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真玉 《学理论》2011,(32):73-74
廉租房制度是解决最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的主要方式。合理选择廉租房配租方式对于廉租房制度的有效实施和健康发展都有重要作用。廉租房配租方式主要有实物配租方式和货币补贴方式两种。  相似文献   

2.
廉租住房制度是国家对住房困难的低收入家庭实施的一种社会救助,是深化住房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社会保障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该项制度通过租赁补贴、实物配租和租金核减等多种方式,提高保障对象的住房支付能力和改善低收入家庭居住条件。近年来,为了进一步改善民生,实现住有所居,中央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完善廉租住房保障制度的政策措施,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仍然存在一些需要探讨的问题,需进一步完善和改进。  相似文献   

3.
廉租住房保障之实物配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政府住房保障基础的廉租住房保障制度,在运行过程中存在房源短缺、资金不足、保障方式不尽合理、管理机制不够健全、保障对象退出难等问题,这就难以充分发挥该制度的住房保障作用。为切实改善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群体的居住条件,迫切需要加大有关实物配租的法律调控力度,以消解困境,推进廉租住房保障制度的顺利进展。  相似文献   

4.
廉租房:货币化补贴方式更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伟 《团结》2007,(2):38-39
廉租房是指政府以租金补贴或实物配租的方式,向符合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且住房困难的家庭提供的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住房。当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居民收入差距增大,流动人口增加,居民的住房问题越来越突出,  相似文献   

5.
《党政论坛》2011,(16):56-57
美国:实物与货币补贴相结合模式 实物补贴。一是公共住房,指政府房屋署拨款建设并直接管理的房屋。这种房屋主要用于出租,其租金标准根据家庭收入而定,一般为家庭收入的1/3。二是廉租公屋,指政府为低收入偏上家庭提供租住的公有住房。其家庭年收入限制标准相对较高,如一家一口为28150美元,两口为32150美元,一般租金标准要超过家庭收入的1/3。  相似文献   

6.
美国:实物与货币补贴相结合模式实物补贴。一是公共住房,指政府房屋署拨款建设并直接管理的房屋。这种房屋主要用于出租,其租金标准根据家庭收入而定,一般为家庭收入的1/3。二是廉租公屋,指政府  相似文献   

7.
廉租房制度与住房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恒聚 《学理论》2008,(10):57-60
廉租住房制度是社会保障体系中非常重要的内容。我国建立和完善廉租住房制度,解决最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议。研究对比国外廉租住房制度的经验,总结我国的廉租住房供应体系.建立健全中国廉租住房制度.发挥廉租住房的廉租效用。建立起保障性的住房机制,是深化住房制度改革.解决社会公平问题,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1.住房保障的方式问题。该问题就是住房保障究竟应为住房实物保障,还是货币补贴保障,也就是俗语中的“补人头,还是补砖头”的问题。就目前我国住房保障之实践展开分析,这两种方式都存在。保障力度较大之地方政府,一般偏向于实物保障形式,即让渡土地出让金于中低收入家庭,  相似文献   

9.
现行的政府建设分配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的住房保障制度存在许多问题和内在缺陷,应当改革.方向是政府不再出地出钱出力直接建设分配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转而用这些资源建立安居基金,以货币形式及时、普遍、直接地补贴低收入住房困难者,提高他们的住房消费能力,并进行动态调整.政府通过各种杠杆调节住房市场供给结构,使低收入住房困难者都能在市场上立即自主选择相应的住房,或租或购,达到效用最大化.  相似文献   

10.
建立公正有效的保障性住房制度,是对政府执行能力的全面考验住房保障制度,既可以体现"居者有其住"的政府公共职能,又可以将住房基本需求和改善性、投资性需求进行区分,以进行更有效的房地产调控,可谓一石二鸟。而如何在这一过程中发挥好政府职能,成都市的做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覆盖中低收入以下家庭成都市政府从1999年开始启动廉租住房工作,到2004年实现了廉租住房租  相似文献   

11.
居民购房三种主要选择问卷中设计了:“如果停止无偿分配住房,实行先售后租,新房新租,变无偿分房为补贴购房。面临这一切,对于住房,您家有何打算?”调查结果显示:368%的居民家庭准备购房。在已购房的30.5%家庭中有708%的家庭表示还要买房;被访家...  相似文献   

12.
王军 《瞭望》2006,(41)
“北京住房建设规划”(2006年—2010年)日前公示并征求意见。在中央相继出台房地产调控政策之后,首都城市的这项住房建设规划,将住房保障体系的建设作为重点,诸多表述颇具新意。在现行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商品住房三个层次构成的住房供应体系中,由于廉租房供应有限,经济适用住房只售不租,导致相当一部分人既买不起房,又不够住廉租房的资格,成了政策的“夹心层”。  相似文献   

