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理论》2016,(7)
社会发展动力问题是人类历史永恒的话题。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根据我国的国情,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发展状况出发,不断对社会发展动力问题进行探索,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社会发展动力论,即毛泽东的"矛盾动力论"、邓小平的"改革动力论"、江泽民的"创新动力论"、胡锦涛的"和谐动力论"和习近平的"综合动力论",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动力论体系。这些理论抓住了我国社会发展不同阶段的基本矛盾问题,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矛盾学说和社会发展动力学说,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17,(2)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我国的主要基础理论,对我国的社会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而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处于基础和核心地位,这一理论具有对实践基础的批判性和革命性,它以社会发展形态论、目的论、动力论、道路论和代价论为基本特征,是一种符合现代化发展的基础理论和新发展观,对当前我国社会发展具有实践指导意义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4,(33)
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思想(以下简称"动力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最为核心的部分,其核心要素包含社会矛盾、生产力、人民群众三个方面。从"基本矛盾动力论"、"改革动力论"、"创新动力论"到"和谐发展动力论",动力思想中国化的过程即是对这三个方面不断进行中国化阐释的过程,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道路建设不断向前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相似文献   

4.
《学理论》2021,(12)
社会发展动力问题是一切哲学都给予极大关注的问题。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继承此前哲学成果的基础上,依凭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遵循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经过萌芽、探索、形成、完善等发展阶段,构造起马克思社会发展动力理论,以"历史合力论"的理论范式系统阐明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诸多动力因素,实现对以往一切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的超越。马克思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的中国化阶段及成功实践表明,这一理论是当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好应对国际国内复杂形势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的角度 ,对马克思主义经典大师关于社会主义发展动力观进行了历史与逻辑进程的考察。指出 :从马恩的社会发展“基本矛盾动力论”到列宁的社会主义发展“非对抗矛盾动力论”、斯大林的“完全适合动力论”再到毛泽东的社会主义发展“基本矛盾动力论”、邓小平的“改革动力论”、江泽民的“创新动力论” ,反映了社会主义发展动力问题认识上的不断深化和推进 ,特别是我党第三代领导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高度 ,作出了重大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对新时代中国社会发展方略进行了深入系统的思考,主要包括九个方面内容: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宗旨论,内外相成的发展道路论,中国梦的发展目标论,五大发展理念论,四大发展动力论,三大发展战略论,稳中求进的发展速度论,中国与世界共享的发展机遇论,抓发展和抓党建相结合的发展领导论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发展方略是指导中国在百年未有之变局中顺利前行的理论武器。  相似文献   

7.
改革动力论对毛泽东动力论思想的继承、驳正和发展郭成林关于社会发展动力问题,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一直占有突出的位置。同样,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内容中,关于社会主义发展动力问题的阐述,同其它问题的理论阐述一样,深刻、精辟,有新意,有创造,发展了毛泽...  相似文献   

8.
论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机制张鸿鸣,马维平几十年来,我国的理论工作者对有关社会主义发展动力机制问题进行了不懈研究,从不同角度作了不同的解答。但如果用系统的观点来观察问题,完全可以更全面地阐释社会发展的动力机制问题。一、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机制是一个合力...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理论既具有一致性,又具有差异性.他们在社会发展根本动力问题上的观点是一致的,认为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但他们在社会发展直接动力问题上的观点却存在着差异性,毛泽东在解决社会基本矛盾具体方式上存在着失误,即没有解决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问题,而邓小平找到了"改革"这一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正确途径与方法,解决了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问题.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邓小平的社会主义社会矛盾论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爱强 《理论探索》2006,30(1):37-39
在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理论方面,邓小平和毛泽东有着共同点,体现为他们都把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看作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同时,又有不同点,体现为他们对实现这一根本动力的具体途径的认识存在着差异。  相似文献   

