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政治认同是共同体成员对政治体系、政治过程和政治决策的承认、认可和赞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是当代中国政治认同的集中体现,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题中之义。历史记忆为大学生政治认同培育提供文化基因、历史底蕴和政治图景,是大学生政治认同培育的现实场域。以"纲要课"教学的课堂叙事为核心,建设历史记忆的主渠道;以网络载体的建设、运用和管理为重点,拓展历史记忆的新阵地;以社会展演的要素组合为契机,创设历史记忆的大课堂,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推进政治认同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阶级基础和权力基础的统一是其政治基础 ;利益表达和利益综合的展开是其一般政治过程 ;历史和现实的追求是其政治实践。  相似文献   

3.
中国政治发展模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总体政治样态.本文从世界现代化、中国历史与国情和世界社会主义实践的多维视角探析了中国政治发展模式的历史演进轨迹,认为中国政治发展模式是中国人民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长期政治发展过程中,历史选择的必然结果.政治发展模式的特色从根本上制约着国家政治生活变化的基本状况.本文通过对中国政治发展模式的特色分析,从整体上展示了中国政治发展模式的基本架构和总体样态.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仍然伺机冒头。历史虚无主义是一种彻头彻尾的社会政治思潮,有明确的政治主张和政治目的。习近平总书记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历史虚无主义以所谓"重新评价"为名,歪曲近现代中国革命历史、党的历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历史虚无主义的要害,是从根本上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社会在历经风雨和革命探索中形成的符合我国国情和历史发展的具有本国特色的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中的确立和发展有着深厚的背景和历史必然。  相似文献   

6.
吴鹏 《长白学刊》2007,(3):35-38
把握中国政治发展的历史进程必须同时关注理论、实践和政策三个维度;中国政治发展的突出特点是理论与实践发展不平衡。推动中国政治平衡发展既要弘扬中华民族政治文化的优良传统,又要吸收人类政治文明的进步成果,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培育国民的政治自觉,在历史与未来、中国与世界的时空交点上去把握中国政治发展的现实,在现代政治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实践之间去寻求一种统一与和谐。  相似文献   

7.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推动中国进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历史时期。新时期的政治发展,是以民主建设为主题,面向现代化的政治变迁。其进程,可依其演进轨迹和内容划分为五个段落;其变革和建设集中于七个方面;整个进程蕴涵了四大特点。中国的政治发展还将正向推进,不断吸收和借鉴世界民主政治发展的成果,但会继续保持自己的特色。  相似文献   

8.
中国政治伦理思想是历史上的思想家有关政治伦理问题的认识结晶, 其主题是社会政治生活的正当性。 历史上的思想家对于社会政治生活的道德层面有着十分深切的关注。 什么样的社会生活是符合道德的生活, 生活在不同历史条件下的人们有着不同的理解。 与历史上的思想家一样, 生活在现时代的人们也要对这一问题给出属于我们自己时代的答案。 我们对有关社会政治生活伦理问题形成自己理解的前提, 就是准确地理解和把握中国政治伦理思想产生、 发展的历史, 以及理解中国政治伦理思想, 作为人类共同的思想遗产之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国政治发展与政制发展构成了一种互动性关联。本文从国家政制层面,对中国政治发展道路进行分析,提出一种政治解释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制架构主要表现在:一是政党制度,主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二是政权制度,主要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三是民主制度,主要是政治协商制度;四是自治制度,主要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五是和平统一制度,"一国两制"。这五方面,构成了中国现代化政治发展的政制架构,也是"中国特色"最本质的内容。开创21世纪中国社会主义新境界,就要坚持、完善并发展这些政制架构,在更高历史起点上,推进中国现代化政治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政治学的角度,考察了现代化发展与中国政党制度的起源和演进的关系脉络;并从历史的维度和现代化的路径,剖析了中国政党制度发展的历史必然性。现代化过程是造成中国政党由对抗和竞争的政治体系转变为合作和协商的政治体系的内在逻辑,它以现代化发展的视角,说明了当代中国政党制度的自身发展客观规律与最终选择。  相似文献   

11.
一、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始终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中国社会政治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任何一种政治发展道路,归根结底都是该国的政治经济状况、民族文化传统和特定社会历史条件等共同作用的  相似文献   

