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劳动合同法(草案)》向社会全文公布征求意见后,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立即收到大量反馈。许多农民工结合自己的打工经历,就修改和完善《劳动合同法(草案)》提出意见和建议。其中最大的希望是《劳动合同法》能够将“同工同酬”等保护性措施写入法律。市场机制转型过程中,城乡二  相似文献   

2.
6月29日,备受社会关注的《劳动合同法》,历经4次审议并大幅修改后,经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8次会议表决,以145票赞成,一个未按表决器高票通过,并将于2008年1月1日正式实施。一个月接到约20万条意见,《劳动合同法》被称为“历届人大常委会法律草案征求意见中提出意见最多的一次”。  相似文献   

3.
《劳动合同法》与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护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关怀 《法学杂志》2006,27(5):6-9
经过数年的起草和拟定工作,《劳动合同法(草案)》已于2006年3月20日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公布,向全国征集意见,本文围绕《劳动合同法》一些重要问题,如《劳动合同法》在劳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及立法宗旨、进一步完善《劳动合同法(草案)》的建议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新闻背景 3月2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草案)》,并面向社会各界广泛征求意见。  相似文献   

5.
对每一个劳动者来说,一部稳定劳动关系、规范劳动合同的法律,对于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至关重要,劳动合同法的制定出台也因此引起了老百姓和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今年3月20日,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会议的决定,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全文公布劳动合同法草案,向社会各界广泛征求意见。一石激起千层浪,草案公布短短一周就收到意见4769件,截至4月20日征求意见结束,各地人民群众通过网络、报刊等媒体和来信等方式,共提出意见19万多件,创历届人大常委会法律草案征求意见数之最。  相似文献   

6.
我国劳动合同立法应正确处理三大关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立法正酣,《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草案)》(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草案)》已经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一次,并向社会公布征求全民意见,有望在短期内获得通过。《劳动合同法》是劳动法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相对于劳动基准法和集体合同法,其处于基础或基石立法的地位,它既是资本与劳动力的联姻结合机  相似文献   

7.
刑诉法的规定关乎公权力配置与私权利保障,因此关注刑诉法修改,就是关注公民自身。事实证明确实如此。2011年9月,刑诉法修正案草案向全社会征求意见,引发了社会大讨论。除了网站的意见外,社会各界人士特别是法律界寄送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的意见也很多。一个月后,全国人大法律草案征求意见系统共征集到78万条建议。反响强烈。  相似文献   

8.
新劳资时代     
2007年6月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高票通过《劳动合同法》,国家主席胡锦涛签署主席令予以公布,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这部因“历届人大常委会法律草案征求意见中提出意见最多的一次”而被称道的劳动合同法,其内容牵涉到每位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切身利益,因此被称为“10年来最重要的劳动法规”,也是继《物权法》之后与老百姓权益密切相关并使劳动者利益得到更加有力保障的又一部法律。  相似文献   

9.
张世诚 《中国法律》2007,(4):21-23,77-81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2005年12月,国务院将《劳动合同法(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初审后,委员长会议决定,将草案全文公布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在一个月期间,共收到近二十万条左右的意见。  相似文献   

10.
劳动法的国家观——劳动合同立法争鸣的深层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草案)》(以下简称《草案》)的基本思路,笔者曾将其概括为:对企业实行宽进严出,对员工实行宽进宽出,对劳动管理溶人员工主导,对劳动关系实行行政干预。这一思路目前正在变化,但作为“公开征求意见稿”影响甚广。本文试图探索这一思路背后的国家观。  相似文献   

11.
劳动关系是目前一种重要的社会关系,而《劳动合同法》正是调整这一关系的重要法律之一。因而《劳动合同法(草案)》一经公布即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上海美商会作为美国在华企业的代表也发表了对草案的意见。本文结合相关的劳动法律理论,对上海美商会关于事实劳关系的意见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吕冰 《法人》2007,(5):40-41
恰值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向各地人民群众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草案)》征求意见以及正在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草案)》予以通过之际,先是广州媒体披露了麦当劳、肯得鸡等国际连锁餐饮企业违法用工的消息而引发“工资门”事件。接着,全国各大城市的劳动保障部  相似文献   

