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举证责任倒置是法律对弱势群体的一种保护措施,职业病诊断中,运用举证责任倒置有助于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作者针对当前职业病诊断中劳动者举证困难的现实问题,结合民法学理论,提出了自己对举证责任倒置规则如何适用于职业病诊断的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杨韵 《法制与社会》2011,(13):62-63
现行立法否认劳动者可以在遭受职业病后要求赔偿精神损失,这一立法存在诸多不足,难以充分保障劳动者的权利。在职业病损害赔偿中引进精神损害赔偿具有合理性。我国应该确认劳动者在职业病损害赔偿中的精神损害赔偿权利,加强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  相似文献   

3.
不同于一般临床疾病的诊断,职业病诊断是归因诊断,兼具医学性、法律性的特点。《职业病防治法》第四十六条前两款对职业病诊断作出了原则性规定,其中第二款的法律推定体现了职业病诊断的立法价值取向。然而,职业病诊断标准并未高度契合法律推定条款,法律推定操作性欠佳,诊断实务中不同专家对这两款的各自作用和相互关系认识不一,法律推定的适用与否直接影响诊断结论和法律价值的个案实现。对职业病诊断中该两款的协调及法律推定的操作进行论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中国卫生法制》杂志93年第5期发表了卫生部《职业病防治法》起草小组“职业病防治立法若干问题的讨论”(以下简称《讨论》),文中论述了立法的必要性、立法所具备的条件、立法构思和需要明确的几个问题,从而对《职业病防治浩》(草稿)轮廓有了大致了解。在此基础上谈几点个人看法,希望能对职业病防治方面的立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劳动者被确定患有某种职业病后,可以向所在用人单位主张何种权利,我国《职业病防治法》立法模式采用了准用性规则的方式,将其按照工伤来计算赔偿项目。本文先从职业病的概念人手确定我国职业病防治法中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在系统介绍了国外职业病赔偿的立法情况后,又对我国职业病赔偿作了详细说明。文章最后提出了立法中的一些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对一起职业病鉴定否定原诊断结论案例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一起经职业病鉴定后否定原诊断结论案例的分析,探讨如何正确运用和进一步完善职业病诊断与鉴定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保护劳动者生命健康权益。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快速时期,同时也处于生产安全事故高发期,工伤问题严重,职业病危害形势严峻。科学合理地界定工伤保险基金与用人单位对职业病患者承担的责任,对职业病职工的保护是大有裨益的。本文从案例着手对职工从被诊断病情之日起至该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期间能否享受工伤医疗待遇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粗浅见解。  相似文献   

8.
和谐语境下"过劳死"之法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并没有"过劳死"的概念,但过劳死的现象却频频发生,立法将对其如何规制引发了学者的兴趣:是纳入职业病?抑或纳入工伤范畴?本文拟对此问题加以探究.  相似文献   

9.
职业病一般是长时间接触有害物质或在有害环境下长期工作的结果。由于职业病潜伏期长、从业工人流动性大以及对职业病不了解、不重视、忽视定期检查等原因,造成许多已患职业病的人诊断、治疗延误,索赔失效等现象。我国目前职业病危害以及职业病状况令人担忧,职业病防治仍然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尤其是对于农民工这一弱势群体的权益保护。本文拟对职业病防治的法律问题进行论证,主要是从农民工权益保护的视角。  相似文献   

10.
申请职业病诊断应当提供职业史、工作场所历年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等资料,但实践中,由于一部分用人单位不予配合(目的是规避法律责任),或者是用人单位既往从未开展过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等原因,致使劳动者申请职业病诊断受阻,劳动者健康权益得不到保障。为了维护《职业病防治法》的权威,既保护劳动者的健康权益,又保证法定职业病诊断的严肃性,近期我们适用推定原则诊断了一例职业病(碳黑尘肺),仅供同行交流。  相似文献   

