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闲暇是休闲社会学研究的主要内容。闲暇的稀缺造成了生活的单调和人生意义的缺失,不利于人的生存发展。对闲暇稀缺的忧虑、对闲暇价值的张扬是戴维斯《闲暇》(Leisure)一诗的主题。时间饥渴症是一个典型的现代性问题。相信金钱万能的人必然患上时间饥渴症。诗人在该诗中反复吟诵"没有时间",就是要告诉人们,当时的人已经患上了时间饥渴症,当时的社会已经是病态社会。在当今中国,正确认识"闲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小康》2008,(1):18-19
休闲实际是中国从古代就有的一个观念。"闲"是闲暇,"休"就是利用闲。"休闲"就是怎么样利用好闲暇时间。中国古代自《诗经》开始,关于闲暇时间就有很多的论述。但是,在2002年,当我和于光远老先生,还有其他一些同志一起提出发展我国的休闲产业、休闲经济的时候,也遭到了一些质疑。理由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闲暇生活的现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李庆峰 《青年探索》2003,1(1):24-27
关注大学生的闲暇生活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通过对在校大学生的调查,发现大学生的闲暇时间特别丰富,但是闲暇生活却并不精彩,相反,还存在着一系列令人担忧的问题:闲暇生活质量不高;闲暇活动的时间结构不合理;闲暇生活层次不高;闲暇生活缺乏自觉;闲暇生活的技能比较缺乏;对闲暇生活的环境评价不佳,等等。为此,当务之急,是要在高校中开展闲暇教育  相似文献   

4.
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带来大量的闲暇时间与收入增长,而收入的增长又促使人们消费需求层次向上升级,“有闲”和“有钱”的结合点——闲暇消费必将成为中国未来消费发展的大趋势。在我国人均G D P达到1000美元这个关键性的转折点后,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要按照客观经济社会规律进一步推动和发展闲暇消费。  相似文献   

5.
农村妇女发展与闲暇时间的性别不平等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日常生活领域里的不平等,是社会性别研究不可忽视的重要领域。闲暇时间是一种社会财富和社会资源,是男女两性应该平等拥有与享用的权利和资源。随着农村妇女闲暇时间的增多,闲暇时间已成为影响她们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社会资源。目前在农村,闲暇时间与闲暇生活的性别差异和不平等现象十分明显,其差异不仅是闲暇时间总量的差异,更重要的是闲暇生活质量与闲暇机会、闲暇心态的差异。农村妇女的闲暇时间与闲暇生活质量,已成为制约她们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当代青年有着强烈的参与闲暇生活的愿望,闲暇生活越来越丰富,闲暇生活的选择日益增多、但是也存在不少问题。要培养当代青年形成科学的闲暇价值观和科学的闲暇价值观,养成对闲暇时间的选择能力和自主品质。  相似文献   

7.
闲暇教育及其教育学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能东 《理论月刊》2003,4(10):68-70
闲暇教育不是“在闲暇时间里进行的教育”,也不是仅仅“培养人的闲暇生活技能”的教育。闲暇教育其实是一种教育思想和理念,它是对教育功能的新拓展,是教育实践活动视域的转换,是教育生活方式的新变革。  相似文献   

8.
随着闲暇时代即将到来,图书馆应抓住自身发展的新机遇,本文论述了闲暇文化产生的条件,图书馆在闲暇文化中的积极意义,及图书馆应对的服务策略。  相似文献   

9.
少数民族农民工的闲暇生活对其个人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积极的作用.运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的方法,对桂林市少数民族农民工闲暇生活进行了实地调查和分析.研究发现进城少数民族农民工的闲暇生活在休闲方式上属于消遣型,在休闲供给的渠道上属于自给型,主要表现为闲暇时间不足、闲暇活动单一且消极被动、缺少提高型和社交型活动.建议充分发挥企业和社区组织的作用,保障少数民族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丰富少数民族农民工的闲暇生活.  相似文献   

10.
被称为“闲暇之父”的亚里士多德虽然没有对“闲暇”作直接的界定,但他对闲暇的论述为我们今天把握闲暇与财富、消遣、快乐、德性等的关系以及闲暇的精髓提供了重要的思路和启示:从生活的本体意义来理解,闲暇是人类生活向往的理想状态;闲暇是对人性的完善;求知、理想等是闲暇的应有之义,财富与消费主义则与闲暇并无本质的联系。  相似文献   

