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006年以来,在宁南山区的原州区、同心县、西吉县、海原县等县(区)的偏远农村,建设干部"三同"教育培训基地,让中青年干部参加"三同"实践锻炼。宁南山区干部"三同"教育培训基地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广大干部接受了深刻教育;人民群众得到了实惠;当地经济社会得到了发展。当前,在全区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有关规定,广泛开展机关干部"下基层、解民忧、帮发展、促和谐"活动的关键时期,进一步在宁南山区加快建设干部"三同"教育培训基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共产党人》2012,(10):4-5
正固原市原州区发展和改革局作为地方政府综合经济管理部门,紧扣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主线,围绕固原市经济发展战略转型,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以"建设宁南山区统筹城乡示范区、产业聚集核心区、  相似文献   

3.
杨忠勤 《共产党人》2005,(18):14-16
固原市原州区地处宁南山区,属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区)之一。全区总人口48.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占81.7%。改革开放以来,原州区的经济、社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发展的步伐仍然十分缓慢。2004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15.4亿元,地方财政收入247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520元,  相似文献   

4.
《共产党人》2011,(23):1-2
<正>2010年以来,原州区紧紧围绕建设宁南山区高效节水灌溉现代农业示范县(区)目标,坚持走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路子,大力发展马铃薯种薯繁育、蔬菜、枸杞等高效作物为主的现代节水农业,全区节水灌溉面积迅速发展到13万亩,占灌溉总面积的66.3%,  相似文献   

5.
杨锦明 《共产党人》2006,(13):41-42
西吉是宁夏农业人口第一大县,是国家和自治区扶贫开发重点县。要走出一条适合西吉特点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路子,着力打造宁南山区经济强县,必须创新思路,始终主抓“一个中心”,突出“四个重点”,努力向宁南山区经济强县迈进。主抓“一个中心”:始终主抓农村发展这一中心。按  相似文献   

6.
《共产党人》2011,(24):37-38
按照自治区生态移民规划",十二五"原州区总共移民1.5万户6.2万人,其中县内移民5983户24377人,占移民总户数39.4%,是自治区移民任务最多的县(区)。2011年,原州区移民4706户17443人,占"十二五"总任务30.9%,其中县内移民1910户  相似文献   

7.
吴世彩 《共产党人》2007,(21):35-36
2007年以来,固原市原州区委、政府认真贯彻宁夏第十次党代会和第三次固原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重新审视区情,创新发展理论,提出了以把原州区打造成"人类生存精神的高地、宁南干事创业的热土"为目标、把握三个原则、创建五大基地的"135"跨越式发展新思路,使原州区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董思文  马日红 《共产党人》2005,(20):F0004-F0004
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由自治区党委、政府为提高南部山区人口素质、加快贫困地区经济发展而创办的一所全日制寄宿高中。是教育厅直属的一所高级中学。2003年8月份,学校正式面向宁南山区八县和各移民吊庄区招收第一批学生。2004年被自治区政府授予“校务公开先进单位”;同年被评为“全区校本培训先进集体”,被自治区教育厅确定为“课程改革样本学校”。最近。又被确定为“全区一级示范重点高中”。  相似文献   

9.
正家乡的冬日色彩单调而又寒气袭人。乘坐着急速前行的车辆,观看着满目苍凉的景致,隆冬十月,前往宁南山区采访的宁夏党刊一行几人,无不感叹这大自然赐予的辽阔荒凉——它透露着多么厚重豪放淳朴的气质啊!是的,荒凉不可怕,荒凉也是资源,就有人说要出卖荒凉,并在出卖荒凉中受益匪浅呢。原州区是我们将要采访的第一站,那也是宁夏"苦甲天下"生态环境中的一角,生活在"一曲绕山梁、闻声不见人""滴水贵如油、逢雨如过年"的干旱荒芜中,生态移民后人们生活如何?现在是否已沧海桑田了呢?  相似文献   

