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保释制度与取保候审之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外的保释制度是指对被羁押待侦查或审判的人提供担保,保证按照指定的日期出庭,并履行必要的手续后予以释放的制度。取保候审是刑事强制措施的一种,是国家警察权和司法权的体现。完善我国取保候审制度,更有利于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利。  相似文献   

2.
取保候审制度的再思考陈海光_取保候审制度是我国刑事诉讼法所规定的一种强制措施。按照传统的定义,它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责令被告人提供保证人,保证其不逃避侦查、起诉、审判并随传随到而不予羁押的一种强制措施。我国刑诉法对取保候审的适用对象及条...  相似文献   

3.
按照我国现行的《刑事诉讼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刑事诉讼过程中的“取保候审”是指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责令被告人,提供有信用的保人。由保人出具保证书,保证被告人不逃避侦查和审判,并能随传随到以获取释放或免予羁押的一种强制措施。所谓“取保”到目前为止只限于“人保”。“人保”又可以有公民个人保或者“被告人所在单位和居住地居(村)民委员会”保。  相似文献   

4.
取保候审是指我国刑事诉讼过程中,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交纳保证金,以保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逃避或不妨碍侦查、起诉、审判,并随传随到的一种强制措施.由于法律对取保候审的规定较为原则,相关的司法解释与规定之间又不一致,在司法实践中已经暴露出它的缺陷和不足.解决取保候审实际执行中的问题需从进一步完善取保候审的适用条件、建立跟踪监督机制、切实完善“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的立法规定、完善对取保候审决定权的监督机制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5.
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取保候审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责令被告人提出保证人,由保证人出俱保证书,保证被告人不逃避侦查和审判,并随传随到的一种强制措施。它是我国刑事诉讼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证刑事诉讼活动顺利进行和及时有效地打击各种犯罪活动,保障无罪的人不受追究起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法律规定过  相似文献   

6.
保释制度是指对被逮捕或羁押待侦查、审判的人提供担保后予以释放的制度。保释最早产生于英国 ,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形成今日较为完备的一项以保障人身自由为目的的制度。保释制度为国际社会所接受是以其内在诉讼价值作为依托和支撑的 ,其所蕴含的权利保障理念对我国的取保候审制度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吸取其合理因素来改造取保候审对我国来说更为有利。  相似文献   

7.
保释制度是指对被逮捕或羁押待侦查、审判的人提供担保后予以释放的制度。保释最早产生于英国 ,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形成今日较为完备的一项以保障人身自由为目的的制度。保释制度为国际社会所接受是以其内在诉讼价值作为依托和支撑的 ,其所蕴含的权利保障理念对我国的取保候审制度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吸取其合理因素来改造取保候审对我国来说更为有利  相似文献   

8.
保释制度是指对被逮捕或羁押待侦查、审判的人提供担保后予以释放的制度。保释最早产生于英国 ,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形成今日较为完备的一项以保障人身自由为目的的制度。保释制度为国际社会所接受是以其内在诉讼价值作为依托和支撑的 ,其所蕴含的权利保障理念对我国的取保候审制度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吸取其合理因素来改造取保候审对我国来说更为有利  相似文献   

9.
我国刑事取保候审制度的新发展及其适用探讨童争威,刘聪刑事诉讼中的取保候审制度,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主动申请或者受理案件的司法机关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供保证人或交纳保证金,确保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不受羁押的条件下,不逃避或妨碍侦查、...  相似文献   

10.
取保候审制度作为我国替代羁押的主要措施,其作用未得到充分有效的发挥,导致司法实践中审前羁押的大量存在,严重损害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本文对我国的取保候审制度的定位进行思考,并借鉴英美法系国家的保释制度,提出重新确立我国的取保候审制度的定位,使取保候审成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享有的一项权利。  相似文献   

