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4 毫秒
1.
村民自治的主要内容是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强化监督机制是实现上述"四个民主"的有效途径。去年12月公布施行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首次规定"村应当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或其他形式的村务监督机构",  相似文献   

2.
在村民自治中,村委会通过选举民主的方式解决了"权力获得"的问题,对于其行使的"权力监督"又是通过村务监督委员会来执行。而对"权力行使"通过怎样的方式来进行会更加符合村民自治的内在需求,并没有明确的机制,这导致在村民自治中具有治理意义上的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这两方面民主的真空。而若干乡村的协商民主实践成为填补这一真空的有效机制。因此在村民自治中吸纳协商民主,实现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的协同治理,才能够真正地"找回自治"。  相似文献   

3.
根据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村应当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或者其他形式的村务监督机构,负责村民民主理财,监督村务公开等制度的落实。安徽省宣城市于2010年结合开展“阳光村务工程”建设,已全部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促进了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一年来,我们感到加强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还应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韦少雄 《人民论坛》2014,(3):128-130
现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增设了村务监督机构、强化民主监督,但是法律文本规定原则性过多、“自上而下”监督机制缺失、监督机构监督不力等问题影响着村务监督的有效运作.完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村务监督的制度文本、发挥纵向权力监督的作用、构建村民监督委员会横向监督平台,是健全村务监督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5.
去年3月.贵阳市开阳县双流镇在全镇7个村设立了经村民民主选举产生的村务监督委员会.促进了农村基层组织民主建设和廉政建设.探索巾了一条完善村民自治制度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农村社会治理问题突出,村民自治面临很大挑战。江苏省泗阳县八堡村创新组建了"小村监事会",参与村务决策、管理和监督,探索出一条村民自治的新路径。从八堡村"小村监事会"的实践中可以得到许多启示,这些对于我国农村村民自治的创新实践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青海省海东地委组织部、地区民政局采取五项举措深化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一是细化村务公开内容。抓住群众要求公开的事项,逐项、及时、真实、全面公开村务。二是创新村务公开形式。在群众聚居、方便观看阅览的地方设立公开栏公开村务。三是完善村务公开程序。按照村民委员会提议、村务监督委员会审查、确定、村民委员会公开、建档“五步公开法”进行公开。四是规范村务公开时间。  相似文献   

8.
政策信息     
《政策》2011,(12):74-75
江西:村委会成员任期离任推行经济责任审计《江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办法》公布实施。根据《办法》规定,村民委员会成员应当实行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由县(市、区)人民政府农业部门、财政部门或者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并吸收3名以上村民代表参加,审计结果应当公布,其中离任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应当在下一届村民委员会选举之前公布。《办法》规定,村应当设立由3人或者5人组成的村务监督机构。村民委员会成员及其配偶和直系亲属不得担任村务监督机构成员。村务监督机构负责村民民  相似文献   

9.
正近几年来,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围绕"健全村务监督机制,提升乡村治理水平"主题,建立和完善村党组织领导下的村务监督委员会,形成了村党组织领导下组织健全、责权明晰、规范有序、富有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村基层监督缺位问题,从源头上遏制了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规范了村干部权力运行,保障了村民群众合法权益和村集体利益,提高了村务监督工作整体效能,推动了乡村治理科学化、法治化、规范化,为促进乡村振兴,推动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一、优化顶层设计,推动科学运行。一是坚持党的领导。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完善了基层群众自治体系,  相似文献   

10.
村务监督实施现状、障碍与解决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少雄 《人民论坛》2014,(8):128-130
现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增设了村务监督机构、强化民主监督,但是法律文本规定原则性过多、"自上而下"监督机制缺失、监督机构监督不力等问题影响着村务监督的有效运作。完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村务监督的制度文本、发挥纵向权力监督的作用、构建村民监督委员会横向监督平台,是健全村务监督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1.
梁玮 《浙江人大》2012,(4):57-59
2012年3月底,浙江省人大常委会修订通过了《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办法》和《浙江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如何进一步推动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四位一体"自治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是此次修订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2.
加强村务监督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增强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使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和村民"愿监督";要增强村务监督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制度化和规范化,使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和普通村民"敢监督";要增强业务培训,使村务监督委员会"会监督"。  相似文献   

13.
在过去的一年中,高青县人大常委会依法履行监督职权,督促县政府及其职能部门从健全制度入手,全面推行村务公开、村民自治,实现了村务决策从集中到民主,村务工作从人治到法治,监督制约从事后到事前,村务财务管理从暗箱操作到公开办理的转变,有效地促进了全县农村的稳定和发展,先后被命名为全省和全国“村民自治模范县”。  相似文献   

14.
[事件回放]2004年6月起,武义县各村先后选举产生了新型村级组织———村务监督委员会。在该县的村级权力架构中,该组织被外界誉为与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并列的"第三驾马车"。2011年初,我老家武义县柳城镇县后村村"两委"换届选举非常热闹,家中小弟竟全票当选为监委会委员。  相似文献   

15.
村民委员会的价值定位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先从立法原则、学理探讨、实践操作三方面揭示出村民委员会的治民价值定位 ,进而深入到礼法文化传统、乡里基层组织演化及村民自治发展的历程中进一步论证。最后在评价与村民自治直接相关之法的诸价值层次结构的基础上 ,阐释了村民委员会的现实关怀是村民自治权利 ,终级关怀是人类 (首先是村民 )自由。这是从法哲学的视角所作的初步探索 ,也是从个案入手探讨法的精神的一次尝试  相似文献   

16.
赵勇  曹海青 《人民论坛》2015,(2):105-107
村民委员会作为农村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在落实基层民主制度,实现村民自治、促进农村生产建设和经济发展等方便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就村民委员会的性质和法律地位,以及村民委员会的行为能否被纳入行政诉讼等问题,学界存在较大争议,实践中村民权益未能得到有效地救济。  相似文献   

17.
<正>今年3月,衢州市柯城区航埠镇北二村举行村委会、村务监督委员会和村经济合作社换届选举。在该村一座已有近400年历史的蓝氏宗祠,全村1229名拥有选举权的村民用心投下了自己庄严的一票,这是北二村在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实施以来的首次换届选举。  相似文献   

18.
韦少雄 《人民论坛》2012,(35):164-165
村民自治主体问题是研究村民自治法律制度的基础性问题,对村民自治主体的正确把握,直接关系到村民自治权的实现。作为村民自治的基本要素之一,村民自治主体区别于村民自治权主体和村民自治法律关系主体,村民个人、村地方、村民委员会和村民会议都不是村民自治主体,村民自治主体应当是村民集体。  相似文献   

19.
王燕 《人大研究》2006,(6):14-16
在农村,要认真贯彻执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完善村民自治,形成制度健全、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要搞好村级民主选举、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推进村务公开,这些村民自治的具体要求必须在地方人大的推动和督促下才能真正实现。一、地方人大推进村民自治的缘由在过去,村级组织的领导人都是上级组织任命的,这种体制造成村级组织只对上负责、不对下负责的现象。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实施后,村民委员会作为基层群众直选产生的自治组织,与国家政权不再是隶属关系,农民与村级组织也不再是直接的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但在目前乡村民主制度尚不健全、民主政…  相似文献   

20.
农村村民委员会在推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实现村民自治,促进农村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等方面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回顾了它的发展历程,得出了两个结论,即尊重农民的创造性和参与民主管理的积极性,大力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依据《宪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其他法律法规,结合当前实际,提出了保障村民委员会建设顺利进行所要着重处理好的三种关系,即村民委员会的性质及其与乡 (镇 )人民政府的关系,与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关系,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