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何颖 《当代广西》2006,(22):20-22
2006年11月3日,随着第三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以及同期举办的第三届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15周年纪念峰会、第八届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三会一节”在广西南宁圆满落幕,作为推进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的重要平台,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成效再一次令人瞩目。检阅中国-东盟博览会(以下简称博览会)的成果,不仅要注重它所搭建的政治、外交新平台,关注所带来的经贸成果和经济效益,而且应该透视它所促进的文化观念的变迁和进步。“一流的活动组织、一流的形象宣传、一流的安全保卫、一流的经贸成效、一流的配套服务”,是以博览会…  相似文献   

2.
见证共赢     
黄吉遇  覃茂鑫  陈黎明  朱金莉 《当代广西》2006,(22):F0004-F0004
年年进步,岁岁辉煌,今更辉煌!11月3日,第三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圆满落幕。本届博览会累计贸易成交总额12.7亿美元,同比增长10.2%,再创新高。本届博览会签约国际经济合作项目132个,总投资58.5亿美元,比上届增长10.5%。“走出去”成为亮点,共签订中国对东盟投资合作项目40个,总投资25.6亿美元;签约国内经济合作项目301个,总投资553.7亿元,比上届增长10.4%。从“江河共融”到“珠联璧合”,三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成功举办,硕果累累,博览会已经成为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的重要平台。在这一平台上,中国与东盟在各领域实质性合作日益深化,企业和人民都获…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南宁成为中国与东盟双向交流的重要枢纽。世界对南宁的关注,除了她的绿色,还有她无限的商机和开放的姿态。在互联网上点击南宁,弹出率最高的当数“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构建以及中国—东盟博览会的举行,已让南宁的城市发展与“东盟”、“开放”和“与国际接轨”连为一体。今年2月18日通过的《南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要“以中国-东盟博览会为平台,发挥区位优势,主动融入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进一步扩大区域合作,提高合作水平,实现…  相似文献   

4.
谢冬 《当代广西》2009,(22):14-17
同一个目标六载携手,同一个梦想合作共赢。 10月24日,为期5天的第六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在绿城南宁落下椎幕。第六届博览会以“保税园区和口岸合作”为主题,设置商品贸易、投资合作、先进技术、“魅力之城”4个专题,其间举办了11个主题论坛,新增农业专题展、中国-东盟金融服务展  相似文献   

5.
苏平 《八桂侨刊》2004,(4):25-26
中国-东盟博览会为我们的媒体提供了一个全面、广泛的对外报道平台。针对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对外报道,我们要多从东盟受众的角度来考虑,不仅要介绍博览会为广西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良机,更要介绍博览会是一种“双赢”、“多赢”的选择,要充分展示中国与东盟的经济合作对东盟各国带来的巨大利益和光明前景。  相似文献   

6.
《八桂侨刊》2006,(2):F0004-F0004
中国-东盟经济园区位于广西首府南宁市北郊30多公里,总面积180km2,人口3.5万人,其前身为成立于1960年2月的广西国营武鸣华侨农场和建立于1990年12月的南宁华侨投资区,是全国最大、也是归侨侨眷最为集中的聚居地之一。作为中国一东盟博览会的重要载体和国务院侨办重点联系单位,园区服务全国,服务东盟,面向世界,是一块充满希望和魅力的投资热土。园区区位、土地、人文、政策等方面优势明显,高速公路、铁路、航空贯通全国及东盟国家,已具备快速发展的有利条件。园区自然资源丰富,土地平坦,便于连片开发。各种配套设施齐全,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已…  相似文献   

7.
2013年,中国-东盟博览盛会第十年。这一年,也恰逢中国与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十周年。中国-东盟博览会见证了中国-东盟合作10+1>1的无穷力量,为双方长远合作搭建起政治外交、经贸合作、人文交流紧密结合的广阔平台。无论是置于服务国家周边外交的战略里审视,还是放在加快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和发展的进程中审视,中国-东盟博览会作为推动区域经济融合与合作的"助推器",都将载入史册。在广西加快对外开放的波澜壮阔进程中,办好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不仅推动中国与东盟的多领域交流合作,更进一步带动广西的全方位开放,广西作为中国-东盟交流与合作的枢纽和前沿的地位更加凸显。  相似文献   

8.
《当代广西》2014,(18):1-1
金秋9月,第11届中国一东盟博览会、中国一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如约而至。,在中国与东盟合作迈向新的“钻石十年”开局之年,本届博览会以“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为主题,全面整合展会形式和内容,打造一个升级版博览会,为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搭建独具特色的平台。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下,携手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既是沿线国家实现共同繁荣的历史选择,也必将全面开启中国一东盟合作新纪元。  相似文献   

9.
正云上东博聚万商,开放合作续华章。第十八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继续采取"实体展+云上东博会"的新形式,打造365天永不落幕的东博会,更好服务中国—东盟合作和"一带一路"建设。2020年以来,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各国人员往来受限,东博会的正常举办受到很大影响。第十七届东博会首次同步上线云上东博会,无疑成为应对疫情冲击、促进东博会创新发展的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10.
《当代广西》2006,(13):48-48
时间:2006年6月9日 ̄12日地点:北京朝阳公园内容:中国-东盟博览会,是根据2003年温家宝总理在第七次“10+1”领导人会议上倡议并得到东盟各国领导人普遍欢迎,从2004年开始由中国与东盟十国共同在广西南宁举办的国家级、国际性经贸盛会。第一、第二届博览会都有我国和东盟国家领导人、东盟秘书长、11国经贸部长以及100多位副部级以上贵宾出席。中国-东盟博览会的举办,标志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从共识走向务实,从政府走向市场,从一般走向深入。目前,中国-东盟博览会已跻身全国大型展会之列。这次“文化舟”活动分别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朝阳…  相似文献   

