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与现代并非二元对立,现代化并不意味传统的消亡,中国乡镇企业运行中非正式制度的重要作用正说明了这一点,传统因素与现代因素在乡镇企业中统一了起来。只有充分认识非正式制度对于乡镇企业的重要意义,我们才能更深刻地认识乡镇企业和农村经济的本质,这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逐步完善,乡镇企业固有的矛盾及在新的形势下产生的困难和问题明显凸现,如债务沉重,结构缺陷,规模偏小,机制弱化,投资乏力,竞争力弱等。加之,在具体工作中,往往是重点抓了一个方面,而忽视了另一方面,不能系统地推进乡镇企业整体素质的提高。因此,要使乡镇企业更快更好地发展,就必须辩证地处理好企业发展的各方关系,使各项工作协调发展。结合工作实际,本人认为主要是正确处理好五个关系。1.深化改革与加强管理的关系。这几年乡镇企业的改革改制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政企不分的现象得到改善,企…  相似文献   

3.
马美英 《湖湘论坛》2002,15(4):51-52
随着高科技时代的到来,劳动者层次、劳动形式和劳动内容都已经或将要发生重大变化,知识型劳动成为社会劳动的主要形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和财富增长的主导力量。科学认识知识型劳动的经济价值,有利于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1.从纵向看,知识劳动者和他们的劳动成为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推动力一方面,知识型劳动者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主要创造者。从物质文明发展的角度看,人类的物质文明发展程度可以通过两个方面表现出来,一是社会物质财富的总量,二是…  相似文献   

4.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提出了以按要素分配为主要原则解决价值分配问题的迫切要求。因此,我们必须以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依据新的实践,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以阐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按要素分配的价值分配方式和原则。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传统劳动价值理论同发展市场经济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日益显露出来。为了探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劳动和劳动价值问题,中国体改研究会副会长杨启先、原国家体改委调研室主任陆涌华、中央政策研究室经济局局长李连仲等专家学者畅谈了体会。  相似文献   

6.
邹东涛 《半月谈》2001,(16):23-25
江泽民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和劳动价值的理论,揭示了当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行特点和基本矛盾。现在,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当时所面对和研究的情况有很大不同。我们应该结合新的实际,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这意味着一场重要的理论创新的真正来临。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们已经在一系列传统理论上进行了突破、发展和创新,而对于劳动和劳动价值论,则一直视为“雷区”,避而远之。理论是为实践服务的,是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的。马克思、恩格斯早就说过,他们的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马克思主义应该是一个不断吸收新实践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当代中国改革、开放与发展的实践,迫切要求我们不失时机地创新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  相似文献   

7.
乡镇企业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董其岳乡镇企业以市场为导向,自我调节、自我约束、囱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灵活机制,为城市企业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她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勇敢的先行者和成功的实践者。宁波市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和乡镇工业产销利税的同步增长,带来了市场经...  相似文献   

8.
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学说,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际的社会主义劳动价值理论,应该解决关于劳动的内涵和外延、非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的价值、生产要素的作用、如何看待剩余价值和剥削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李玉华 《前进》2002,(6):40-42
经过近10年的实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不再是经济学家的理论构想,而成为我们须臾不可离的生活现实,过去一些陌生或有意回避的市场经济理论也进入到学术讨论之中。随着江泽民同志在去年的“七一”讲话中提出:“我们应该结合新的实际,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理论界对如何深化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本文仅从劳动的新变化上,谈谈对深化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赵宗博 《理论月刊》2002,(11):23-25
知识经济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提出了新的挑战。知识经济条件下,知识劳动的比重不断加大,其创造的价值也越来越高。为此,马克思关于作为价值源泉的劳动的有关论述以及关于相对剩余价值的理论,需要在新形势下加以丰富和发展。走进知识经济时代,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发展趋势。深化对知识经济与知识劳动价值问题的认识,既是研究社会主义社会劳动与劳动价值论问题的基本要求,也是联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实践,特别是把握知识经济发展趋势,丰富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1.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新形势下,乡镇企业应把适应市场、提高效益、加快发展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点,紧密结合制度创新、结构调整、引进资金技术等,选择行之有效的改革形式。一、股份合作制。这种形式既能实现资本联合又能实现劳动联合,体现了企业与职工、社...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的劳动和劳动价值论是共产党人的基本理论依据,但是要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地发展和完善。从发展的角度看,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要从马克思创立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历史背景和目的出发,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际,拓展劳动的范围,重视除生产性劳动和体力劳动以外的劳动,从而指导社会主义实践,丰富和发展劳动价值理论。  相似文献   

