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力 《共产党人》2008,(16):23-23
选人用人公信度,既是党员干部群众对于部选任工作结果的认可度,又是对于部选任工作过程的认可度,是衡量干部选任工作水平的一项综合性指标。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关键要坚持走群众路线,切实扩大干部选任工作中的民主,真正把党员干部群众的“四权”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2.
公信度体现群众对党选人用人的公认和信任程度。高职院校是知识群体密集的地方,提高公信度有利于高职院校的科学发展和民主管理。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扩大选任干部的公开民主,引导干部合理流动,完善考核监督是高职院校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魏建中 《学习月刊》2010,(20):110-110
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是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重要基础环节.也是把好选人用人质量关的第一道关口,直接影响到选人用人的公信度。武汉市武昌区委为了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扩大干部工作民主,规范干部选任提名制度,增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公信力和透明度.采取“三推一考”(领导推荐、群众推荐、党组织推荐和组织考察)的方式选拔了一批区管干部,在完善干部选任提名机制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基层动态     
《共产党人》2011,(20):35-36
大武口区——群众全程监督选干部今年8月份以来,大武口区为扩大干部选任民主,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首次采用"四推五评一票决"干部选拔任用新机制,使干部选拔任用全过程置于群众监督之下,真正赋予干部群众对选拔工作的知情参与、选择监督的权利。新的干部公选机制通过个人推荐、区级分管领导推荐、单位党组织  相似文献   

5.
《实践》2014,(7)
<正>"唯票、唯分、唯GDP和唯年龄"问题,是长期困扰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现实问题,影响选人用人的公信度,也关系着干部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我们要从提高选任民主质量、完善干部选拔机制、健全干部考核评价体系、优化干部队伍年龄结构等方面入手,建立"四位一体"选人用人机制,着力破解"四唯"难题。提高干部工作民主质量,解决"唯票"问题。破解"唯票"的问题,必须严把"四关"。一是民主推荐关。要改进民主推荐、测评方式和程序,增强民意表达的真实性,提高选人的公信度。二  相似文献   

6.
初始提名是干部选任的初始程序和首要环节,是选人用人的基础工作,也是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关键所在。近年来,敦煌市不断改革创新初始提名方法,规范初始提名程序,提高了干部选任工作的公信度。落实"四权"在拓展提名主体上体现公信度在干部选任工作中,敦煌市逐步建立起了组织推荐提名、个人推荐提名和公选推荐提名"三种模式"及党组  相似文献   

7.
切实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七大对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提出了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新要求,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人民群众政治参与权利的高度尊重,进一步明确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扩大民主的基本方向.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端正用人导向、扩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完善选人用人机制、加大干部工作监督力度,切实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  相似文献   

8.
选人用人问题,是组织工作的核心,也是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问题。今年以来,四川着眼进一步提升选人用人公信度,集中推出了六项制度性举措,形成了从干部初始提名到监督管理较为闭合、民主开放的干部选任机制,极大地推动了选人用人公信度系统工程建设。  相似文献   

9.
马文娟 《共产党人》2008,(16):24-25
一、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核心在于扩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 公信度就是公众认同、群众信任的程度,要求我们在干部选拔中切实贯彻群众公认原则,不断扩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一是扩大干部提名环节的民主。探索制定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办法,对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的基本原则以及提名的条件、范围、方式、程序、责任等作出规范,防止暗箱操作和“程序空转”,确保提名人选得到群众公认。要积极尝试全委会成员个人署名推荐和全委会集体民主推荐提名制度,做到重要干部由党委全委会全体成员进行推荐提名,  相似文献   

10.
按照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原则选拔干部,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这是我们搞好干部工作必须长期遵循的重要指导方针。多年来,天津师范大学党委不断探索实践,通过扩大民主、深化改革、完善机制,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积极推进干部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和制度化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