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刘兴远 《群众》2012,(10):20-22
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使人民群众生活得更有尊严、更加幸福,普遍过上富裕安康生活,是江苏“两个率先”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党的十六大以来,江苏始终坚持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有机统一,扎实推进创业富民、就业惠民、社保安民,大力实施民生幸福工程,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民生质量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莱芜市人大常委会始终把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第一责任,突出重点,强化监督,关注改善民生,着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推进完善城乡共享的民生保障体系。近年来,莱芜市人大常委会大力推进转方式调结构,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改善民生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  相似文献   

3.
大力推进民生幸福工程,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持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是又好又快推进我省"两个率先"的重大举措,也是实施"八项工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按照主席会议和张连珍主席的要求,7月上旬,我和部分委员赴安徽和浙江两省,就"推进民生幸福工程、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课题进行学习考察。安徽和浙江为我省近邻,经济发展基础条件、人文和社会环境与我省有较多相似之处,两省近年来  相似文献   

4.
十八大报告高度关注民生问题,把改善民生作为社会建设的重点来部署和推进,描绘了一幅民生发展的幸福画卷。深入学习十八大精神,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主动作为,是新时期民政干部肩负的重要使命。  相似文献   

5.
增进民生幸福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也是我省落实"六个注重"、实施"八项工程"、推进"两个率先"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为学习兄弟省市推进民生幸福工作的做法和经验,8月17日至25日,我率领部分省政协委员围绕"推进民生幸福、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课题赴四川、湖北两省进行了学习考察。考察期间,委员们无论是在与省、市、区(县)负责同志的相互交流中,还是在与普通百姓、村民、寨民的接触交谈中,都能感受到上下齐心协力,共建美好家园和幸福生活的决心和信心;都能体会到城乡协调发展,生态环境优美,社会安定有序,人民幸福祥和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6.
马旦珠 《中国减灾》2012,(23):34-35
十八大报告高度关注民生问题,把改善民生作为社会建设的重点来部署和推进,描绘了一幅民生发展的幸福画卷。深入学习十八大精神,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主动作为,是新时期民政干部肩负的重要使命。青海省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省份,集中了西部地区、民族地区、高寒地区、生态脆弱地区和欠发达地区  相似文献   

7.
钱信松 《群众》2022,(7):67-68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枫桥经验’坚持好、发展好,把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好、贯彻好”。江苏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加扎实有效推进共同富裕。近年来,宿迁市人社局创新群众工作方法,大力实施民生工程,加快推进便捷化、信息化、社会化、系统化改革,着力解决群众关心关注的民生领域关键小事,不断增强民生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8.
<正>张连珍出席并讲话听取省政府关于实施民生幸福工程加快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全覆盖的情况通报省政协十一届三次常委会议9月26日至27日在宁举行。会议的主要议程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听取省政府关于实施民生幸福工程、加快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全覆盖的情况通报,组织大会发言并进行协商讨论。省政协主席张连珍主持开幕会并在会议结束时讲话。  相似文献   

9.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推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既是人民政协的重要职责,也是贯彻落实中共十七大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实际行动。为学习借鉴兄弟省市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  相似文献   

10.
<正>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党和政府工作的永恒主题,是国家社会长治久安的根本。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对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的新部署,深入实施民生幸福工程,制定了一系列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政策措施,着力解决影响民生的突出问题,全省公共财政支出75%以上用于保障改善民生,各项民生事业有了新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幸福感持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提高居民收入是改善民生的基础和前提。2013年,省委省政府坚持把增  相似文献   

11.
《群众》2012,(10):25-27
民生问题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基本问题。民生幸福是发展的根本目的,是衡量“两个率先”的重要标志。党的十六大以来。江苏把民生幸福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和最大的民心工程,贯穿于“两个率先”的全过程。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幸福工作中,省各职能部门发挥了重要作用,进行了有益探索,积累了宝贵经验。这里,我们编发一组来自省有关厅局的笔谈,向大...  相似文献   

12.
王国亮 《群众》2012,(10):36-37
实施居民收入倍增计划,是全面贯彻“六个注重”、全力实施“八项工程”的重大决策,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硬任务,也是民生幸福工程的基础和核心。  相似文献   

13.
《前进》2015,(9)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执政理念,把民生工作作为社会建设的根本任务之一,大力推进。民生工作关乎人民的切身利益,涵盖就业、收入分配、食品安全、教育、住房、养老等方方面面的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发表重要论述,阐明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意义。"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事关群众福祉和社会和谐稳定。"2013年8月28日至31  相似文献   

14.
在新阶段,中国共产党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维护和实现人民利益的重点:第一,确立以人为本,崇尚民生幸福;第二,倡导共建共享,保障民生权益;第三,坚持科学发展,夯实民生基础;第四,关注民生热点,实施民生工程,这些构成了人民利益观中极具时代特色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5.
张晓伟 《群众》2012,(5):59-60
民生是为政之本、和谐之基、幸福之源。坚持民生优先、建设民生型政府已成为现代政党普遍认同并践行的执政理念。所谓民生型政府,就是秉承执政为民理念,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职责,以群众幸福指数为价值取向,通过推动发展努力实现民生改善的政府。利用前一阶段参加省第十五期“高研班”赴美国学习培训之机,我对其民生领域进行了考察和研究,...  相似文献   

16.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级政府财政保障能力不断增强,用于民生事业的开支明显增加。与此同时,人民群众对民生改善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从基本的生存保障逐步转向更高层次的幸福需求,如更体面的工作、更完善的公共服务、更优美的生活环境等。如何回应群众不断增长的民生渴望?除了靠不断扩大民生支出规模,还要靠什么?认真解决好这一问题,形成一个高效、可持续的民生事业发展模式,关系到各项民生工程的顺利实施,也关系到党委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  相似文献   

17.
卫民福 《群众》2012,(2):17-18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坚持将以人为本、民生优先作为全部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有机统一,扎实推进创业富民、就业惠民、社保安民,每年兴办一批民生实事,积极推进民生幸福工程,民生工作取得显著成绩,人民生活得到较快改善,切实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相似文献   

18.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  相似文献   

19.
推进社会建设,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集中力量办好民生大事,就是要把发展作为基础,抓住就业这个民生之本,狠抓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点工作,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长效机制。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分清轻重缓急,勤俭办一切事情,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相似文献   

20.
张国成 《当代广西》2012,(21):32-33
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河池市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力促民生工程和民心工程建设,重点推进教育、医保、就业、社保、体育、文化、人口计生、安居等10类民生保障工作,取得了可喜的发展成就。截至今年9月底,全市民生项目支出87.76亿元,同比增加18.77亿元。其中,教育、农业、社保、医疗卫生及住房保障等五大重点民生支出达80.57亿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