11.
取保候审作为我国刑事强制措施之一这一不合理的理论和立法定位 ,导致目前我国取保候审制度在立法和司法实践中存在诸多缺陷。完善我国取保候审制度应当以对取保候审制度的准确定位———取保候审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享有的一项权利———为前提 ,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程序化的取保候审制度 ,进一步改革现行取保候审制度中相关规定  相似文献   

12.
刑事诉讼禁止令是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在取保候审决定书中对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选择适用的禁止性规定,在取保候审制度中具有相对独立的法律地位。适用刑事诉讼禁止令的前提条件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决定取保候审。适用刑事诉讼禁止令的实质条件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取保候审期间实施特定行为存在着诱发社会危险性及妨害刑事诉讼正常进行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
在“少捕慎诉慎押”背景下,取保候审制度大幅修改,特别是适用条件由过去的“可以”改为“应当”,体现国家贯彻“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的决心。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权获得取保候审,更是无罪推定原则的要求与体现。我国的取保候审制度对于取保候审的性质定位、取保候审的程序及救济保障仍缺乏应有的规定,导致在司法实践中,办案机关自由裁量权过大,取保申请缺乏程序保障,权利被侵害也得不到任何救济。完善我国取保候审制度,应当将取保候审确立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一项权利,确立令状中心主义,赋予取保候审救济保障。  相似文献   

14.
在司法实践中,我国取保候审的运用并不广泛,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审前羁押是常态,而取保候审是例外,使得超期羁押成为现实中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而且在实施取保候审时也有差强人意之处。因此,针对我国取保候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以完善取保候审制度,使取保候审制度在司法实践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修改后刑事诉讼法对取保候审作了较大的修改和补充,进一步完善了这一强制措施。本文拟就修改后的取保候审法律规定在执行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作一探讨。一、关于保证金的数额刑诉法增加了保证金取保的方式,无疑是取保候审措施得以落实的有力保障。但保证金应当收取多少却无明确规定。收取保证金的目的在于使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基于其经济利益的顾虑,放弃可能的借机逃跑或逃避刑事诉讼活动的意图或行为。因而保证金的数额应达到使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愿放弃、不能放弃的程度。若令其感到弃之无关痛痒,则保证金保的形式就难免形同虚…  相似文献   

16.
当事人取保候审权利保护之不足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取保候审不仅仅是强制措施,在特定情况下还是被羁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诉讼权利。但因取保候审的权利属性未受到重视,致使在取保候审制度中未建立起有效的权利保护机制,因而有必要对该项制度进一步研究和完善,以确保在刑事诉讼中公民取保候审权利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当事人取保候审权利保护之不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取保候审不仅仅是强制措施,在特定情况下还是被羁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诉讼权利。但因取保候审的权利属性未受到重视,致使在取保候审制度中未建立起有效的权利保护机制,因而有必要对该项制度进一步研究和完善,以确保在刑事诉讼中公民取保候审权利的实现。  相似文献   

18.
为了减少羁押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人身自由权的侵害,现代法治国家一般都建立了完善的保释制度。与国外的保释制度相比,我国的取保候审制度的性质更多的是一种“权力制度”,而保释制度的性质是一种“权利制度”。通过对我国取保候审制度的分析,不难发现无论是在理论上、立法上还是实践上,取保候审制度都存在着较大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已经不是对取保候审制度进行简单的修补就能解决的,只有通过改造现有的取保候审制度,结合国外成熟的经验,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保释制度才能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19.
建立我国保释制度的构想张艳军,赵肖筠一、保释制度的沿革保释是指对被逮捕或羁押待侦查、审判的人提供担保,并履行必要的手续后予以释放的制度。它对被告人、嫌疑人不予羁押是以其在特定的时间、地点能自动归押,不妨碍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为条件的。保释并不是刑事诉讼...  相似文献   

20.
相比英美保释制度,我国取保候审在性质定位上和适用方式上都相去甚远。《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中对我国取保候审制度进行了完善,体现了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权利的保障,但在取保候审的适用方式、适用程序和相关保障措施方面仍然存在不足。应借鉴英美保释制度,完善我国的取保候审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