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新东方》2005,(10):19-19
某知名作家去报社办报,结果没几天自己便主动辞职。这并不是说他没有能力写稿子,而是他的确不懂怎样把报纸办得令读者叫好,他自己也感觉比写小说还累。于是,作家继续拿起他的笔写小说。 老板在用人上同样会遇上像作家这样的人才,他们的确  相似文献   

2.
渴望     
就像追星族不敢相信和自己崇拜的偶像握了一次手一样,我不敢相信自己的一生竟能和警服联系在一起。   那一年,省某高校因写作实绩,破格接收我到中文系深造,而我却以十头牛也拉不动的劲儿,头也不回地踏进了那片令许多人神往的芳草地——警官学校。周围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我的决定愚蠢得让人心疼,完全是自找苦吃。我就这样,在一片指责和抱怨声中默默地走着自己选择的路,从此穿上了警服。事实上,我的初衷就是想给自己做一回主,而这初衷却不能不说是因为警服,充满幻想的年龄对警服的那种向往是常人难以理解的。在此之前,我曾不…  相似文献   

3.
秦琴 《人大论坛》2014,(4):27-28
老支书的情怀初见银厂村老支书,不敢相信他快70岁了。常年的劳作给了他硬朗的身板和红润的脸庞,看着就像只有50多岁的人。老支书话不多,一开始见着我,只是笑笑。几天相处下来,熟悉了,  相似文献   

4.
乔太守是我国古代小说中的人物,从小说里走出来后,他就成为了一个历史名人”,直到今天,人们还常常说起他的名字。成就他声名的是他在小说里所判的一个案子。案子的情况是这样的:刘璞与珠姨、裴政与慧娘、孙润与文哥本已订亲,但事有不巧,就在刘璞与珠姨吉期临近时,刘璞却害了一场病,变得人事不省。刘璞这一病让珠姨的母亲孙寡妇犯了难:若允了这门亲事,恐怕“女婿”病重,害了女儿;若不允,又恐“女婿”果真像来人说的那样是小病已愈,误了吉期。思前想后,孙寡妇决定让儿子孙润装扮成女儿嫁过去探个究竟。“新人”嫁到刘家后,刘璞身体仍有些“小…  相似文献   

5.
转眼间,已经几个月过去了。 几个月来,我自始至终都不敢相信斌斌已经离开了我们这个事实。白天,一闲下来没事,我总会听到斌斌那亲热地喊“妈”的声音;一听到有人敲门,我就忙不颠地跑去开门,总以为是斌斌回来了,到了晚上,我几乎夜夜失眠,偶而闭上眼睛,全都是斌斌的影子,有他小时候的模样;有他穿警服的神态;更有他在大街上躺倒在血泊中的惨状……   斌斌,我的孩子,你回来吧,我已经做好了你最爱吃的抓饭、拌面,就等着你回来和爸、妈一块品尝;斌斌,我的孩子,你快回来、快回来吧,你难道忘了,全家人都等着你参加明天的订…  相似文献   

6.
包装时代     
吴明 《当代广西》2008,(12):56-56
八戒来到长安街,忽然看到水果店里新进了一批人参果。招牌上写着:猪八戒吃过的人参果,保你长生不老。八戒心头一热:俺当年食而不知其味,今日一定要细嚼慢咽,好好品尝品尝。他便扑过去抓起一只。这人参果单个儿装在一只透明的塑料盒里.浑身用彩纸包裹起来,头戴红帽,身穿黄袍,四肢分明,有鼻子有眼睛,活脱脱一只金娃娃。  相似文献   

