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印度"东向"政策的发展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干城 《当代亚太》2007,(8):10-16,64
印度"东向"政策始于冷战结束国际体系经历重大震荡的时期,经过十数年的实施,随着印度力量的发展,已然进入"第二阶段",即在与东南亚恢复和建立合作的平台上,跳出严重限制印度战略选择的次大陆政治局限,向亚太地区扩散,从而使"东向"政策具有更明显的地缘政治与战略选择的导向."东向"政策泛义化与印度追求的全球大国目标密切相关.这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亚太地区大国显然有着重要的政策意义.  相似文献   

2.
东向政策与大国平衡:印度东盟认知的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建荣 《东南亚研究》2006,(3):51-54,30
印度东盟关系的发展得益于印度的东向政策和东盟的大国平衡战略,而双方认知的改变是其根源。  相似文献   

3.
20世纪90年代,适应大国崛起战略的需要,印度的"东向政策"出台。印度的"东向政策"推动了冷战后印度与东盟关系的调整与发展。冷战后的印度与东盟关系的发展呈现"双轮驱动"的态势,一方面印度发展与东盟国家的双边关系,另一方面,依托东盟相关机制,印度发展同东盟的多边关系。未来10-15年,印度与东盟关系的发展将是经贸与安全"齐头并进"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当前印度学界对印度与东盟关系的研究,重点集中在冷战后印度参加东盟一体化进程和双方政治经济合作两大方面。以"东向政策"为先导,印度通过次区域合作、印太战略等政策,逐渐嵌入到东南亚的地区一体化进程中。印度与东盟的政治经济合作成效明显,但是中国因素的影响也较为突出。总体来看,现有印度—东盟关系研究存在较强的地缘政治色彩,政策实务描述居多,问题意识明显,但是理论分析较少,研究方法单一,研究范围和深度有待拓展。大国博弈、中国因素、东盟中心地位等,将成为未来印度—东盟关系研究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5.
软实力外交在国际关系领域发挥着独特作用。20世纪90年代,印度提出了"东向政策",印尼被列为"东向政策"实施中的一个重要战略伙伴。在新战略伙伴关系的框架内,印度对印尼开展了全方位的软实力外交,在非常重视包括文化外交、公共外交等内容的软性权力拓展的同时,还"巧妙"地将硬权力"软"使用,在政治、经济、安全等领域深化与印尼的伙伴关系合作。软实力外交推动了印度"东向战略"的实施和目标的实现,使两印之间的新战略伙伴关系具备了更多实质性内容。  相似文献   

6.
印度-东盟自由贸易区(IAFTA)2010年元旦如期实施,这既是印度-东盟关系史上的标志性事件,又是印度"东向"政策的阶段性成果.尽管当前印度很难从对东盟的货物贸易中获得明显经济利益,但长久来看,印度将有可能收获服务贸易利益与战略利益,它将成功地以IATFA为媒介,实现战略重心的亚洲回归.对此,中国既要有足够的自信又要保持适度的警惕.  相似文献   

7.
张景全  罗华婷 《东南亚研究》2023,(1):106-129+157-158
新加坡是印度在东南亚全方位和最成熟的安全合作伙伴,也是印度最亲密的安全伙伴之一。自提出“东向政策”以来,印度与新加坡的防务安全合作不断深化,主要表现为海军演习的地理范围和内容逐渐扩大,并从海军合作扩展到陆军、空军合作,防务安全合作机制不断完善,国防工业合作潜力较大。地缘因素、政治互信、战略对接和安全威胁是两国加强防务安全合作的重要驱动力。在美国“印太战略”背景下,印新防务安全合作将不断加强和深化,海上安全合作则是两国防务安全合作的重点方向和支柱。同时,印新战略视野的差异、有关印太地区安全秩序构想的分歧以及新加坡的防务外交传统决定了两国防务安全合作的限度。印新防务安全合作的强化对中国周边海洋战略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8.
中亚地区作为当前地缘政治博弈的中心之一,吸引了众多国家的目光,印度也不例外.其巨大的能源储备、战略性的地缘位置、有待开发的广阔商机都令印度在1998年后执行了明显倾向于积极的政策.尽管印度将中亚作为“扩展的邻国”,但印度和中亚并不直接接壤,于是,连接印度和中亚的阿富汗就成了印度“西北向”战略中的关键一环.美国发动阿富汗战争后,印度对阿富汗展现出积极姿态,不仅恢复了外交关系,而且还全面参与到阿富汗的重建工作中.随着美国撤出阿富汗的最后日期逐渐临近,阿富汗及中亚地区的前景也随之蒙上了一层阴影.确保阿富汗的稳定,反对恐怖主义、极端主义成为印度对阿富汗政策的优先战略目标.作为连接印度与中亚的通道,阿富汗的稳定与否直接关系到印度能否实现在中亚的战略利益.印度近年来在地区和全球的影响力逐步提升,希望能够在中亚地区的“新大博弈”中占有一席之地,以确保本国的国内安全、能源安全并拓展在本地区的经济合作空间.分析和理解哪些因素以及在何种程度上促使印度对作为连接印度和中亚的通道的阿富汗采取积极主动的政策,以及印度在中亚地区有哪些经济和地缘政治利益,是很重要的研究项目.  相似文献   

9.
从1956年4月到1961年3月的印度第二个五年经济计划,按其执行情况来说,前景是十分不妙的。根据印度政府计划委员会在7月4日发表的一项官方报告中宣布,铜、煤、粮食、棉花以及就业等重要项目的原定指标将不能完成,而其中,粮食问题是一个严重的问题。由于印度政府执行:对内则牺牲人民利益,一味屈从大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对外则依靠帝国主义“援助”的政策,因此,计划执行的结果,除了一些可使资本家获得巨额利润的工业企业得到发展外,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仍远远落后于人民生活的最低需要。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执行期间,印度人民所得到的只是严重缺粮,批发价格上升了20%以上、生活更加困难、失业队伍不断扩大。农业问题是印度发展经济的根本问题。对于发展农业生产,印度政府不是依靠人民的力量,不敢从彻底的土地改革着手,而是醉心于争取“外援”。依靠“外援”,特别是投靠美国帝国主义能够解决印度的困难吗?本期选载的印度“新世纪”周报发表的“美印粮食贷欵协定只对美国有利”一文,揭露了“美援”的实质,另外也选载了“印度的粮食危机”和“第三个五年计划面对的实际问题”两篇文章,这主要是反映印度官方人物及其美国谋士对印度当前最重要的经济问题的献策。从这两篇文章里面,读者可以知道当前印度所面对的经济问题的梗概。  相似文献   

10.
郑勋  郭秋梅 《东南亚研究》2023,(3):69-91+155-156
“东向政策”是马来西亚1982年开始实施的对外政策,其主旨是同日韩扩大经济贸易关系,争取两国投资并学习其先进技术、管理经验以及职业精神,服务于马来西亚工业现代化的发展要求。“东向政策”有助于马来西亚突破后发国家实现现代化面临的资金不足、技术落后以及管理方式陈旧等难题。历经40余年,“东向政策”在目标、内容、手段与对象上得以拓展和深化。为了平衡主要国家在马来西亚的战略博弈,“东向政策”的战略意图从最初“以亲近日韩来弥补与西方国家的疏远关系”转向“加强与中国的交往来平衡主要国家对马来西亚发展的影响”。同时,将政策对象拓展至中国以使马来西亚搭上中国发展的快车,推动其经济社会进一步向前发展。尽管学界对“东向政策”的实施效果提出了质疑,但总体来看,该政策有力推动了马来西亚从传统农业国转向新兴工业国,加快了其工业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