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正>黄镇有三绝,就是书画诗。若能常写作,定为天下知。这是陈毅元帅在1952年夏天的即兴之作。当时,新中国首批驻外大使回国述职,周恩来总理安排大家南下乘船游览长江采石矶。时任华东军区司令员的陈毅在船上吟出的这首小诗,道出了一个"秘密":一向不显山露水的中国驻匈牙利首任大使黄镇将军原来是多才多艺的大才子。黄镇,乳名百知,又名佩寰,  相似文献   

2.
2013年7月11日,20集重大历史题材电视剧《将军外交家黄镇》问世,这在中国首批12位"将军大使"中独享尊荣。外交家黄镇有三个首任:中国首任驻匈牙利大使、中国首任驻法国大使、中国首任驻美国联络处主任。两个美称:"将军大使""画家大使"。三个首任、两个美称,基本概括了黄镇军旅生涯、美术家生涯和外交生涯。黄镇一生从事外交工作27年,先后担任过中国驻匈牙利大使兼管阿尔巴尼亚外事工作、印度尼西亚大使、法国大使、中国驻美国联络处主任,在所有驻外领导岗位都干得有声有色,可圏可点。  相似文献   

3.
作家与画家1964年6月2日,外交部副部长黄镇作为首任中国驻法国大使,乘飞机去巴黎。坐在飞机上,黄镇陷入了沉思……早在1925年,黄镇读上海美专时,就想毕业后积蓄一大笔钱,去巴黎学几年西洋画法。想不到40年后,终于成行了,不过不是带着做画家的梦,而是作为新中国驻西方国家第一位大使来的。法国总统戴高乐是一位神秘的人物,黄镇虽未与他见过面,却对他有些好感。这不仅是因为他和罗斯福、邱吉尔齐名,更重要的是,在与中国建交问题上,戴高乐冲破了美国和西方势力的阻挠,使法国成为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西方国家。和中国建交前,法国…  相似文献   

4.
1967年初,外交部决定驻外使馆人员分批回国参加"文化大革命".当时黄镇在法国当大使,耿飙在缅甸当大使.耿飙从仰光回到北京就被"造反派"拉到外交部的一个房间"交代"问题.黄镇回到北京的第二天,"造反派"也给他来了个"下马威":让他背语录.他背了"老三篇".  相似文献   

5.
姓名,本是一个人的标志或代号,是个体表征自我存在的生命编码.但是,只要我们细心地考察,就不难发现中国人姓名这个编码,还蕴含着取名者的主观要求和意愿.在毛泽东的人际交往中,当他在论及人的姓名时,尤其擅于挖掘人名的深层意蕴,以达到理想的交际效果.而他借诗中的词语巧代人名的藏名释名艺术,简直是到了出神入化的奇妙境地.藏名释名寄厚望黄镇是将军外交家,原名黄士元.那一年,黄镇将军赴布达佩斯.临行前曾受到毛泽东的接见.毛泽东缓步走到黄镇跟前,停下脚步问:“黄镇,你原来那个名字黄士元不是很好吗?改它做什么?”“我脾气不好,需要提醒自己  相似文献   

6.
林卫国 《党史纵横》2003,(10):27-29
1973年,冀朝铸正式离开翻译岗位,正式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名外交官,这当然也是周总理亲自过问、安排的结果.这年4月,冀朝铸跟随黄镇、韩叙赴华盛顿,出任我驻美联络处的参赞.互设联络处,是中美关系改善的重要标志和举措.出发前,毛主席、周总理专门接见黄镇一行,就驻美联络处的使命和工作问题作了重要的指示.毛主席还幽默地说:"联络处比大使馆还大使馆."作为中国外交官重返生活过12年的美国,冀朝铸感慨万分.  相似文献   