11.
高校闲暇教育的缺失及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大学生闲暇时间的增多,高校却出现了闲暇教育缺失的现象,这直接导致大学生的闲暇生活基本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影响了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高校要把大学生的闲暇教育纳入高等教育之中,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开展闲暇教育,以提高大学生的闲暇素质,培养其利用闲暇时间的能力,促进其自由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苏敏  雷洪 《青年探索》2003,(2):7-11
本文以社会化理论为指导,以调查的资料为依据,从大学生主体的主观角度观察其闲暇生活中对心理调节能力的培养。文中考察了大学生闲暇生活中对心理调节的意义认知,心理调节能力的关注,心理调节选择的途径(方式),对闲暇生活予以心理调节能力作用的评价,闲暇生活中进行心理调节的收获体验等;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大学生在闲暇生活中对心理调节能力的主观认知、主观评价、主观效果体验以及实际行为选择等之间的关系,从而发现大学生在闲暇生活中心理调节的主观方面的和谐性、实际行为选择与主观体验评价的一致性。最后,讨论了大学生在闲暇生活中心理调节能力自我培养的特点;大学生心理调节能力自我培养的重要性及培养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条件或环境。  相似文献   

13.
闲暇的空间是理想化的空间,闲暇视域下道德现状是对个体的自由、自为状态追逐下的时代精神和德性特征的真实诠释。闲暇视域下大学生闲暇生活状态却陷入了“乌托邦”式的“闲暇”悖论,指导闲暇德育的伦理层次也呈现混乱,美德伦理丧失了闲暇德育中优先序列,德性成份背弃,降低了大学生闲暇德育实效。解决这一问题要重构德性与闲暇的关联,注重“需求、体验和德性”三个重要范畴,建立起打破这一困境的隔离区,这才是现实出路。  相似文献   

14.
今天,闲暇时间已经成为个人不可缺少的财富,拥有充足的闲暇时间和高质量的闲暇生活是人真正富有的重要标志.闲暇是创造的摇篮,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前提,是社会发展与和谐的内在要求.充分发挥闲暇的价值.有利于调动人的积极性.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如何正确认识闲暇的内涵及其价值.并实现闲暇的价值,是理论界应该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闲暇生活为满足大学生的基本心理需求提供了广阔空间。但大学生闲暇素养的缺乏、现实人际交往的缺失、高校闲暇情境的缺位,阻碍了大学生基本心理需求的实现,构成了大学生闲暇生活的矛盾。将闲暇素养纳入高校德育体系、加强非正式群体建设、优化校园文化建设及开展多样化的团体辅导,能有效化解矛盾,促进大学生闲暇生活的发展,加快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完成。  相似文献   

16.
闲暇是指摆脱了外在刚性约束的一种生活状态,从成本视角看,它具有机会成本与个人成本两个维度。这使闲暇具有丰富的管理意义。年轻经理人员的闲暇管理是实现其管理与人生统一的一个重要方面。把闲暇作为一种管理实务,创新生活方式,有利于开辟年轻经理们科学的闲暇人生。  相似文献   

17.
当今青年人的闲暇活动五彩缤纷,一些前所未有的活动形式,在青年中迅速流行。作者通过青年人喜爱的卡拉OK、跳舞、台球、旅游、电子游戏机、点歌追星、看展览等闲暇活动,提出要全面了解青年,不能不了解当今青年中流行的闲暇活动;培养跨世纪的一代新人,更不能不对青年人喜爱的闲暇活动给以必要的支持和引导。  相似文献   

18.
关于闲暇时间,无产阶级革命导师早有论述。马克思指出:闲暇时间是不被生产劳动吸收而用于娱乐和休息,从而为劳动者的自由活动和发展开辟广阔天地的余暇时间;闲暇时间是劳动者用于消费产品和用于从事自由活动的时间。(《剩余价值理论》第3分册第281—282页) 从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述中可以看出,人们的时间分为劳动时间和闲暇时间,同这种时间相对应的生活活动可以分为劳动生活活动和闲暇生活活动。因此我们可以说,所谓闲暇生活  相似文献   

19.
曹伟 《小康》2013,(1):79
12月8日下午,以"生活方式转变助推城市变革"为主题的2012中国(国际)休闲发展论坛分论坛举行。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闲暇研究中心主任魏翔首先分析了中国人休闲行为模式与未来经济发展。"中国决定幸福感的不是休闲时间,而是收入,是经济发展状况。"他指出,中国比较幸福的地区集中在长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的闲暇时间比较充足,由于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人对闲暇生活片面理解,不能选择积极、健康向上的内容,从而影响了大学生的成才与发展。引导大学生充分合理利用闲暇时间,对于培养大学生的健康身心、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具有重大意义。如何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对闲暇时间的有效支配,是现阶段大学教育需要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