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哈贝马斯"后民族政治"可行性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哈贝马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提出了独具特色的后民族政治。为了捍卫后民族政治,他至少提出了三个依据。对这些依据的论证没有能够证明民族国家的框架过时了,也没有证明应对国际国内情况的变化、维护公民的权利和民主一定要走向后民族政治。在全球化和地区一体化的背景下,我们不能否认他的后民族政治既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又具有其规范性价值意义,但是,我们现在依然处于民族国家时代,后民族政治的时代能否到来仍是个未知数。  相似文献   

2.
美军虐待伊拉克战俘事件曝光后,世界震惊,人称之为"虐囚门".自从美国"水门事件"之后,世界公众舆论给这个"门"字赋予了一个特殊的含义,专门指政府高层的"政治丑闻".当年尼克松的"水门事件"只不过涉及共和、民主两党的争斗,而现今,布什遭遇到的"门"则要广远得多,并且涉及到世界注目的伊拉克战争.布什尚未摆脱"情报门"的干系,现在又进入了"虐囚门".重门复重门.布什能否走得出来,我们还要等着看.  相似文献   

3.
一场围绕社会福利和竞争力关系的辩论在持续了一年后,将德国代议制民主所包含的"代理"政治以及充满理性辩论的公共交往方式发挥到了极致。  相似文献   

4.
"郁金香革命"与后苏联空间的混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2003年开始,一场波涛汹涌的“颜色革命”席卷了独联体的薄弱地区,造成了后苏联空间的局势突变。从格鲁吉亚的“玫瑰革命”到乌克兰的“橙色革命”,再到吉尔吉斯斯坦的“郁金香革命”,“颜色革命”中反对派借众“逼宫”的幕后,似乎都隐现着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人的身影。西方,特别是美国力促“颜色革命”的发生,其意欲何为?2005年3月24日俄《真理》网站(www.pravda.info)刊载了安东·苏里科夫的文章———《“郁金香革命”与后苏联空间的混乱》,该文章从地缘政治的角度对此进行了分析。文章主要内容如下。华盛顿在伊拉克的行动不断受挫,这迫使…  相似文献   

5.
我的俄国朋友萨沙,在西伯利亚的十月城开了一家小有规模的东方"古姆"(百货商店),专营中国服装和妇儿用品.他每次到绥芬河来进货,差不多都要向我了解近期的中国市场行情,听了我的介绍后,再到各大商厦去选购最新款式的服装和妇儿用品.我陪他购货的过程中,他与别的俄罗斯客商一样,总是不停地往回打手机,和俄国内的其他客户沟通所选货品的款式、价格和所需定购的数量.看到他一次又一次的电话交谈,我这才感觉到:电信无国界,国际长途对于跨国倒爷真是不可或缺.有时,我还同情地对萨沙说:"光电话费,就可能是不小的开支吧?"  相似文献   

6.
美刊《每月评论》2005年3月号发表了金·赛普斯题为《回复到劳工帝国主义?——论劳联-产联1995年以来的外交政策》的文章,回顾了美国劳联-产联在历史上的劳工帝国主义行径,并指出劳联-产联的现任领导层实质上仍在继续执行劳工帝国主义外交政策:操纵第三世界国家和后社会主义国家的劳工运动为美国霸权服务。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7.
赵颖 《工会博览》2009,(9):40-41
京石高速北京段是北京西南区域的重要交通干道,作为千里“大京珠”的起点,由北京出发,穿越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克直达沿海的广东省。从最初的“高速公路建设新起点”到现在的全国“工人先锋号”,它已走过了22年的发展历程。它的开工建设在高速公路建设史上具有特殊意义,建成通车后为高速公路行业所做出的贡献,更成为了首都高速公路事业的一个“里程碑”和不断发展的有力见证。  相似文献   

8.
一批腐败者先下手为强对对手搞反腐, 提醒我们要谨防反腐成为政治斗争的延续。 "你搞我?我先搞你!" 据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7月20日 报道,河南省驻马店市平舆县公安局副 政委董留民,因为查办一起省公安厅督 办的刘明理恶势力团伙涉嫌犯罪的案件, 受到恶势力及其保护伞的疯狂报复,不 得不举家外迁,自己也被迫借调到市公 安局,后又被借调到省公安厅。 在董留民的遭遇中,引人瞩目的一 点,是作为县公安局副政委的董留民要 查办"民营企业家"刘明理违法犯罪的事  相似文献   

9.
今年4月18日至21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应美国总统布什的邀请,对美国进行了国事访问.这是中美关系中的一件大事.从西部的西雅图,到首都华盛顿,再到东部耶鲁大学所在地纽黑文,在为期4天的访问中,胡锦涛主席不仅与布什总统举行了实质性的、坦率的会谈,而且还接触了美国国会议员、州市官员、工商、学术、工人、学生等各界人士,访问著名企业和大学.在中美双方共同努力下,访问取得了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10.
<西游记>里有个美人遍地的"女儿国",你知道吗?在欧洲的希腊也有个"女儿国",更是充满了神秘的色彩.近日我专门到这里进行了旅游和采访,所见所闻令人大开眼界.  相似文献   