10.
宁南山区的生态环境退化,主要是近代以来人为破坏造成的。人口增长越快,环境退化越迅速。要充分认识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只有把退耕还林与控制人口相结合,才能使宁南山区的生态建设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11.
在西部大开发中,加快宁南山区生态建设具有重大意义。认真总结宁南山区长期以来生态建设的经验和教训,科学选择宁南山区生态建设的模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本文在详细深入调查研究基础上,从五个方面作了阐述,即宁南山区生态建设与思维方式的转变、宁南山区生态建设与人口数量的控制及人口质量的提高、宁南山区生态建设与物质技术途径的选择、宁南山区生态建设与相关产业的开发、宁南山区生态建设与保障体系的建立,为处理好宁南山区生态建设中方方面面的矛盾,走出一条生态建设新路子,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固原市原州区三营镇团结村,是2008年固原市按照自治区实施的中部干旱带县内生态移民规划,利用南城拐子生态移民暨危房危窑改造项目一期工程建设的移民新村。移民主要来自原州区炭山、寨科、官厅、河川、张易等9个乡镇的干旱片带和地质灾害区。目前该村已安置移民809户3699人,其中2011年安置移民306户1193人,  相似文献   

13.
郑宜成 《共产党人》2007,(17):40-40
原州区提出要"把原州区打造成人类生存的高地、西部干事创业的热土",这一新思路的提出,既体现了原州区干部群众的创新精神,又体现了原州区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苦干精  相似文献   

14.
正固原市原州区地处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是典型的黄土丘陵沟壑生态脆弱区,植树造林工作一直以来是原州区委、区政府的重点工作。近年来,为了保证重点工程有效实施,原州区每年开展春秋两次义务植树,机关干部职工全员参与义务植树劳动,义务植树面积达到30余万亩。引导乡镇和村组义务绿化村道600公里,极大地推动了全民绿化观念的形成。原州区所属3个乡镇被自治区评为环境生态优美乡镇,2个行政村跻  相似文献   

15.
吴彬海 《共产党人》2013,(20):32-34
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关键是农民素质转变,核心是培养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前不久,借到固原市原州区炭山乡石湾村参加"三同"实践锻炼的机会,对培养新型农民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和思考。一、山区培养新型农民面临的突出问题从调查来看,随着国家和自治区对山区农业扶持力度的加大,资本、技术等现代生产要素不断进入农业领域,农业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集约化水平不断提高,但作为生产关键要素之一的农业劳动力素质明显不适应这种形势变化。  相似文献   

16.
马兴 《共产党人》2004,(13):27-28
对宁南山区来说,大力发展劳务经济不仅有利于广大群众增收致富,更有利于宁南山区早日走出一条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7.
<正>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宁南山区经济社会发展,提出"要大力发展山城经济,形成南部山区与沿黄城市带良性互动、统筹发展的新局面"。西吉县是国家确定的贫困县,也是全区新一轮扶贫开发的主战场,生态移民的主阵地。立足西吉实际,实施好产业兴县、工业富县、开放活县、教育强县、环境立县五大战略是发展山城经济的必然选择。实施产业兴县战略是发展山城经  相似文献   

18.
《共产党人》2020,(6):52-53
3月4日,自治区人民政府第58次常务会会议研究决定,批准同心县、原州区、海原县3个国家贫困县和红寺堡区1个自治区贫困县退出贫困县序列。为了总结经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前目标,本期在“脱贫攻坚”栏目刊登红寺堡区、原州区脱贫攻坚的做法,供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学习参考。  相似文献   

19.
水是万物生存之源,如何开发利用好水资源已成为社会性问题,对于地处大西北的宁夏南部山区来说,显得尤为重要。要想解决山区特困问题,首要的问题就是要利用有限的水资源,搞好节水灌溉,解决干旱地区人畜饮水和靠天吃饭的问题,也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在宁南山区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姚伯平 《共产党人》2004,(22):39-40
小杂粮是宁南山区的传统优势作物。以豌豆、蚕豆、扁豆、荞麦、莜麦、糜子、谷子等为主的小杂粮在宁南山区种植历史悠久,农民种植小杂粮经验丰富,常年种植面积150万亩左右,是西北地区小杂粮的主要产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