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正>【调研背景】加快农村电网改造、提升供电能力,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基础保障。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持续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发展农村可再生能源”。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农村电力基础设施建设与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关系。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人民日报社人民论坛杂志社邀请国家发改委、国务院国资委、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和北京师范大学等单位的专家深入湖南省株洲市开展专题调研,总结和梳理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株洲供电分公司(以下简称国网株洲供电公司)助力乡村振兴的成功经验,为推进全社会积极参与乡村振兴提供一个参考样本。  相似文献   

2.
顾全 《群众》2023,(10):35-36
<正>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以产业振兴带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之举。近年来,苏州市吴江区震泽镇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论述,以“生态化、轻量化、市场化、艺术化、价值化”为抓手,全力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走出了“宜居、宜业、宜游”可持续发展的乡村振兴新路径,获“江苏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称号,镇党委获评江苏省乡村振兴先进集体。  相似文献   

3.
沈和  杜贵阳  郭倩倩 《群众》2022,(7):62-64
<正>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关键。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指出,必须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扎实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现代乡村富民产业。接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深入实施富民强村帮促行动,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发展壮大新型集体经济。建湖县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4.
胡泽瑞 《乡音》2023,(2):43-44
<正>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怎样更好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总要求?如何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成为今年省两会委员们热议的话题。大家踊跃发言,为我省乡村振兴献“金点子”,出“好招数”。兴产业,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振兴,产业为基。作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产业兴旺为乡村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如何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牵住产业振兴这个“牛鼻子”?出席今年省两会的委员们畅谈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相似文献   

5.
信息短波     
<正>宁德市人大常委会开展乡村振兴调研本刊讯(通讯员陈小妹郑永桦)3月5日至6日,宁德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金敏带领调研组一行赴寿宁、柘荣县开展乡村振兴调研。调研组实地察看了寿宁水洋樱花基地、金旺达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柘荣岭后村茶叶生产基地、天人药业有限公司、东狮山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了解乡村产业振兴等情况。  相似文献   

6.
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都是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确定的国家战略。本文通过对一些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实地调研,探索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对接方案。一是乡村振兴可以借鉴脱贫攻坚的有效经验稳步推进:通过借鉴脱贫攻坚产业扶贫、人才储备、文化引领和生态修复几方面的经验,探索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和生态振兴;二是统筹落实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体制机制的衔接:通过脱贫攻坚的组织保障优势、政策优势和战略规划优势,使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顺利衔接、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政策衔接以及将脱贫攻坚项目纳入乡村振兴规划和实施方案;三是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要素保障对接:不仅要建立职业农民制度和新型农民培训体系,还要推广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建立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7.
陈堂清 《群众》2023,(22):22-23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是持续夯实共同富裕基础的必然要求。新沂地处苏鲁两省交界、亚欧大陆桥东端,集丘陵、平原、河湖、绿洲、湿地于一体,区位优越、风景秀丽,是苏北县域为数不多的山水之城、枢纽之城、产业之城。近年来,新沂认真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做法,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立足自然生态禀赋,统筹推进乡村建设、产业发展、共同富裕等重点工作,走出了一条美丽生态、美丽经济、美好生活有机融合的乡村振兴之路,获评全省首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示范县(市),并成功入选2023年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  相似文献   

8.
于浩 《中国人大》2023,(4):33-35
<正>积极推进乡村振兴促进法审议通过和贯彻实施;当年启动立法,当年就提请审议,以特快速度立法保护黑土地;接续推进农村土地承包法修改工作……组织实施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乡村振兴促进法等5部涉农法律的执法检查,配合常委会听取和审议了6个专项工作报告,开展了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等9个专题调研……承办代表建议44件,督办重点建议14项,所有建议均认真按期办结……  相似文献   

9.
梁丽萍 《前进》2023,(12):56-58
<正>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要全面推进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统筹部署、协同推进,抓住重点、补齐短板。总书记为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提供了指导和遵循,也进一步强调了乡村文化建设对乡村振兴的重要作用。作为乡村特有的历史文化资源,乡村文化植根于千百年来赓续不断的农耕文明,  相似文献   

