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赟  吴赣苏  金磊 《唯实》2005,(2):39-40
"南国汤沟酒,开坛十里香"、"高沟,实在是高"、"中华第一流,举世赞双沟"等脍炙人口的广告语曾经传遍南京的大街小巷。如今,代表江苏白酒形象的"三沟一河"逐渐淡出了白酒市场。市场上,川酒、皖酒基本已经一统天下。曾经的全国第一,正在经历如今最艰难的时期。"苏酒"到底怎么了?  相似文献   

2.
过去十年,国酒茅台被誉为中国白酒的奇迹。正是在茅台酒等名优白酒引领下,中国白酒迎来“黄金十年”,尤其是酱香型白酒成为市场追捧、资本追逐的焦点。如今,中国白酒彻底颠覆“夕阳产业”论断,在全球市场持续放量,重新缔造中国优势传统产业在国际舞台的形象与话语权。而茅台正是中国白酒产业走向国际的领军品牌,今天茅台酒广泛吸引全球消费者的已不仅仅是其中华名片彰显的文化价值,更是其不断攀升涵盖面越来越广的商业价值。  相似文献   

3.
季克良 《当代贵州》2012,(32):46-49
在中国白酒不断冲击国际市场的数十年里,以贵州茅台酒厂集团为代表的名优企业创造了发展和崛起的传奇,成为中国白酒与洋酒竞争中打造国际品牌的主要引擎。过去十年,国酒茅台被誉为中国白酒的奇迹。正是在茅台酒等名优白酒的引领下,中国白酒迎来"黄金十年",尤其是酱香型白酒成为市场追捧、资本追逐的焦点。如今,中国白酒彻底颠覆"夕阳产业"论断,在全球市场持续放量,重新缔造中国优势传统产业在国际舞台的形象与话语权。而茅台正是中国白酒产业走向国际的领军品牌,茅台酒广泛吸引全球消费者的已不仅仅是  相似文献   

4.
闻熙 《当代贵州》2007,(5):62-63
国酒茅台对人类社会的一大奉献是.酿造了世界蒸馏酒中品质最好的健康型白酒“贵州茅台”:而对中国白酒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是.在业内率先垂范酿造高品位的生活.推动了中国白酒市场健康消费的潮流。  相似文献   

5.
2010年,“醉美贵州”的文化符号亮相上海世博会。 2011年6月,全省白酒产业发展大会提出“未来10年,中国白酒看贵州”的强势口号。  相似文献   

6.
加快把茅台酒打造成世界蒸馏酒第一品牌、把茅台镇打造成中国国酒之心、把仁怀市打造成中国国酒文化之都——贵州振兴白酒产业的蓝图已然开启;未来十年,贵州白酒将踏上充满希望的新征程。6月29日至30日,在仁怀市召开的全省白酒产业发展大会提出未来十年中国白酒看贵州的发展目标,吹响了振兴贵州白酒产业的集结号。  相似文献   

7.
杨威 《当代贵州》2014,(3):51-51
正《贵州酱香型白酒技术标准体系》是我国首个酱香型白酒技术标准体系,包括7个部分共65项标准,将于今年6月2日正式实施。1月9日,贵州省质监局召开《贵州酱香型白酒技术标准体系》发布会,对标准体系的编制情况、技术水平、成果经验以及对于促进贵州白酒产业发展的作用进行了详细介绍。省质监局副局长孟宇光就标准体系编制工作情况进行了发布通报,标准主要起草人田志强、冯建华、罗薇、邱树毅、吴天祥、吕云  相似文献   

8.
张飞 《江淮》2011,(3):43
由安徽省商业协会、安徽省轻工协会、安徽省酒业协会联合举办的中国(安徽)第二届酒产业博览会颁奖活动于2011年2月27日在合肥市科技馆隆重举行,省政府和省商业协会相关领导及安徽酒企代表出席会议。兼香型口子窖白酒以绝对优势分别获得"安徽省十大白酒品牌"和"酒博会白酒金奖品牌"荣誉称  相似文献   

9.
吴文仙  杨舰 《当代贵州》2012,(26):14-17
四川省副省长刘捷加强区域交流合作携手打造中国白酒金三角四川、贵州是中国白酒的重要发源地,具有悠久的酿酒历史和独特的自然地理优势,孕育了诸如贵州的茅台、国台、习酒和四川的五粮液、泸州老窖、郎酒、剑南春、水井坊、沱牌等一大批世界和国内知名的白酒品牌,该区域是中国白酒酿造和白酒产业发展的"金三角"。我们高度重视白酒文化的发掘传承和白酒产业发展,紧紧围绕打造中国白酒"金三角",构建长江上游名酒经济带,加大对白酒产业的培育发展和文化挖掘,积淀传  相似文献   