7.
黄镇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驻外大使中的一员,在几十年的外交生涯中,历经过几多惊心动魄的国际风云.特别是在中美建交前后,黄镇在巴黎和纽约所亲历的事件更是鲜为人知.本文所记述的,是黄镇在这一时期支持并亲自参与斡旋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英籍女作家韩素音、旅美医学界权威李振翩等三位定居欧美的著名人士实现访华夙愿的曲折经历,从中不难看到黄镇高超灵活的外交手法及其热忱感人的生活片断.  相似文献   

8.
“新中国从这里走来”,这是老将军黄镇1988年为西柏坡的题词,文字不多却形象地说出了西柏坡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也许有人会说,在全国地图上,西柏坡连针尖大的位置也占不上,新中国怎么会从这里走来呢?  相似文献   

9.
黄镇,安徽省枞阳县人,新中国著名的外交家,曾先后任我国驻匈牙利等5国大使、外交部副部长、文化部部长,他与夫人朱霖足迹遍及五大洲。他们对祖国对人民有着无比深厚的爱,对革命事业无比忠诚。正是这种爱和忠诚,把他俩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使他们在残酷的战争年代生死相依,在和平时期相扶相持,使他们的爱情之花历经半个世纪也不曾褪去一分靓丽的颜色。 黄镇和朱霖是抗战期间在太行山结婚  相似文献   

10.
何立波 《党史博采》2004,(10):31-35
黄镇是我国杰出的外交家,著名的“将军大使”,从事外交工作前曾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九纵队政委。建国后,黄镇历任驻匈牙利、印度尼西亚大使,外交部副部长,驻法国大使。任驻法国大使期间,黄镇还兼任了中美在巴黎接触的中方代表,为促进恢复中美关系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1973年,黄镇任中国驻美国联络处主任。在美期间,他广交朋友,积极地促进了美国总统、国务卿及美国国防部长等美国高级官员和美国国会一些议员的访华,增进了中美双方的相互了解,使两国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人员友好往来不断发展,卓有成效地为中美关系的正常化作了准备。中美…  相似文献   

11.
何一  诗骐 《党史纵横》2001,(4):26-28,22
高级饭店里的"土八路" 将近年底,西山的枫叶渐渐变成暗紫色,又由暗紫色变成一片深红。一阵风起,北京城飞沙走石。总政一室主任黄镇从西山回来,一进家门,边吐着嘴里的沙土,边招呼妻子朱霖:"快收拾收拾,组织上叫我们到外交部去报到。"   朱霖有些奇怪:"你不是正在筹备总干部部吗 ?"   "形势需要嘛。"黄镇在一把椅子上坐下,静静气说,"已经有好几个国家和我们建交,没有外交官怎么行。"   "我们是当兵的呀 !"   "战斗队要变成工作队嘛。我现在就听你的指挥,你吩咐我整理什么吧 ?"   朱霖内心不安地盯着黄镇,指指桌上的书…  相似文献   

12.
(一)1954年9月ZI日,黄镇被任命为驻印度尼西亚特命全权大使。周总理在广州对黄镇说:“印尼是东南亚一个很重要的国家,它与你们去过的匈牙利不一样,情况和工作条件可能要复杂些。希望你到任后,很快开展工作。”“苏加诺是一个爱国者,印尼的民族领袖,相信你一定会成为他的好朋友。”印尼政府很关心黄镇的到来,苏加诺访印尼外长约见黄镇大使。1954年11月29日,身着西服的黄镇乘车来到宽阔的独立广场前大理石建筑的总统府,向苏加诺总统递交了国书。这是黄镇和苏加诺总统的第二次见面。苏加诺在黄镇来之前,已对黄镇的经历作了一些了…  相似文献   

13.
朱洪 《党史文汇》2000,(1):42-45
1971年夏天的一日,中国驻法国大使黄镇突然接到国内指示,要他立即回国一趟。什么事,没有说。根据外交纪律,也不能问。这年4月,中国邀请在日本打球的美国乒乓球队访华,中美关系开始解冻。此次回国,可能与中美关系有关。黄镇当时还不知道,这个月9日,尼克松总统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博士秘密抵达北京,直到11日离开,与周恩来总理进行了多次会谈。4天后,黄镇悄然归来。7月16日,中美发表公告说,尼克松应邀将于1972年5月以前的适当时间访问中国。这条消息在全世界引起了震动。此后一天,黄镇叫曹桂生去一趟。到了大使办公室,大…  相似文献   