12.
<正>党的十九大的胜利召开,向世界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离不开思想政治工作作用的充分发挥。在新时代中把握思想政治工作时代内涵、思考思想政治工作新路径、展望思想政治工作新未来,让我们对民族伟大复兴和人民美好生活充满期待和信心。一、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诉求(一)思想政治工作站在新时代新起点党的历史也是一部党思想政治工作的历史。中  相似文献   

13.
以党内民主推进人民民主——中国政治发展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民主化是中国顺应时代潮流的现实选择。以党内民主推进人民民主,走体制内民主化道路,是由中国目前政治力量的现实状况决定的;也是兼顾民主和稳定这两大政治发展目标的实际需要;还是基于中国历史传统、社会条件等因素的策略考虑。以党内民主推进人民民主,要坚持和完善党的民主集中制,并使其在国家政治生活中贯彻执行;要发展党内民主,实现党内民主制度化;要加强党内监督,建构中国特色权力制约监督体系;要改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走依法治国之路。  相似文献   

14.
政治站位问题聚焦于历史个体同时反映国家、民族和政党在历史发展中所作的道路选择和价值决断。政治站位从本质上反映出政治路线和政治目的,政治意识和站位意识受所在时代政治价值观直接影响,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性和历史属性。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阶段一直强调政治站位问题,经历了"找准"政治站位、"站稳"政治站位和"提高"政治站位三个历史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政治站位呈现出贯穿于从严治党和治国理政全过程的特征,强调政治站位具有三重逻辑理路。一是理论逻辑: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属性的根本要求;二是现实逻辑:坚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政治保障;三是实践逻辑:防范应对各类风险挑战的立场原则。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这一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选择,具有历史合理性;是中国人民的现实选择,具有现实合理性;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性选择,也是各民主党派的理性选择,体现了历史合理性与现实合理性的统一,是引领中国发展的必然选择,具有方向合理性.  相似文献   

16.
读书     
<正>《当代中国政治》林尚立著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定价:68.00元从中国把握中国政治"中国模式"即"中国发展道路",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把科学社会主义原则与当代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走出的一条国家现代化之路。这是一条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实践基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奋斗旗帜、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思想的完全新型的现代化道路。本书是中国发展道路丛书之政治卷,主旨是从中国的历史和现  相似文献   

17.
<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在正确分析我国基本国情、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全面、科学、深刻地阐述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基本要求,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行动纲领。一政权问题是政治的核心,是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和首要问题。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有  相似文献   

18.
孙成武 《长白学刊》2021,(2):1-8,F0002
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中国的领导核心,是中国政治体系的核心特征和显著优势,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障。党的十九大在党的建设方面最具开拓性的贡献,是第一次把党的政治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突出新时代党的建设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我们不仅要把政治建设看作党建理论和实践的重大突破,更要把它作为党建重大课题的破题和任务的开启。要深刻理解和把握党的政治建设的深刻内涵和重大实践意义。从理性逻辑上看,中国共产党强调政治建设遵循了现代政党建设的一般规律和要求;从历史逻辑上看,中国共产党强调的政治建设是总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经验教训所得出的基本结论;从现实逻辑上看,中国共产党强调的政治建设是推进党的自身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左秋明 《前沿》2010,(13):13-16
从中国历史的宏观角度看,中国政治可以划分为三个大的阶段:父权政治阶段、道德政治阶段和准法治政治阶段。这一历史发展脉络体现了中国政治和法治理念的重大演进与发展,是中国和平崛起的政治因素。在世界法制现代化大潮中,中国的和平崛起是在继承与借鉴的基础上实现的,它摈弃了"左"、"右"两极——"左"导致中国的停滞,"右"导致中国的变质,因此是一种中庸之道,中国崛起的秘密也就在此。作者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切入点,分析了60年来中国和平崛起的政治维度即政治和法治理念的演进与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 中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是某个党乃至某个人的爱好或独断;而是在中国特殊历史条件下,中国人民同国内外反动势力长期斗争中形成的无产阶级政治思想体系和制度结构,是中国人民共同利益和公共意志的体现。但是,绝不能由此而认为被中国革命否定了的反动政治思想,会停止向我们进攻;得其反面,只有坚持这些原则,才能制止反动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