11.
小非 《江淮法治》2009,(18):13-15
河南农民工张海超被多家医院诊断为“尘肺”,但一直无法到权威机构申请鉴定,因为曾打工的公司拒绝提供相关证明。张海超向有关部门多次投诉后,终于取得做正式鉴定的证明。但是,郑州市职业病防治所竟然作出了“肺结核”的诊断。2009年6月,28岁的小伙跑到医院,不顾医生劝阻,坚持“开胸验肺”,用无奈之举揭穿了谎言,此举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专家指出,“开胸验肺”看似荒唐,却充分暴露出职业病患者维权的艰难处境,暴露了我国职业病防治体制之弊。当前,要尽快完善职业病鉴定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职业病鉴定机构的法律监管……  相似文献   

12.
职业病诊断、工伤认定的法律依据散布在诸多法律、法规及条例中,查找起来相当繁琐。本文在实践的基础上,根据所接触到的职业病案例,将职业病诊断、工伤认定所涉及到的相关法律规定整合为实用操作性强的简易流程。  相似文献   

13.
郑巧 《法律与生活》2009,(19):35-35
张海超,河南省新密市农民。2007年,他到郑州市振东耐磨材料有限公司工作3年多后,被多家医院诊断为难以医治的职业病尘肺,但企业拒绝为他提供相关资料,当地唯一具有职业病鉴定资质的郑州职业病防治所起先不肯为其鉴定,鉴定后又得出“肺结核”的错误结论。  相似文献   

14.
《司法业务文选》2013,(22):22-32
1.2013年2月19日卫生部令第91号公布2.自2013年4月10日起施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职业病诊断与鉴定工作,加强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以下简称《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办法。第二条职业病诊断与鉴定工作应当按照《职业病防治法》、本办法的有关规定及国家职业病诊断标准进行,遵循科学、公正、及时、便民的原则。  相似文献   

15.
危害职业卫生的行为,是指违反<职业病危害防治法>等国家关于职业卫生防治方面的法律规定,因而导致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发生急性职业病事故或慢性职业病危害的行为;现行刑法对危害职业卫生行为的规制存在立法目的的双重化、立法罪名的隐名化和犯罪构成结果的事故化等缺陷;为强化刑法对危害职业卫生行为的规制,除更新立法理念,更加注重刑法的人性关怀外,还需要完善已有的刑法相关条款的罪名和罪状,并创设新的罪名,最终形成刑法对职业卫生的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16.
现行职业病鉴定制度具有"仿诉讼化"的特点,但仍然在公正性、便民性、权利性和救济性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制度弊端,今后需要沿着"诉讼化"方向深化改革,切实保障劳动者公正获取职业病诊断和鉴定的权利。  相似文献   

17.
当前中国职业病防治问题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当前关于我国职业病防治问题研究的主题和方法进行综述,认为今后对职业病防治问题的研究,在研究主题方面,要立足于加强职业病防治体系建设的大背景,加大对职业病防治工作机制和职业病防治机构建设的关注与重视;在研究方法上要更加重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8.
《职业病防治法》实施七年多来,对我国的职业病防治工作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使职业病防治工作逐步走向了法制化、规范化的管理轨道。但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笔者根据多年工作经验就县级职业病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进行了探讨,以期对促进职业病防治工作,保护广大职工的身体健康起到积极的探索作用。  相似文献   

19.
张乐跃  许鹏 《人民司法》2012,(12):55-57,1
当事人对职业病诊断结论确定的用人单位有异议的,应当通过申请鉴定的方式获得救济。职业病诊断鉴定要结合劳动者的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等因素综合判断,其目的在于断定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与劳动者的健康损害是否存在因果关系,从而使用人单位承担对劳动者的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20.
《江淮法治》2010,(22):52-52
编辑同志:我在桌化纤皮革厂工作已有5年.因长期接触发泡性化学染料.最近肺部疼痛非常厉害.怀疑是因厂里的环境和原材料所含的化学成分引起的职业性疾病,想做职业病诊断,但厂方拒绝提供诊断所需的有关材料。请问,申请职业病诊断需提供什么材料?单位拒不提供有关材料怎么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