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田耀斌 《党建》2010,(2):51-51
近期开展的打击手机淫秽色情行动,可谓是顺时势、顺民心之举。 来自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我国通过手机上阿的网民已经达到1.92亿,占全部互联网网民一半以上;在使用手机上网的用户中,有超过5000万的是19岁以下的青少年。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同时也给一些人在网络上散布谣言提供了渠道。网络谣言轻则侵犯公民或社会组织的个体权利,重则造成社会恐慌,危害国家安全。1.网络谣言加剧社会恐慌。随着信息技术的裂变式发展,中国互联网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根据最新数据显示,我国网民数目前已过6亿,且以每年近10%的速度在增长。这昭示在不久的将来,网络将如广播、电视一样覆盖到全国各个角落,"网民"这个概念将随着全民上网而不复存在。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移动信息技术的发展,中国手机网民规模也在迅猛增长,目前已有4.5亿人使用手机网络,其中手机绑定的微博用户突破4亿,微信用户突破3亿,这意味着在中国,每3人就有1人通过手机使用微博,每4人就有  相似文献   

3.
黄楚新 《前线》2013,(11):43-45
近年来,我国互联网络持续稳步发展。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3年7月17日发布的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已达到5.91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提升至78.5%,手机网民规模4.6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4.1%。网民人均每周上网时长达21.7小时。互联网已全方位、多层次地介入了我国人民的社会生活,产生着日益广泛的公共影响力。  相似文献   

4.
叶翠萍 《支部生活》2011,(10):30-31
目前,互联网、手机、微博等新兴媒体已进入大众生活。截至今年3月底,我国已备案网站数量达到382万个,网民数量达到4.77亿人,互联网正对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产生巨大影响。新兴媒体改变了人们信息发布的方式,使党的执政环境发生了巨大改变。作为领导干部,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新兴媒体带来的挑战。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1.7%,超过全球平均水平3.1个百分点,网民规模连续9年位居全球首位。手机作为网民主要上网终端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与以往固定"互联网"教育相比,移动互联网使知识传播的形式发生巨大变化,在线教育、微型学习、游  相似文献   

6.
熊进 《学习月刊》2013,(16):15-16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13年7月最新的发布的《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4.64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提升至78.5%.手机作为第一上网终端的地位更加稳固。  相似文献   

7.
<正>近几年,互联网在我国飞速发展,网民大军迅速膨胀,截至2015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6.68亿,手机网民规模达到5.94亿[1]。网络正以无比强大之势影响着国家和社会的方方面面,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个领域各个层面无一不被其深刻地改变着。由互联网催生的网络民主,深刻地影响着我国政治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们通过网络了解国家时政、社会  相似文献   

8.
正一、新媒体的国内外发展情况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的应用逐渐得到普及,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便利,如互联网、手机、智能终端、电子书刊、车载移动电视等极大地方便了人民群众。尤其4G业务的普及给手机用户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据CN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统计报告,截至2016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7.10亿人,今年半年共计新增网民2132万人,半年增长率为3.1%,较2015  相似文献   

9.
《理论导报》2015,(4):41-44
<正>互联网+互联网正在魔术般地改变这个世界,让世界真正变成了地球村,并深刻影响和改变着人类社会生活。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数量达到了6.49亿,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网民数量最多的国家。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壮大,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惠及了13亿中国人民。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  相似文献   

10.
正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和不断发展,互联网日渐成为公众了解社会、获取信息和交流沟通的重要渠道,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平台。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6月,中国网民总数已达7.10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6.56亿,网民规模全球第一。可以说,互联网已成为群众意见表达的最大平台,已经成为党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纽带和渠道。"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斗  相似文献   

11.
一、互联网已成为公众参与的重要平台公众参与有许多途径,互联网是一个重要平台。截至2012年6月底,全国网民数量达到了5.38亿。而微博客的用户,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就突破了3亿。特别是近年来社交网络的兴盛,不但改变了信息传播和社会舆论格局,也极大地改变了党的执政环境,为公众参与提供了很好的渠道。1.互联网形成了有效的公共话题讨论空间。借助互联网独特的传播特性,公众的表达意识空前高涨。"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有摄像头",亿万网民的  相似文献   

12.
据有关部门预测和统计,目前我国网民以每年8000万的速度递增,预计到2011年底网民数量将有可能突破5.5亿,互联网普及率将达到31.8%。网络的发展和网民队伍的扩大,网络已经成为政府与公众之间的桥梁和纽带。  相似文献   

13.
《党课》2013,(16):31-31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第32次调查报告,报告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91亿,其中手机网民达4.64亿,较2012年年底增加4379万人,嘲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提升至78.5%。手机作为第一上网终端的地位更加稳吲。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网络普及率的提高,我国网民数量不断上涨。截止2015年6月30日,中国网民达6.6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8.8%,手机网民规模达5.94亿,使用手机上网人群占比达到88.9%[1]。可以说,网络新媒体尤其是移动新媒体已经很深刻地影响着转型、深入改革时期的我国社会的各个方面。网络信息的快速流动、便捷获取,以及公民的权利诉求意识不断增强,以网络作为主要传播媒介的新媒体事件不断发生,其  相似文献   

15.
王怡 《共产党人》2013,(23):34-35
据工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年底,我国互联网网民数量达到5.64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2.1%,其中,网络微博用户达到3.09亿人,网民每天发表的论坛帖文和新闻评论达300多万条,  相似文献   

16.
在今天的中国,互联网已经成为百姓生活的“日用品”,互联网的影响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有超过九成的网民表示,需要信息时首先想到的就是去互联网上寻找;已有76.3%的网民承认,重大新闻一般都是首先从互联网上看到,以传播新闻、资讯为主的网络媒体在中国已经成为主流媒体。各种信息纷纷上网。人们不仅可以及时了解更多的信息,也能通过互联网发表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17.
在今天的中国,互联网已经成为百姓生活的“日用品”,互联网的影响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有超过九成的网民表示,需要信息时首先想到的就是去互联网上寻找;已有76.3%的网民承认,重大新闻一般都是首先从互联网上看到,以传播新闻、资讯为主的网络媒体在中国已经成为主流媒体。各种信息纷纷上网。人们不仅可以及时了解更多的信息,也能通过互联网发表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18.
邓韵 《学习月刊》2010,(20):39-39
互联网是20世纪的重大科技发明,是当代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标志。它深刻影响着世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生产生活和信息传播的变革。我国自1994年正式接人国际互联网以来.互联网保持了持续快速的增长.截至2010年上半年。我国网民规模已达到4.2亿.普及率达31.8%,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目前我国网民数、宽带网民数、国家CN域名数,三项指标继续稳居世界排名第一.  相似文献   

19.
黄楚新 《前线》2013,(7):59-60
当前,以手机、博客、微博、微信等为代表的新媒体时代已经来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已达5.64亿,居世界第一位,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4.2亿,微博、微信用户均超过3亿。随着人们对新媒体使用的日渐频繁与广泛,新媒体在满足人们基本信息获取需求的同时,已日渐成长为一个集信息获取、观点交流、民意传达等为一体的重要平台,正影响着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20.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底,我国互联网普及率以22.6%的比例首次超过21.9%的全球平均水平。同时,我国网民数达到2.98亿,宽带网民数达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