10.
卜恒琼 《创造》2024,(1):51-55
<正>乡村振兴战略是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的重大战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云南省红河州元阳县是集边疆、山区、民族于一体的农业大县。全面推进元阳县乡村振兴必须大力发展乡村产业,走“三产”融合的发展道路,实现产业振兴。近年来,元阳县探索出一条依托乡村旅游助推乡村振兴的发展道路,以乡村旅游带动农业、农产品加工业、农村商贸等乡村产业发展,助推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1.
正"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未来我国乡村发展创造了巨大空间,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了巨大机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各方面力量,一体推进。推进乡村振兴,首先要推进农村产业发展。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特色农业,实施科技兴农战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要合理开发利用农村旅游资源,打造区域产业品牌;要将农村产业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结合起来,让农  相似文献   

12.
正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为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建议:一、加强党的领导,以党建引领乡村产业振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各级党委和党组织必须加强领导,汇聚起全党上下、社会各方的强大力量。"系统谋划和推进乡村产业振兴,需要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因素广泛参与,但党的领导始终是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3.
推进乡村产业振兴,要以发展现代农业为重点,坚持质量、绿色、品牌和科技等核心要素,植根于县域,依托乡村农业资源,以农民为主体,积极创新创业,形成具有鲜明区域特色、业态丰富的产业体系。为此,可以从壮大乡村特色优势产业,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重视质量、绿色、品牌和科技四要素,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等方面寻找乡村产业振兴的发力点和突破口。  相似文献   

14.
战炤磊 《群众》2021,(2):11-12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必须加强顶层设计,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来推进”。省委十三届九次全会指出,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需要从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多个维度系统布局、协同发力,其中“强村富民”是乡村振兴的关键着力点。“强村富民”既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归宿和落脚点,也是高质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路径。  相似文献   

15.
<正>乡村振兴是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全面振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总目标是农业农村现代化,总方针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制度保障是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贫困地区的脱贫与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提出了更加宏伟的目标任务。科学规划、协调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6.
<正>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移动浙江公司党委书记杨剑宇认为,推动共同富裕的短板弱项在乡村,优化空间和发展潜力也在乡村,而数字乡村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突破口。数字乡村建设推进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亟待完善的地方。一是乡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加强。特别是5G、千兆光网、物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有待加大。二是乡村产业的数字化程度不深。农业灌溉传感器、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等数字化装备配置率低,  相似文献   

17.
正党的十九大指出,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1]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篇大文章,要统筹谋划,科学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和推动乡村振兴健康有序进行[2],这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绘制了任务书和施工图。基层党组织是乡村的核心灵魂,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力量,毫无疑问,坚持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是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的必然要求和关键之举。中梁镇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境内东北部,地处  相似文献   

18.
《世纪行》2018,(9)
正今年3月发布的《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意见》明确提出:"根据发展现状和需要,分类有序推进乡村振兴,建设江汉平原乡村振兴示范区、都市城郊乡村振兴先行区、扶贫片区乡村振兴试验区"。从2017年10月民盟湖北省委启动"江汉平原乡村振兴"课题的调研工作,到12月底杨云彦主委在省委书记蒋超良主持召开的党  相似文献   

19.
<正>2023年2月,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公开发布。文件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出发,对推进乡村振兴作出重大部署。要实现新农村新面貌,离不开包括社会组织在内的多方主体积极参与。在共同富裕背景下,各级政府如何引导社会组织助力乡村产业发展?政府需要在哪些方面为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营造更好环境?  相似文献   

20.
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正处在实施的交汇期和关键期,既要有效衔接,又要统筹推进,一体化实施,这是由二者的内在逻辑所决定的。从理论层面看,脱贫攻坚是全面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前提,乡村振兴战略为打赢脱贫攻坚战释放纵深发展动力,二者在目标指向上具有高度契合性。从实践层面看,这既是国家政策的导向性要求,又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提升农村农业发展水平的重要举措,还是防止克服工作实施中的短期行为的有效途径。但在实际推进过程中,一些地方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统筹衔接的整体谋划缺失、乡村建设人力资源空心化严重、产业发展水平较低、基础设施及综合环境治理任务艰巨、主体内生动力不足等问题凸显。破解当前存在的问题,实现一体化推进,应加强宣传教育,牢固确立一体化推进的价值导向;强化制度设计,推进一体化的体制机制创新;引育结合,打造高素质"三农"工作队伍;聚焦关键,产业扶贫与产业振兴项目一体化推进;总体布局,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科学统筹,工作任务一体化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