13.
张有和  王天旺 《学理论》2011,(24):79-80
廉租住房作为住房供应体系特别是保障性住房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良好的运行状况不仅可以解决城镇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问题,改善这些家庭的居住条件,而且更重要的是通过提高廉租住房在住房供应体系和保障性住房中的比重,形成比较合理的住房供应体系,要从规划、标准、对象、资金、房源、管理等方面加强完善改革。  相似文献   

14.
1998年7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指出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工作的目标是停止住房实物分配,逐步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以及建立和完善以经济适用住房为主的多层次城镇住房供应体系,即高收入家庭购买、租赁市场价商品房,中低收入家庭购买微利价的经济适用房,最低收入家庭租赁政府或单位提供的廉价房。  相似文献   

15.
眼下,租赁消费方式已步人人们的日常生活,被越来越多的人年接受。小至鲜花盆景、儿童用品、健身器材,大到家具、家电、汽车、住房,人们无需一次性投资购买,而可以通过租赁获得使用权,满足享受尝鲜、短期需求、方便洒脱的现代消费口味。最新的世界租赁年报称,中国是世界上潜在的最大的租赁市场为外资银行、跨国公司广泛看好。西门子、大众、惠普、IBM等跨国公司开始抢滩中国租赁市场。因此,中国理应充分利用天时地利,加快现代租赁业的发展。租赁是一种所有权和使用权相分离的营销方式,西方人的消费哲学是"能租就租,不能租才买"…  相似文献   

16.
新中国60年城镇住房保障发展的历程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洁 《理论导刊》2012,(2):29-32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镇住房保障制度的发展历程是曲折的,以改革作为转折点,大体可分为传统住房保障阶段和住房保障的改革与发展阶段。中间经历了低租金、实物配给式、具有福利性质的住房分配制度,到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后的补贴出售、优惠出售、提租补贴、公积金制度与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建设等的演变过程。回顾60年来我国城镇住房保障的发展历程,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对于我们更好地解决住房问题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7.
《瞭望》2001,(13)
两年来,有关发展廉租屋的问题,出现过一些争论,碰到一些问题,值得对如何建立廉租屋体系作进一步思考。 ●关于廉租屋是否走“回头路”的争论。   一种意见是,按 23号文的规定,廉租屋仍要采取公房低租金的办法,这是一种必须的过渡措施。另一种意见是,按 23号文提出的房改指导思想,廉租屋应该走住房商品化的道路,不应走住房实物分配的回头路。 ●关于廉租屋性质的争论。   一种意见是,廉租屋属于社会保障为主的性质,是政府行为。因而,不宜提出单位建设廉租屋的要求。事实上,至今也没有单位出资新建廉租屋的。另一种意见是…  相似文献   

18.
陈淮 《瞭望》2000,(50)
住房消费贷款是启动住房消费,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重要政策环节。 1999年 9月,中国人民银行出台的延长房贷期限、降低房贷利率等政策措施对推动房贷发展起到了较为明显的积极作用。北京建行在这项政策出台前的房贷余额仅为 25亿元,政策出台后至 1999年底,房贷余额快速增长至 56亿元。增速比较明显。但即或如此,目前已发放的房贷规模与商品房可供量、与实际住房资源相比仍远不成比例,住房金融在各类信贷中所占比重仍仅占两个百分点。也就是说目前房贷尚未在启动消费、活跃住房市场、促进住房商品化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扩大信贷资…  相似文献   

19.
天津市于1992年实施住房公积金制度,是继上海之后在全国第二个实施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城市。20年来,天津市住房公积金制度保持了平稳健康发展,截至2012年5月,全市累计住房公积金达1303.7亿元,职工因住房消费等原因提取685.5亿元,余额618.2亿元;累计向54.1万户职工家庭发放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1082.2亿元,贷款余额514.8亿元,住房公积金个人贷款余额占全市个人住房贷款余额的比例接近1/3.在帮助职工解决住房问题上发挥了积极作用。近年来.随着资金规模的快速增长.各地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和监管部门都十分重视住房公积金风险管理工作。本文试图从管理机构的角度分析住房公积金管理面临的主要风险.并提出建立风险防范机制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到 2000年底,在全国范围内彻底截断住房实物分配;进入 2001年将全部启动住房新制度。 ▲在提出实施住房分配货币化方案两年以后,还有一部分城市没有出台方案,有些出台了方案的城市还有些单位补贴资金没有到位;城市居民中,企事业单位职工占 80%,目前企事业单位货币化分配方案出台的还很少,表面原因是经济承受能力不足,更主要的原因是认识不足。 ▲在推行经济适用住房的进程中碰到了许多困难,主要问题是三个失控 (供应对象失控、户型面积失控及房价失控 )和两个利益冲突 (城市政府减少收入和开发商减少利润 )。 ▲在我国房改要建立的各项新体系中,住房市场必将逐步成为“重头戏”。 ▲我国房改破除旧体制的任务已基本完成,建立新制度的任务已全面铺开,其中将碰到许多深层次的问题。完全建成新的住房制度,需要花 20年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