10.
郑德忠 《当代贵州》2012,(28):24-25
在“中国国酒文化之都”、“全国最大的酱香型白酒生产基地”、“全国重要的白酒生产基地”等诸多光环照耀下,贵州名酒产业的核心区仁怀名酒工业园区的飞速发展,向世人展示出诱人的醇香,彰显出令人惊奇的“仁怀速度”。  相似文献   

11.
叶蓁  吴志清 《当代贵州》2013,(28):54-55
十几年前席卷亚洲的金融风暴,使得众多的中小型白酒企业或出局或整合;而今,白酒行业面临着国际金融市场、国内政策和消费者偏好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今年,中国白酒销售量普遍下滑,白酒企业的资金运转、新品开发面临着严峻考验,行业到了发展的拐点,战略调整刻不容缓.面对严峻的形势,作为中高端品牌的茅台名将酒确立了“转变销售思路、稳定价格、加大市场支持,力争实现销售目标”的战略思路,通过召开“市场与销售研讨会”,有针对性地提出应对策略,为今后的发展做了充分的准备,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12.
刘自力 《当代贵州》2011,(14):34-37
可以预期,贵州茅台在未来10年的新崛起,不仅是贵州酒业对国内同行业的贡献,更是世界酿酒业的一个重要事件。推动贵州白酒产业整体跨越式发展。做大做强,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写中国乃至世界的酿酒版图。我们有理由满怀憧憬:未来10年,中国白酒看贵州。  相似文献   

13.
仁怀市白酒行业直接从业人员近3万人,间接从业人员超过10万人。白酒产业是仁怀的优势产业、特色产业、支柱产业。因为白酒产业的发展壮大,仁怀作为一个绝少有烟囱的县级市,占据着贵州省经济强县(市)的头把交椅。  相似文献   

14.
闻熙 《当代贵州》2007,(3):62-63
如今在仁怀市,挂着“茅台”或“茅台镇”牌子的酒厂不少,在国内白酒市场上,也四处可见一些打着“茅台镇”旗号的所谓“传世佳酿”、“茅台内供酒”、“茅台散酒”等白酒,就是移花接木地利用“离开了茅台镇就酿造不了茅台酒”这一科学论断所进行的商业运作。其目的,就是要在消费者的心智上造成一种干扰,似乎“茅台镇”产的酒,就等同于茅台酒。  相似文献   

15.
一、赤水河流域白酒工业发展现状(一)产业结构方面赤水河流域白酒产业结构具有鲜明特色。得益于赤水河流域天然的水资源优势和气候优势,目前已经形成了原料生产、白酒酿造、品牌推广、下游销售、包材服务等产业集群,以及以酱香白酒酿造为核心的一体化、集约化产业结构。从酿造工艺看,赤水河流域白酒产业分为传统酿造和现代化工业酿造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在全国白酒市场供求进入调整期、缓冲期时,仁怀白酒产业的转型升级格外令人瞩目。为何仁怀的酒业发展能在行业逆境中取得突破,本刊记者专访了遵义市委副书记、仁怀市委书记罗其方,仁怀市委副书记、市长王茂才。  相似文献   

17.
魏兰 《当代贵州》2009,(18):66-67
当今的中国白酒产业,早已告别“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年代,步入营销大战、品牌大战、产业创新、产业变革的前夜。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有人喜欢站立潮头、叱咤风云,有人则喜欢隐身幕后、运筹帷幄,显然,卢国利属于后者。  相似文献   

18.
叶蓁  吴志清 《当代贵州》2013,(34):58-59
用文化凝聚力量,用品牌浇铸信心,用品质征服市场,用沉着应对挑战。作为国酒茅台的子品牌,“茅台名将”希翼的,不仅是在中国白酒市场占有一席之地,更是秉承国酒茅台的传统,弘扬国酒文化,打造一流品牌,“酿造”高品质的生活。  相似文献   

19.
一、白酒产业的发展,需要寻找更坚强的文化内核 白酒产业是中国的传统产业。中国白酒的酿造技术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在世界烈性酒类产品中独树一帜,是世界上六大蒸馏酒之一。它的发展、成熟、变化,与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与传统息息相关。新中国成立以来,为了鼓励和促进白酒工业的发展,围家组织了多届全国白酒评酒会议,累计评选出茅台酒等全国名酒30多种,极大地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茅台酒等名白酒不仅深受国人喜爱,而且蜚声海外,远销世界各地,为弘扬中华民族酒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20.
挺起茅台,人们自然会想到仁怀,是仁怀的灵山秀水酿造了国酒茅台,又是茅台张显了仁怀这座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中国酒都。进入新世纪以来,赤水河畔以茅台酒为代表的酱香型白酒工业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茅台河谷经济带撑起的大产业已取得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