11.
祝福恩 《理论导刊》2004,(10):12-15
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对邓小平发展理论的继承与发展。邓小平发展理论的主题、主线是:“发展是硬道理”。具体由发展动力论、发展战略论、发展机遇论、发展途径论、发展协调论、发展标准论所构成。学习邓小平发展理论,对于推进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具有极其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从系统哲学角度考察社会有机体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在要求.从系统哲学的视角看,《德意志意识形态》阐明了社会绝非孤立的个人的外在联系形式,而是根源于"现实的人"的实践活动并不断更新迭代的内在关系性有机体;社会有机体的子系统之间并非"无主体"的静态并列结构,而是人们现实实践活动的分殊性表现,差异一体的动态交互才是社会有机体嬗变的复合动力.系统哲学与社会有机体理论的融合对于考察21世纪的社会新形态具有重要启示:在理论上,二者都强调关系论和生成论在社会有机体中的统一,有助于走出抽象人本主义和结构主义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对立性片面理解,推进理论创新;在实践上,二者都强调社会有机体子系统之间的动态协同,有助于走出"经济决定论",以新发展理念建构健康和谐的文明新形态.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文化建设思想内容丰厚、系统深刻,涉及战略地位论、指导思想论、工作导向论、重点任务论、基本方针论、发展动力论、建设主体论、政治保障论等八个方面的内容。作为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新发展,习近平文化建设思想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行动纲领。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方面包含哲学智慧的顶层设计是中国共产党宝贵的精神财富,集中体现在社会发展道路、社会发展战略和社会发展动力等方面。具体而言,从中国社会发展道路上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最具代表性的顶层设计,是邓小平在政治勇气与理论勇气相结合、历史眼光与世界眼光相统一、以实际为出发点的真理性与以人民利益为追求的价值性相一致的基础上,率先对时代主题作出新的判断,对中国具体国情作出了清醒的认识。从社会发展战略上看,"三步走"发展战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初级阶段如何发展的顶层设计,体现了历史发展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过程性与阶段性以及社会发展的重点论与两点论的有机统一。从发展动力上看,改革是社会主义的直接动力是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顶层设计,它体现了"社会基本矛盾的自发动力和解决基本矛盾的自觉动力"的有机统一,改革动力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前进性与曲折性"的有机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人的动力与物的动力"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5.
唐晓清  段冰冰 《理论探讨》2007,21(6):111-114
反腐败的主体动力是一个历史范畴。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群众主体论"思想是现代民主社会反腐败的基本理论依据。从我国国情出发,完善执政党的反腐败动力机制,就是针对目前反腐败体制机制存在的问题和弊端,以唯物史观和系统思维为指导,以突出人民群众在反腐败中的主体地位和动力作用为核心,重点把握反腐败系统中影响运转动力的各种要素之间的协调互补、制约互动关系,从激活主体动力的角度最大限度地发挥反腐败系统的整体功能和作用。  相似文献   

16.
论邓小平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目标的依据与特点湖南省委党校罗昭义深刻认识与理解邓小平同志关于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目标的依据与特点,对于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我国社会的全面进步与发展,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代...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中国社会的加速转型,我国政府改革将步入深水区,能否在十一五期间加速政府转型,破解中国改革中的深层次矛盾,决定着中国社会未来的发展方向。现代西方行政生态理论为我们提供了新的分析框架,我国政治改革的种种现实问题昭示:在中国未来的政治发展中,只有加快改造我国的行政生态,从行政的基础、模式等方面实现制度化控制,确立现代行政伦理,我们才能实现行政体制的重大创新与社会和谐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习近平廉洁文化观是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全局,为确保全面从严治党、净化政治生态取得新的成效而提出的有关廉洁文化建设的一系列重大思想、理论和观点,其科学内涵可概括为"战略意义论"、"重点任务论"、"发展动力论"、"建设主体论"、"制度保障论"。习近平廉洁文化观深刻诠释和系统回应了新形势下廉洁文化建设一系列重大理论、现实及实践问题,充分体现了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统一、批判性与实践性的统一、科学性与价值性的统一、先进性与广泛性的统一等理论品质。深入研究并贯彻落实习近平廉洁文化观及其理论品质,对于当前加强廉洁文化建设、推进反腐倡廉理论建构及制度创新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制度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科学结论,它已经而且必将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所证实。然而,搞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却宣扬两种制度的“趋同论”,抹煞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他们把“趋同论”奉为至宝,不遗余力地加以鼓吹,说什么“趋同论”是一种“真正的科学”,是反映当代社会发展趋势的“可靠的理论”。我们认为“趋同论”并不是什么科学理论,而是一种精巧的为资本主义辩护的理论。这可以从它的思想渊源、基本内容、阶级基础等方面看出来。本文主要分析“趋同论”的思想渊源。  相似文献   

20.
“三个代表”完整体现了江泽民的发展观。发展的根本动力论: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为推动社会发展提供根本动力;发展的精神动力论:代表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为推动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发展的根本目的论: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