13.
问清泓 《行政与法》2007,(6):99-101
《劳动合同法》(草案)虽然没有直接将农民工纳入范畴,但是农民工是劳动者之一,理应受劳动合同法的调整,农民工是《劳动合同法》的法律主体之一。《草案》第一次将包工头作为用人单位纳入劳动法的范畴,对确定劳动者特别是农民工与包工头的劳动关系意义重大,对农民工向包工头讨要工资提供了法律依据。《草案》已经将事实劳动关系直接纳入了劳动合同法的范畴,这对保护广大农民工的劳动权益意义深远。《草案》对恶意欠薪行为,规定了惩罚赔偿制度,有利于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但惩罚赔偿的力度不大,应当加大倍数。  相似文献   

14.
在曾一度引起激烈争议的《劳动合同法》实施半年后,作为其补充与细化的实施细则《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草案)》终于在千呼万唤后出台了,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在其45个条款中,涉及了诸如"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经济补偿与赔偿金的关系等敏感问题,并对就劳动合同法中较模糊或较分散的规定进行了具体化。本文立足于目前争议较大的几大条款,对该草案进行评析,并就其存在的立法盲区提出一定见解,以探讨该草案的优缺。  相似文献   

15.
王琳 《江淮法治》2008,(13):48-49
5月9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全文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草案)》(以下简称《草案》),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草案》共有45条,主要就《劳动合同法》贯彻实施中有关无固定期限合同、经济补偿与赔偿金的关系、劳务派遣等方面的问题作了规定。其中,14种可解除无固定期限合同情形的规定受到各界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16.
关怀 《中国法律》2007,(1):26-28,89-92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起草工作历经数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於2005年12月24日对草案进行了第一次审议。于2006年3月30日向全国公布草案,广泛徵求意见.最近全国人大常委会又于2006年12月24日对修订后的《劳动合同法(草案)》进行第二次审议。《劳动合同法》这一关系到每一位劳动者切身利益的法律的制订成为中国立法工作中的热点之一,现仅就《劳动合同法》的制订谈谈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本文针对《劳动合同法(草案)》中对竞业限制协议的若干规定,择取竞业限制期限、经济补偿费以及劳动者违约的责任形式三个方面对草案予以分析、评价,并提出了完善的意见。  相似文献   

18.
各位代表: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草案)》已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和人大常委会法制委员会审议、修改,并经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讨论通过。现在我受人大常委会法制委员会委托对这个法律草案作一个简要的说明,请审议。  相似文献   

19.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四)(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第七条规定:"劳动合同法施行后,用人单位制定、修改或者决定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未经劳动合同法第四条规定的民主程序,不能作为人民法院  相似文献   

20.
我们都是劳动者!这也许可以成为《劳动合同法》(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中收到约20万件修改意见的但书。一部法律的制定得到社会如此普遍的关注.使得劳动和资本双方展开如此激烈的公开博奕,这在改革开放30年中十分罕见。有人说,《劳动合同法》是资本的灾难,是劳动的福音。其实,在中国的改革开放中,劳动在增强国力的同时,为资本带来了超额利润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资本让渡出一些超额利润与劳动者分享,应当成为化解社会不公,劳资和谐发展的应有之义。所以,《劳动合同法》的实施,是对劳资双方地位长期不平衡的矫正。也有人担心矫枉过正,担心“铁饭碗”死灰复燃,使企业缺乏市场竞争力。但是,任何法律都没有十二分的完善,只是不同群体之间利益的权衡。在《劳动合同法》实施之际,本刊邀请立法官员、工会代表、学者和律师从不同角度对这部法律进行解读,希望能将《劳动合同法》的全景显现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