11.
《传承》2006,(Z1)
一场永不落幕的水产珠宝交易博览会一个规模大、功能全、管理完善的大型专业市场一个集购物、休闲、旅游、钦食、文化为一体的专业主题市场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各级领导的支持和关心下,原北海水产批发市场的改造于2006年4月25日正式启动,改造后的市场将正式更名为“东盟北  相似文献   

12.
王雯 《今日广西》2010,(20):4-6
今年10月20~24日,第七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在中国南宁举办。在中国-东盟自贸区今年如期建成的背景下,第七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的举办具有特殊意义,备受关注。本届博览会紧扣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进程,把自贸区一系列的贸易和投资便利化政策传导给中国与东盟的企业,促进互利共赢,既体现自贸区建设的成果,又体现博览会为自贸区服务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杨清 《传承》2006,(9):10-11
2006年8月6日,国务委员唐家璇到南宁检查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15周年纪念峰会、第三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的筹备工作情况,对各项筹备工作进展情况表示满意,对广西提出的中国与东盟“一轴两翼”M型区域经济合作战略表示肯定。他强调,要加强责任意识、质量意识、时效意识、协作意识和勤俭办外事意识,确保“三会”举办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14.
2011年10月21日上午9时30分,中国-东盟博览会的首倡者——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宣布"第八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开幕"后,来自中国和东盟10国的14位嘉宾共同为"中国-东盟青少年交流活动中心"揭牌,祝愿中国与东盟友好合作代代相传。2011年,恰逢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0周年、中国-东盟友好交流年、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一周年,在此背景下举办的第八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第八届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具有特殊而深远的意义。中国与东盟20年的对话合作,为本届博览会、商务与投资峰会奠定了更坚实的交流合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和东盟迎来战略伙伴关系第二个十年的新起点上,9月16日-19日,第11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围绕"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主题,开启了"钻石十年"的金钥匙,推动中国-东盟合作迈向更高水平。携手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和东盟国家领导人高度评价中国-东盟友好合作成果及中国-东盟博览会发挥的重要作用,认为这一倡议恰逢其时,将为双方发展创造更多的利益共同点和经济增长点,为双方战略伙伴关系增加新的契合点。站在10年的新起点上,打造中国-东盟博览会升级版,无疑让搭建海上丝绸之路的这一平台联系得更加紧密,深化彼此之间的互利合作,构建起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16.
正在中国和东盟迎来战略伙伴关系第二个十年的新起点上,9月16日-19日,第11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围绕"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主题,开启了"钻石十年"的金钥匙,推动中国-东盟合作迈向更高水平。携手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和东盟国家领导人高度评价中国-东盟友好合作成果及中国-东盟博览会发挥的重要作用,认为这一倡议恰逢其时,将为双方发展创造更多的利益共同点和经济增长点,为双方战略伙伴关系增加新的契合点。站在10年的新起点上,打造中国-东盟博览会升级版,无疑让搭建海上丝绸之路的这一平台联系得更加紧密,深化彼此之间的互利合作,构建起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17.
程群 《今日广西》2010,(20):7-7
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秘书长郑军健介绍,自2004年以来,连续7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广西南宁成功举办,有力促进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博览会成为中国与东盟发展战略伙伴关系的新舞台。  相似文献   

18.
加强区域合作,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依靠地区优势提高国际竞争力,已经成为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中国与东盟在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下,应对国际经济新形势所做出的重要战略选择,在中国与东盟关系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自从中国与东盟签订《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以来,双方采取了许多措施来促进彼此的合作,如中国方面实施“早期收获”计划、举办中国-东盟博览会、推进“两廊一圈”合作、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等。北部湾地处这些发展中的次区域联结部,具有明显的地缘优势,发展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9.
八面来风     
中国-东盟:合作深化,建设“提速”随着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15周年纪念峰会、第三届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第三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相继在广西举行,拥有18亿人口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不断“提速”。10月30日,在纪念峰会上,中国总理温家宝为未来中国-东盟关系的发展提出了“加强战略协作”、“丰富合作内涵”、“维护共同安全”、“密切人文交流”等四项建议。温总理指出,要在《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基础上,探讨签署扩大和深化双方经贸合作的文件,建立经济合作的制度性安排。全面落实《货物贸易协定》,积极开展服务…  相似文献   

20.
《当代广西》2004,(20):4-4
2004年11月3日至6日,首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将在广西南宁隆重举行。中国-东盟博览会是我国政府与一个国家集团联合举办的第一个综合性、国际性的博览会,也是我国政府第一个以自由贸易区为背景的国际性博览会,将成为中国-东盟经贸合作的平台,以及彼此间政治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按照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的要求,南宁市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地做好博览会的各项工作,力争以一流的投资贸易场所、一流的会展场馆设施、一流的安全保卫措施、一流的高效服务质量、一流的城市人居环境,确保首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的顺利举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