镇。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参加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6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五军团第十三师排长、团通讯主任,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六旅参谋,东进纵队通信科长、作战科长,三八五旅轮训队队长、作战股长。1941年任一二九师作战科长,在刘伯承、邓小平直接领导下工作。1943年任太行军区司令部参谋处长,1944年任太行七分区司令员,率部参加邯郸战役。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第六纵队参谋长,晋冀鲁豫野战军司令部参谋处长,参与拟制刘邓大军出击陇海、定陶等战役计划,组织多项战斗保障和司令部勤务工作。 解放战争期间,最能展现张廷发军事指挥才干  相似文献   

11.
<正>1947年3月,晋冀鲁豫野战军为了策应陕北、山东两大解放区军民的作战,粉碎蒋介石的重点进攻,组织发起豫北战役。5月2日,刘邓大军一举攻克了豫北重镇汤阴,歼灭国民党暂编第三纵队近万人,并俘获了一个鼎鼎大名的人物——国民党暂编第三纵队中将总司令孙殿英。孙殿英1928年7月因在河北马兰峪盗掘清东陵而"闻名"天下,他的这段历史后人颇为熟悉,而他在解放战争中的兵败被俘经过以及最后的人生结局,却  相似文献   

12.
1946年6月,全面内战爆发.7月,晋冀鲁豫中央局和军区根据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的指示,对全区军事力量作了全面部署,确定集中野战纵队机动歼敌:由刘伯承、邓小平、张际春等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的第三纵队(陈锡联)、第六纵队(王近山)、第七纵队(杨勇)三个纵队(后又增加陈再道的第二纵队)和冀鲁豫军区武装一部执行豫东方向作战任务;陈赓、谢富治率领第四纵队和太岳军区武装一部执行晋南方向作战任务;滕代远、薄一波、王宏坤等负责军区工作,指挥各军区武装,执行其他方向的作战任务.  相似文献   

13.
1947年6月,根据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决定的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的战略部署,邓小平和刘伯承率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发动鲁西南战役,强渡黄河天险,接着,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长驱直入,千里跃进大别山,从而揭开了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并在大别山站稳脚跟,成为解放战争的一个伟大转折点,为全国的解放奠定了基础。50年后的今天,我们重温这段历史,追忆刘邓大军的光辉业  相似文献   

14.
刘志青 《湘潮》2014,(11):41-43
1947年,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渡过黄河,千里跃进大别山。陈毅、粟裕率领华东野战军主力,陈赓、谢富治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一部,分别从两翼配合。三路大军挺进中原,有力地策应了其他战略区的作战,但是没有从根本上打破国民党军在中原地区的战略部署。  相似文献   

15.
时值纪念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50周年之际,邓小平政委在大别山最艰苦时期的音容笑貌及其感人至深的故事又浮现在我的眼前。 1947年8月,邓小平政委和刘伯承司令员率晋冀鲁豫野战军主  相似文献   

16.
1947年7月,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人战略进攻阶段。华东野战军首长遵照中央军委指示,决定将第一、第三、第四、第八和第十纵队组成西线兵团(又称外线兵团),向敌侧后的鲁西南出击,吸引进攻鲁中之敌西援.同时积极策应渡黄河南下的晋冀鲁豫野战军。  相似文献   

17.
1947年6月30日,为了扭转人民解放战争的被动局面,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抢渡沙河,勇战汝河,徒步淮河,在司令员刘伯承、政委邓小平的军领下,强渡黄河,越过陇海路,千里挺进大别山。沿途如风卷残云,很快完成了建立、巩固大别山根据地的战略任务。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引起了蒋介石集团的恐慌。同年11月底,由国防部长白崇禧调集14个师共33个旅的优势兵力对大别山区进行全面围攻。 为避实就虚,保存实力,12月,刘邓大军指挥部分前、后方两个指挥所。刘伯承司令员带领野战军后方指挥所和中原局离开大别山,于21日来到安徽临泉县韩老家等地,  相似文献   

18.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后,蒋介石立即调动数十万大军进行围剿,到1947年12月,刘邓大军在大别山已处于最为艰难困苦的时期.为了打破国民党数十万大军对我军的堵截和围剿,刘邓首长经过慎重研究,决定兵分两路:由邓小平政委率二、三、六纵队组成前方指挥部,坚持在大别山的斗争,以拖住敌人主力,掩护十纵、十二纵和一纵在桐柏、江汉、淮西地区实施战略再展开,开辟新的解放区;刘伯承司令员则率一纵(辖一、二、十九、二十4个旅)和中原局机关,组成后方指挥部,北渡淮河,挺进淮西地区,开辟新的战略根据地.  相似文献   

19.
第一野战军、第二野战军、第三野战军、第四野战军和华北军区野战军,曾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五大野战部队”。第一、二、三、四野战军的功绩曾广泛见诸于报刊,特别是四大野战军的“王牌”部队更是广泛流传。而华北军区野战军的战绩,却如沙中埋宝,似乎被人们遗忘了。我们在此文披露的正是华北军区“王牌”部队鲜为人知的往事和惊天动地的战绩。 华北军区野战军是由八路军晋察冀军区部队与晋冀鲁豫军区部队组建和发展起来的。下辖第一、第二、第三兵团。共有1纵、2纵、3纵、4纵、6纵、7纵、8纵、13纵、14纵、15纵、原晋冀鲁豫第8纵等11个  相似文献   

20.
《党员干部之友》2006,(7):47-47
邹平县人。1936年加入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1937年赴西安八路军办事处,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冀西游击队三支队连指导员,三营教导员,三支队政治处副主任.八路军一二九师十二旅三十一团政治处主任,三十一团政委,解放战争对期历任晋冀鲁豫军区第三纵队九旅二十五团政委,三纵七旅十九团政委。第二野战军第十一军三十一师政治部副主任、主任。新中国成立后历任第十一军三二一师副政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