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共有是财产的一种不正常之状态,且有悖于物尽其用,共有始终属于一种暂时状态。共有物分割请求权的性质应为形成权而非请求权。分割请求权既基于共有关系而生,故不得罹于消灭时效。共有物之分割,是各共有人间以其应有部分相互移转交换。各共有人应按其应有部分,对于其他共有人因分割而取得之物,负与出卖人相同之瑕疵担保责任。  相似文献   

2.
国内关于共有物分割之诉的性质的认识误区以及立法上的粗陋,造成司法实务中"无所适从"的现实困境。认识共有物分割之诉的本质属性,应当结合实体法请求权基础的共有物分割请求权的性质及共有物分割之诉的具体形态来确定。共有物分割请求权属形成权,对于共有物可否分割发生争执之诉讼形态应为形成诉讼,但缺乏实体法规定的形成要件,实为形式的形成诉讼。共有人对于废止共有关系皆无异议,仅因共有人间不能就分割方法达成协议之情形,应属非讼事件。基于共有物分割之诉的诉讼法理及程序设置方面有悖于通常诉讼之特殊性,应以此完善我国相应的程序设置。  相似文献   

3.
夫妻共有房屋隐名共有人是指夫妻共有的房屋仅登记在一方名下、另一方的姓名未在不动产登记簿及相关证书中显示的婚姻当事人。因法律制度的冲突及受传统观念的影响,隐名共有人大量存在,但对其权利的保护力度却远远不够。由于善意取得制度过度保护第三人,我国法律又未明确家事代理权,给隐名共有人权利保护造成困境。基于此,可以通过完善不动产登记制度以及建立完善的家事代理制度来保护隐名共有人的权利。  相似文献   

4.
一个所有权可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享有,所以有权的这一基本属性确立了共有这种数人同时享有同财产所有权的法律关系。对共有财产进行分割是我国民法研究的一个重要的课题,在对共有制度进行完善补充的时,加强对共有财产分割的立法思考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在全国上下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的热潮中,第十一期<社会主义论坛>与您见面了. 这一期,我们把推进文化建设、增强文化软实力作为特别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6.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就是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全体人民的精神支柱、情感寄托和心灵归宿,是整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财富与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本文对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内涵进行了探讨,并分析了其特征及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论总同共有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总同共有指村、村民小组、乡等社区范围的居民全体为实现其共同利益对属于其集体所有的财产 ,共同为全面支配的权利。总同共有主体对总同共有财产享有管理、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能。总同共有权之实现 ,须依赖相关的权力组织、管理组织、监察组织及其职责分工与制衡机制。  相似文献   

8.
“共有制”的观点是近些年来在所有制问题上的一家之言。作为一种理论上的探讨,有待进一步深入。本文认为,真正理解共有制,实现共有制的理论创新,“多重所有权”概念的确立是关键所在。所有制演变的线索是由私有制、共有制到社会所有制即公有制,共有制的特点是“人人所有,两极合一,相互渗透,立体交叉”。共有制理论的确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优先购买权既非期待权亦非形成权,而是一种具有物权效力的债权。优先购买权的行使在一定情况下要受到权利、同等条件以及期限的限制。同等条件不仅仅是价格条件,还包括付款条件,以及欲转让其份额的共有人提出的影响其利益实现的其他条件。这些条件只要没有明显的不利因素,就可以认为是同等条件,反之具有明显的不利因素,则应认为不具有同等条件。在共有人优先购买权与承租人、典权人的优先购买权发生竞合时,宜认为共有人之优先购买权较为优先。  相似文献   

10.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文化建设的中心任务。核心价值观应有本有源,必须建立在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根基之上。回溯源头,传承命脉,是精神文明建设应始终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应当弘扬中华文化有容乃大的优秀传统,吸纳外域文明精华,创造灿烂的新文化。  相似文献   

11.
校园是育人的净土,是传播先进思想和文化的圣洁之地。要想这片净土不受污染,要想这块圣洁之地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人才,校园就应该成为师生共有的精神家园。有了这一方精神家园。可以使教师有效抵御各种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开启全新的校园文化空间,让学生耳濡目染。激励他们产生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让他们感受学习的乐趣、成长的幸福、生命的意义。这是学校的职责之所在,至高境界之所在。  相似文献   

12.
专利权共有若干问题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专利权共有的产生专利权共有指一项获得专利权的发明创造由两个以上的单位,个人或者单位与个人共同持有或所有。专利权共有既可以依法律直接规定而产生,也可依当事人之间的某种特定关系(如合同、委托、继承、赠与、转让)而产生。大体说来,专利权共有的产生有以下几种情况:(一)两个以上的人共同完成一项发明创造,共同发明人或设计人都是专利权人;(二)两个以上的单位合作研究。共同完成一项发明创造所产生的共有专利权;(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申请人就相同的发明创造同时提出专利申请,经协商后共同申请专利,并成为专利权的…  相似文献   

13.
孙玉国 《工会论坛》2008,14(6):119-120
共有人的优先购买权是当今各国普遍确立的一项民事法律制度,我国的《民法通则》和《物权法》对此也予以规定,但对该权利的法律性质、行使条件及救济方式等均无明确界定,导致理论界众说纷纭,实务界处理不一。本文就共有人的优先购买权的法律特征、行使条件、实现方式作以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这充分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繁荣发展民族文化的强烈历史责任感,更突出强调了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这一伟大任务的重要意义。每位共产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应身体力行,成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模范。  相似文献   

15.
优先购买权作为一项特殊的民商事制度,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从共有人优先购买权的适用范围进行讨论,按照分类将共有人优先购买权分为按份共有人优先购买权、共同共有人优先购买权和准共有人优先购买权,各类共有人优先购买权的适用在不同发生原因下的适用效果。就目前的现状来说,我国亟需对共有人优先购买权的适用范围等内容做出明确具体的规定,以满足司法实践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财产共有权基本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财产共有权基本问题研究杨立新财产共有权,简称为共有权,是物权法的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也是物权法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的问题。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日益发展,物权法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物权法的理论研究上,“左”的思想束缚日渐破除,物权法理论研究日...  相似文献   

17.
在全国上下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的热潮中,第十一期《社会主义论坛》与您见面了。这一期,我们把推进文化建设、增强文化软实力作为特别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18.
我国民事诉讼法将共同诉讼分为必要共同诉讼与普通共同诉讼。在众多属于必要共同诉讼的案件中,共有财产涉讼最为典型。按照我国法律对必要共同诉讼的规定,共同诉讼人必须一同起诉或应诉,法院必须合并审理且作出合一判决。准此,如果不论何种情形,共有财产涉讼均为必要共同诉讼的话,共同诉讼人必须共同起诉或应诉方才当事人适格,恐生起诉不能等问题。有鉴于此,宜按照民法规定,共有财产涉讼时区分共有权与持份权,前者需全体共有人同时起诉或应诉,而后者则许可共有人单独起诉或应诉。  相似文献   

19.
家庭共有财产属于家庭财产中的一个类型,该部分财产的准确认定对于正确解决家庭财产纠纷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而不同的家庭财产有其不同特点,在认定标准上也不尽相同。在实践中,应根据不同财产产权的确认方式来对其进行认定,为正确解决家庭财产纠纷提供可操作性的标准。  相似文献   

20.
中国文化精神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价值底线。中国人文精神作为中国文化精神的核心,通过对人的关注提升文化精神的价值追求,参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中华民族精神作为中国文化精神的优秀内容,通过对文化的整合更新文化传统,引导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的方向。以文化精神为基础,促进人文精神与民族精神的良性互动,不仅是在学理上推进文化研究的需要,亦是在实践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