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刘杰 《中国检察官》2007,(10):21-22
涉农土地补偿职务犯罪案件具有其自身特点,发案原因主要是管理制度不健全,监督制度不到位,法律意识差,村务公开制度流于形成等。应有针对性地完善制度,加强监督,建立科学的职务津贴制度,遏制该类案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涉农职务犯罪案件呈现出犯罪主体范围广且相对集中、涉案领域广泛、犯罪手段日趋多样化、窝案窜案增多等特点,且在查处涉农职务犯罪案件过程中,法律适用问题一直困扰着办案机关,例如:涉农职务犯罪主体认定、管辖权异议、履行公务范围、法律适用导致处罚力度差别等,深入研究涉农职务犯罪法律适用问题,通过法律手段解决涉农职务犯罪适用问题具有急迫性、现实性,才能有效遏制涉农职务犯罪。  相似文献   

3.
易顺平 《法制与社会》2012,(14):265+267
近年来,涉农职务犯罪案件不断上升,已成为社会关注程度较高的问题.本文就从涉农职务犯罪的概念入手,详细介绍了涉农职务犯罪的特点、成因和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山西省洋州县人民检祭院认真落实最高人民检察院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组织开展查办涉农职务犯罪专项行动,严肃查处涉农职务犯罪,及时化解了农村矛盾,维护了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我院对2007年以来查办涉农职务犯罪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努力找出涉农职务犯特罪的发案点、规律及原因,提出预防涉农职务犯罪对策。  相似文献   

5.
农业、农民和农村工作是全党工作的重点.而涉农职务犯罪案件多发严重破坏了党的“三农”政策的贯彻落实,严重阻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进程。笔者结合查办涉农职务犯罪情况,对当前涉农职务犯罪的特点、成因谈些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6.
叶文忠 《法制与社会》2012,(31):254-255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国家从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不断加大,农村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同时在基础设施建设、土地征用、工程项目、安置补偿过程中,一些基层的领导干部以及财务人员的涉农职务犯罪的案件呈现日益增多的趋势,大大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本文结合对检察工作涉农职务犯罪的危害、特点、成因及对策预防等方面对涉农职务犯罪进行分析,以期对当前的涉农职务犯罪的防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随着国家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问题也日益突出,不仅侵害了广大农村居民的根本利益,而且影响了"三农"政策的贯彻落实和城镇化建设。本文就兰州市某县近五年来查办涉农领域职务犯罪的情况为例,总结了涉农职务犯罪的特点、原因,初步探讨了涉农资金管理的机制构建,以期完善涉农惠农资金管理制度,在遏制和预防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方面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涉农职务犯罪是直接以农业、农村、农民为侵害对象,或者以国家对农业、农村、农民的政策及投资为侵害对象的职务犯罪。结合张家口市检察机关近几年来查办的涉农职务犯罪,认真剖析其犯罪特点、成因及查办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以期对在全国深入查办涉农职务犯罪,保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工作顺利开展起到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不断推进,一系列农村改革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惠农资金的大幅增加,涉农职务犯罪现象随之显现。笔者通过担任襄汾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期间查办涉农职务犯罪情况,结合襄汾县实际,研究查办涉农职务犯罪过程中所涉及的法律问题,分析犯罪特点,总结犯罪轨迹,为今后查办涉  相似文献   

10.
涉农职务犯罪对农村经济秩序、社会稳定和政府公信力均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增加了许多不安定因素,为进一步解决“三农”问题增加了阻力。近年来,辽宁省涉农职务犯罪呈上升趋势,有主观原因,而农村基层组织管理混乱和监督漏洞是导致犯罪高发的不可忽视的客观原因。当前,涉及职务犯罪存在教育失之于虚、制度失之于缺、管理失之于疏、民主失之于弱几方面误区,需构建涉农职务犯罪预防工作新机制。  相似文献   