7.
《劳动保障世界》2005,(9):19-20
王小波——个独一无二的名字.一个特立独行的人;在当代中国作家中,从来没有人像他那样获得过数不清的赞誉和追捧,从没有人像他那样被无数青年自愿充当“门下走狗。”他的小说为人们贡献了迄今为止现代汉语小说所能达到的最高的阅读快感,他让人们看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别样的世界,他的杂文以闪光的幽默和智慧向人们提示了另一种人生境界,他让读者看到了一一条通向智慧生活的路途,他孩子般的天真的表情,让人们情不自禁地把赞美和喜爱送给他。他那么真实平常,那么纯粹无争,那么让心怀不轨的写作者相形见绌,他比很多人都更懂得生活的真义和本质。  相似文献   

8.
奇迹的背后     
安和 《时事报告》2010,(11):63-66
8月5日,智利北部圣何塞地区的一个开采黄金和铜的矿井发生坍塌,33名矿工被困,生死不明。由于地质情况复杂,救援工作进展缓慢。时间一天天过去,就在人们已经不抱希望的时候,8月22日深夜,一个钻到地下700米的测深定位仪带出了一个塑料袋,里面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我们全部33人都活着”,让人们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相似文献   

9.
月下少年路     
这是大凉山腹地的一个老城,西昌。前年回去看卫星发射,发现他变了,因为有一个卫星发射基地,扬名四海。有了高速公路,也有了成片的楼房和宽广的街道。楼房和街道让小城变得熟悉了,就像内地所有的城市,像那个顺口溜:”过了一村又一村,村村像城镇;过了一镇又一镇,镇镇像农村。”这是在江苏听到的,有褒也有贬,就像那个口号:”消灭了城  相似文献   

10.
2002年年初,丛越被评为江苏省南通市优秀社区民警,到了而立之年的丛越,才开始品尝到父母当初为他取这个名字的真义:“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他在自己的个人网页上自信地写道:“这是一名中国警察的个人网页,在这里您可以看到年轻警察的风采,在这里您还可以看到中国的未来和希望……”他善于学习:字写得不好,电脑却学得精;他特立独行:机关里待得好好的却主动要求下基层丛越1991年从江苏警校毕业,到丰乐派出所做了一名最普通的片警。1992年,电脑刚刚在小城出现,就立即使他的脑细胞活跃起来:自己的字写…  相似文献   

11.
无论是内地,还是港澳台,甚至是海外,凡是有华人的地方,凡是接触过小说的人,不要问有多少人知道金庸,要问有谁不知道金庸。如今已经八十三岁的金庸看上去还是那么神采奕奕,没有一点暮年之气,这不仅让人想起他在十七岁写的一篇文章《一事能狂便少年》,六十六年的岁月,时光已旧,却精神依然,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小小的传奇。而在中国文学史上,金庸也创造了一个武侠文学的传奇。  相似文献   

12.
“一身是骨,嶙峋,槎桠\亭亭如绿宝石\连一片叶子也不要\栽一株于阳台\谁都说像我的一首诗。”这是皖籍台湾著名诗人大荒刚刚出版的诗集《剪取富春半江水》中一首题为《绿珊瑚》的诗。他将绿珊瑚比作他的诗,而他此集的诗也确像这株绿珊瑚“一身是骨”。大荒,原名伍鸣皋,安徽无为人,1930年1月2日出生,曾就读芜湖中学,到台湾后,毕业于台湾师大国文科,任国民中学教师,1951年开始写作,参与“创世纪”诗社的筹建,创办《现代文艺》杂志。小说有《有影子的人》等,写普通人性,流露出反战情绪,是台湾党禁时代最早反省战争本质的力…  相似文献   

13.
悲情诗歌     
诗歌在当今是个尴尬的话题,即使在文学范畴内,它也是个最可怜的孩子。小说终究是个故事,编得好可以誉满全球,比如《哈里波特》;散文可以屈就于名人膝下,成为其传记的载体;就连文学评论也有热闹可凑,要想使某个用身体写作的男人或女人“让地球人都知道”当然非它莫属。惟有诗歌,爸爸不亲,妈妈不爱,像我的童年,令人思之落泪。很不幸,我爱诗,它的断行、节奏、韵律以及回旋于其中的况味让我迷恋,但作为一个写作者,我写小说,写散文甚至文学评论,惟有诗歌少有发表,究其原因,还是因为爱,与其写出来使它遭冷落、白眼,还不如任…  相似文献   