13.
孟范昆 《理论月刊》2001,(12):39-41
本文运用马克思《资本论》中劳动价值论和生产性劳动的理论,对现阶段私营经济雇主的管理劳动作了较深刻的分析。作者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运行的私营经济,决不能等同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私有制经济私营经济雇主生产性管理劳动的产生,是社会劳动生产力提高和企业规模发展的必然产物。现阶段私营经济雇主的管理劳动是生产性的劳动,在生产中创造价值。雇主的劳动主要是脑力劳动和复杂劳动,在生产中创造更大的价值。雇主在生产性管理劳动中劳动力的支出,也形成价值。因此,现阶段私营经济雇主得到较高的收入,是符合马克思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  相似文献   

14.
江泽民同志在纪念建党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和劳动价值的理论,揭示了当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行特点和基本矛盾。现在,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当时所面对和研究的情况有很大不同。我们应该结合新的实际,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如何“深化”认识?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要深化到社会主义社会科技劳动及其所创造的价值上去。  相似文献   

15.
时 代在发展 ,实践和理论也在深化日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针对当时当地的生产方式 ,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和劳动价值作出了理论上的阐明。如今 ,我们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面对的情况已经不同于往昔。按照江泽民主席“七一讲话”的要求 :“我们应该结合新的实际 ,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2001年10月 ,来自百余所大专院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汇集南开大学 ,举办了“全国劳动价值研讨会” ,对劳动价值的内涵外延作了讨论和反思。多数与会者认为 :只有生产物质财富的劳动才创造价值的观点 ;把剩余价…  相似文献   

16.
民族地区的乡镇企业已有了相当发展,广大农民把更多的希望寄托在乡镇企业上。乡镇企业作为中国农民八十年代的一个伟大创举,为农民拓宽就业门路,增加收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因此,作为乡镇企业本身的经营管理,也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而向着规范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笔者认为,民族地区乡镇企业的发展要从战略上实现三个转移。第一个转移:乡镇企业的企业目标应从脱贫致富转向资本的增遭。这几年来,民族地区的乡镇企业都是以脱贫致富作为自己的主要目标,即利用当…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镇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积极发展乡镇企业,有利于繁荣城乡经济、有利于扩大社会就业、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发展,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综观我省沿海地区的大多数企业的发展史,基本上是从家庭式作坊逐步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18.
严玥 《传承》2010,(18):102-103
经济欠发达地区乡镇企业的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环节,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乡镇企业的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市场经济整体的发展步伐。通过了解经济欠发达地区乡镇企业经济效益差、结构单一、发展后劲不足的现状,分析影响经济欠发达地区乡镇企业发展的因素,提出应从提高经营者素质、加强宣传、改善外部环境多个途径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9.
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新尝试──萍乡市安源区高坑、安源两村集体企业拍卖的调查与思考黎世伟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乡镇企业经营机制如何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是保持乡镇企业待续高速高效发展的关键。本区高坑、安源两村通过对所属集体企业的拍卖,将企业...  相似文献   

20.
张荐华 《思想战线》2002,28(5):19-2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然是多种所有制、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 ,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关键在于对社会主义条件下的价值形成和收入分配问题的正确认识。在多种经济成分并存条件下 ,劳动创造出价值即纯产值 (V +M) ,纯产值不仅按劳分配 ,而且按其它生产要素如资本进行分配 ,通过市场竞争 ,等量劳动取得等量收益 ,而等量资本也取得各自的平均收益。在市场经济运行中 ,必然存在资本剥削 ,但从整个社会的角度看 ,这种按资分配是劳动者当家作主的社会对资本所有者的一种奖励。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 ,劳动运营和资本运营并行不悖 ,共同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