11.
[编者按]亨廷顿是美国著名政治学家,著述甚多,最为著名的是他于1992年在美国<外交>季刊上发表的"文明的冲突"一文.据说,这篇文章在3年里引起的争论超过了该刊40年中所发表的任何文章,也超过了作者所撰写的其他任何文章.1996年,他又出版了<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试图从文明的冲突的角度解释冷战后全球政治的演变.该书出版后再次引起广泛注意,被译成32种文字.2002年9月,德国<时代>周刊发表题为"血腥的伊斯兰边界"的记者访谈,亨廷顿在谈话中从文明的冲突的角度解释了"9·11"事件,并论述了文化差异和经济利益争夺等因素在冷战后世界各种冲突中的作用.现将访谈内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南风窗》2004,(23)
下属官员对郭海亮的评价是"有眼光,有魄力,善于驾驭复杂局面"。但是,在跟记者的对话中,郭海亮却很少提自己的工作。他谈得最多的是吕梁的穷,以及跟穷的斗争。53岁的郭海亮出生在吕梁的一个国家级贫困县--岚县。他参加工作后从来没有离开过吕梁。"我是从一个贫困乡的干部成长起来的。从贫困乡到贫困县,从贫困县到贫困地区,工作了30多年,没离开过跟贫困作斗争。现在吕梁由地区改为市  相似文献   

13.
2007年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一年,也是中国2005年在亚非峰会首次提出和谐世界理念后具体实施这一理念的重要一年.特别是2006年10月举行的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作为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课题.今年将召开党的十七大,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构建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仍将成为中国为之奋斗的目标.过去两年,中国政府倡导建立"和谐社会",并将"和谐"理念延伸到处理国际事务的实践中,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和好评.从和谐中国到和谐地区、和谐世界,中国向世界展示出一个文明古国选择的和平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4.
唐明伟 《工会博览》2009,(4):125-126
中国电视每前进一步几乎都有外来节目的影子,但又加以本土化。就如在全球兴起的“真人秀”节目,也在最快的时间波及到国内。它掀起了真人秀的全球热湖,吸引了全球亿万观众的眼球。目前西方的真人秀已经进入产业化大制作的阶段,整个市场营销方式都跨地区、跨国经营,成为电视界赚取高额利润的一个热门节目形态。  相似文献   

15.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最近在北京向中央有关部门做了一次形势报告。在这个两会召开之前吹风性质的非正式场合里,温家宝自问自答说:你问我最关心的是什么?是涉及到群众利益的事情,如侵占农民耕地、城市建设中的违法拆迁、企业转制中的职工安置、农民工合法权益的保障、维护社会稳定,还要创造一个安定的生产生活环境,减少和杜绝重大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 9·11”事件后,布什政府借反恐的“正义行动”,更变本加历地推行“单边主义”,图谋建立单极世界。为达到这一目的,布什政府的科学技术发展政策又重新回了到里根时代国防优先的科技战略,尤其科技反恐已经成为美国新世纪科技发展的重点领域。  相似文献   

17.
比利时地处西欧的"十字路口",人口1千多万.在3.399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中,森林和绿地面积就占到了0.607万平方公里.拥有长达65公里的海岸线,宽阔的海滩上布满细沙.由于全民的齐心协力,环境保护堪称一流,各具特色的旅游景点遍布全国.从布鲁塞尔的滑铁卢古战场,到安特卫普-著名画家鲁本斯的故乡;从布鲁日有"欧洲最美丽的风景城市"之称、其精巧的建筑和布满全市的运河,到著名的阿登山高地的丘陵和森林,每年吸引着众多来自欧洲和世界各地的旅游者. 凡是到过这个国度的游客都赞不绝口,对比利时人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出的环保意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8.
谢列兹尼奥夫及其"俄国"运动和"俄国复兴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列兹尼奥夫成立"俄国"运动以后,使俄左翼阵营矛盾变得更加复杂.杜马风波后,他与俄共的矛盾更加白热化,最后被俄共开除出党.2002年在"俄国"运动基础上成立了"俄国复兴党".  相似文献   

19.
继云南省委宣传部部长柴王群因为经济犯罪被判刑12年之后,重庆市也出现了同类的事件。"符合才能"的部长2004年7月1日,重庆市委机关报《重庆日报》在头版并不显著的地方刊登了一条不足50字的消息:"经中共中央批准,范照兵同志任中共重庆市委常委;免去张宗海的中共重庆市委常委、委员职务。"似乎没有多少人注意到这条看似普通的人事任免新闻,仅在6月份,从中央到地方先后就有数起主要人事任免的消息发  相似文献   

20.
"9·11"恐怖袭击事件以来,美国高举"反恐"和"民主"两面大旗,以"先发制人"、"单边主义"、"政权变革"为手段,在全球尤其是中东和中亚大力散布以"自由"、"民主"为核心的美国价值观.稍稍检视美国近期的外交行动:从阿富汗战争到伊拉克战争,从朝核危机到伊朗核危机,从格鲁吉亚政变到乌克兰、吉尔吉斯斯坦政权的更替等一系列所谓的"颜色革命",再至"5·13"乌兹别克斯坦爆发的"骚乱",我们就可以清楚地窥见美国外交政策理念发生了新的重大转向.那就是小布什政府中以副总统切尼和前副国防部长沃尔福威茨为代表的新保守主义思想对布什外交政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特别是2004年以来,美国在中亚及前苏联诸国推行的一系列以"颜色革命"为特征的外交政策中,把强调"意识形态"因素摆到了冷战结束后的新的高度.因此,探析美国外交政策理念的新保守化及其影响,对于维护和发展中美关系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