14.
1977年11月,担任中国驻美联络处主任近5年的黄镇,偕夫人朱霖离任回国,被任命为中共中央宣传部第一副部长,兼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部长。1989年12月10日,黄镇在京逝世,于今已近10年了。笔者作为文化战线上的一名老兵,一直想写点文字,追寻他那多彩的文艺生涯,以使更多的人获得启迪,并表达我对黄镇同志的敬仰与怀念之情。德艺双全的“东乡少年”黄镇同志原名佩襄、士元,1909年1月8日出生于安徽省桐城县东乡黄山村。8岁时,入当地黄氏宗族兴办的小学。老师杨绳武先生擅长画梅,见他天资聪慧,勤奋好学,于是教他作画,此举使黄镇一生…  相似文献   

15.
黄镇是新中国外交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1973年至1977年任中国驻美国联络处主任,在其任上,曾发生过一起辞职风波。  相似文献   

16.
耿飙与黄镇是两位名气响亮的红色外交家,像大部分老同志一样,他俩对"文化大革命"很不理解.在那种特殊的历史条件下,他俩虽无力保护自己,但也不肯轻易低头.当有人提出打倒陈毅时,他俩按捺不住刚烈的性子,公开贴出了反对的大字报,这给他俩惹来了麻烦,被"造反派"打成了"耿黄反党集团".  相似文献   

17.
正黄镇,安徽省桐城县人,曾在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和上海新华艺术大学学习,毕业后担任过中学美术教员。1931年12月,国民党第二十六路军在江西宁都起义后,黄镇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被任命为红5军团政治部宣传干事,并兼红军"猛进"剧社社长。新中国成立后曾先后担任中共中央宣传部第一副部长兼文化部部长、外交部副部长等职。  相似文献   

18.
朱洪 《党史文汇》2000,(3):24-25
第一次拜会黄镇初次见到尼克松,是在法国总统戴高乐的吊唁仪式上。这时的黄镇和尼克松近在咫尺,但因为当时中美的特殊关系,两人相见不相认。黄镇和尼克松相会巴黎的一个月后,即1970年12月,毛泽东在会见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时明确表示:欢迎尼克松总统访华,亲自同他商谈解决中美之间存在的问题。1972年3月,尼克松访华。1973年2月,黄镇被任命为中国政府驻美利坚合众国联络处主任。1973年5月30日,飞抵华盛顿的第二天黄镇去拜访尼克松总统。位于宾夕法尼亚大街1600号的白宫,是美国历届总统的官邻和办公处所。它是一座白色墙壁的…  相似文献   

19.
邹蕴 《党史纵横》2001,(5):10-11
黄镇,1909年1月8日出生于安徽省桐城县的农民家庭,自幼喜爱艺术.20年代初期,"五·四"运动兴起的进步思潮,激荡着青年一代的心弦,他也受到强烈的感染,憎恶旧社会的黑暗.他在1925年离开家乡,到上海高等美术学校读书.毕业后从事艺术教育,在中学作美术教员,以后参加革命.1931年12月底在江西参加著名的宁都暴动,随同起义的二十六路军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并且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长征以后,黄镇一直在北方解放区工作,参加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担任许多职务直到将军.建国以后,他长期在外交部工作,是一位杰出的外交家.  相似文献   

20.
2009年1月1日是中美建交三十周年的日子,1月8日是我党杰出的革命家、外交家黄镇100周年诞辰.黄镇.安徽省枞阳县人,1925年进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上海新华艺术大学读书.毕业后从事艺术教育,因支持进步学生运动被解职,后加入冯玉祥部.1931年12月他随二十六路军参加宁都暴动,加入中国工农红军,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红五军团政治部宣传干事、宣传科长、红十五军团政治部宣传部部长、军委总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参加了长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