14.
格子人生     
《乡音》2007,(8)
刚学写字的孩子问我,为什么字非得写在格子里。我说那是为了让你的字写得规矩,写到格外就不好看了。说完这话,再仔细一想,人生不也就像这写字,一笔一画都必须写在格子里吗?  相似文献   

15.
刘德吕觉得奇怪,半年来,自己似乎变了许多,对一些人有了更多的挂念,或者说,他经常处于一种回忆的状态中,这些人就活跃在他的记忆里,像50多年前那样年轻、飞扬。尽管他依然像退休后多年养成的习惯那样,周二去省老年大学上山水绘画课,周五去《四川公安报》搞校对,平时就看书阅读,写一点文章,但变化肯定是有的,变化就在他的内心。半年前,他去了一趟重庆,见到了20几位像他这样大龄甚至更老一些的人,他们是初中同学,因为校庆而聚在一起。1947年,他们毕业的时候,是有一百多人的,密密麻麻挤满了一张毕业照。时光的流水…  相似文献   

16.
正"没有人再像我们以前那样给贵族交差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房子、有工作、有工资,小孩都在上学,工作之余男人们聚会喝酒,自由自在。我惊呆了,怎么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初次见到多吉次旦是在拉萨德吉南路的林廓转经路上,这是一位非常和蔼的老人,近一米八的身高,两鬓斑白。84岁的他腿脚有些不灵便了,但仍然坚持每天转经。转累了就坐公交回去,"有老年证,坐公交车都免费"。  相似文献   

17.
开心乐园     
一位年轻人想成为一名歌星,未能如愿,他就又想当作家。为此,他苦熬三天三夜写了一篇小说投寄到一家有名的杂志社,投稿信是这样写的:“哈罗,朋友们好!我叫XX,来自XX,很高兴认识你们,在这里,我为大家献上一篇我自己创作的小说,题目是《XX》,请给点掌声鼓励好不好?谢谢。对了,要是哪位朋友有足够的勇气,请帮我修改一下,谢谢!”很快,年轻人的稿件被退回来了,编辑的回信只有一个字:“嘘!”有一对夫妇从结婚的第一天起就开始闹别扭。时间一长,女的认为这样过下去也没什么意思,就向法院提出离婚。男的说啥也不同意。又…  相似文献   

18.
从20多岁到50岁,万方写了不少东西,长篇小说有《明明白白》、《幸福派》,中篇小说有《和天使一起飞翔》、《空镜子》,她还将其父曹禺先生的话剧《日出》、《原野》改编成电影、歌剧。她得过不少奖,也获过很多荣誉。这些日子,在北京电视台热播的电视连续剧《空镜子》再次照亮了万方。万方说,一句话会点燃一个灵感,一个灵感会成长为一部小说,一部小说能回答自己的疑问。万方是曹禺先生的女儿,因此她比别人更早就接触到舞台,接触到书本。曹禺先生曾说:在他的女儿当中,万方是比较像他的一个。所以万方成了一个写东西的人。  相似文献   

19.
鲁迅小说中“看客”形象的文化底蕴廖超慧鲁迅说他的杂文创作是“砭锢弊常取类型”。①他的小说创作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以往大多数论者都将(呐喊)/仿惶)归纳为“主要描写了农民和知识分子两大类型的人物”。其实,在鲁迅的这两部小说集中,不仅有专写“看客”的篇什,...  相似文献   

20.
故居 一踏进边城凤凰,沈从文先生就在我的脑海里占有难抹的位置,心里想着:一个湘西小城的树权上结了一颗孤独的苦果,让崇敬他的人不断地品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