11.
王森  张京晶 《法制与社会》2012,(19):218+222
本文以某区近年来查处的涉农惠民领域职务犯罪案件为样本,分析了当前涉农惠民领域职务犯罪的特点和犯罪条件,提出了防治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查办和预防统筹城乡一体发展中的涉农职务犯罪具体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针对当前涉农职务犯罪发案趋势,通过揭示其原因,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13.
张永昌 《法制与社会》2012,(16):258-259
近年来,随着花都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国家各种支农、惠农资金及农村基础建设资金大量流向农村,农村基层组织的管理者涉农资金的管理和支配权力不断扩大,而相应的监督机制尚不健全,导致涉农职务犯罪呈现出愈演愈烈的趋势.据统计,2011年以来,花都区检察院共立案查处涉农职务犯罪10件10人,约占我院查办职务犯罪案件总数的50%,亟待加大惩处和预防力度.本案拟从当前涉农职务犯罪的特点为出发点,分析该类犯罪高发的诱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切实可行的预防和打击策略.  相似文献   

14.
新农村建设领域职务犯罪的特点、成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深入查处新农村建设领域职务犯罪案件(简称“涉农案件”)是检察机关贯彻与实践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新时期的涉农职务犯罪具有新特点,根据涉农职务犯罪主体(主要包括乡镇站所人员和村干部)的不同个性,分析探索其发案规律,从而构建长效防治机制。  相似文献   

15.
今年以来,大足县检察院采取四项措施,推进涉农职务犯罪预防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至今未发现一起涉农职务犯罪案件。一是发出检察建议,堵塞漏洞。向县政府发出检察建议,希望加大涉农补贴的公示力度,从源头上预防腐败行为的发生。二是召开打招呼会,防微卡十渐。建议县预防领导小组召开今县乡镇书记、镇长、分管领导、财政所长等参加的“打招呼”会,通报了去年查处的涉农职务犯罪案件,剖析发案原因及作案手段,引起全县震动,取得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林巍 《法制与社会》2011,(30):210-211
随着国家对三农投入的增加,国家实施了粮食直补、退耕还林、旧村改造等多种惠农政策,向茯村投入了大量资金,村委会、村委会成员等“村官”涉农职务犯罪随之逐渐增多,直接影响着我国中央政策的落实和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以及农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本文通过分析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村委会、村民小组等“村官”涉农职务犯罪,从而研究“村官”涉农职务犯罪中的法律适用问题。  相似文献   

17.
农村干部利用职务之便骗取、套取、侵占土地补偿款、涉农惠农资金的,是定贪污还是职务侵占?立法不明确,造成司法认定困难.根据对某市5年审结的132件农村干部贪污和职务侵占案件的实证分析,司法实践中对于农村干部骗取、套取、侵占土地补偿款、涉农惠农资金的案件,有些定贪污罪,有些定职务侵占罪;在检察机关指控农村干部贪污的110件案件中,辩护人、被告人辩称是职务侵占的87件,占检察机关指控贪污案件的79.1%,在定性上法院则认定为贪污罪,但在量刑上则适用职务侵占罪的法定量刑幅度;通过分析归纳梳理认定农村干部骗取、套取、侵吞涉农惠农资金、土地补偿款的身份认定规律,提出以非国家工作人员、非公款为原则综合判断,并按照犯罪数额、退还情况、款项用途等情节综合确定刑期,明确免刑、缓刑适用条件.  相似文献   

18.
吴清都 《法制与社会》2012,(33):215-216
2011年,晋江市人民检察院紧紧围绕市委提出的打好"五大战役"、实施"四大工程"等一系列决策部署,充分发挥法律监督职能作用,在努力为经济社会提供司法保障的同时,依法查处多起涉及"三农"问题的职务犯罪案件。本文通过对2011年晋江市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的涉农职务犯罪案件进行统计,分析涉农职务犯罪案件的特点、案件频发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预防基层干部职务犯罪的对策,以期能对制定新的农村发展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十三亿人口中就有九亿农民.改革开放以来,这场重大变革最初明确的收益者、是否真正获益?"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的境况,是否有所好转?检察机关发挥法律监督职能、深入查办职务犯罪,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服务新农村建设,应当深入的分析当前一个时期涉农职务犯罪的发案因为,探索和总结适合查办涉农职务犯罪的...  相似文献   

20.
苏磊 《法制与社会》2010,(33):239-239,242
涉农案件对稳定农村基层组织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近几年发生的涉农案件相关数据就涉农职务案件的预防作了简要的分析,以期对预防涉农职务犯罪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