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蔺伟  高雪峰 《实践》2008,(3):48-49
和谐文化在民族地区是以民族文化的形式反映和表现的。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存在的根基和发展的动力。民族地区和谐文化的兴盛,能够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有利于边疆巩固、国家文化安全、壮大中华民族实力,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2.
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加强民族地区的和谐文化建设,对于民族地区全面贯彻落实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文化政策,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维护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3.
和谐文化建设对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加强民族地区和谐文化建设,要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谐精神、坚持正确导向、树立科学创新精神、丰富民族地区文化生活、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等方面持续不断地加以推进。  相似文献   

4.
在青海这样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地区,推进文化建设要在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前提下。挖掘长期存在于各民族信仰中的民族宗教文化的积极因素,使其成为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推动社会和谐进步。民族宗教文化一直以来都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潜藏在少数民族骨血中用以指导其生活实践的精神沃土和宝贵财富。重视民族宗教文化,从中汲取它的和谐思想,对于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新青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民族地区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高潮,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把弘扬民族宗教优秀文化,服务社会和谐作为一个重要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5.
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加强民族地区和谐文化建设,对于民族地区全面贯彻落实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维护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对我国西部民族文化与市场经济接轨的一些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的历史时期 ,缩小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差距 ,加快民族地区的发展步伐 ,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 ,是党和国家的重要任务。现代化的过程与民族文化发展的过程是一致的。民族文化发展需要适应现代化的时代要求 ,现代化也需要民族文化提供切合实际的支持。民族习惯法、民主议事传统、宗教文化以及其他多样纷呈的民族文化 ,都需要与市场经济接轨 ,以推动经济社会向前发展 ,同时也使传统文化本身得以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传统文化对少数民族社会有着巨大的调节作用 ,对民族地区的发展和稳定具有重大作用 ,应辩证认识民族传统文化对民族地区发展与稳定的积极和消极作用。必须按照建设先进文化的要求 ,把发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作为民族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以促进民族地区的发展和稳定。  相似文献   

8.
邹万银 《实践》2006,(9):43-44
草原文化是人类社会重要文化形态。从它的起源、形成、发展过程看,它贯穿于人类社会各个重要阶段;从它的分布区域看,它遍布于欧亚大陆。笔者这里所说的是作为中华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草原文化。是以中国北方草原为载体,由世代生息在这里的先民,特别是阿尔泰语系民族创造的文化。我国草原地区通常包括沙丘和森林地带,在  相似文献   

9.
民族地区发展民族文化旅游对于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文化传播与交流,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赵立华 《实践》2007,(3):39-40
在呼伦贝尔这样的边疆民族地区,建设和谐文化,发挥和谐文化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领域内的重要作用,体现和谐文化对民族、宗教、传统、价值观、审美观和边疆地区长治久安的决定性影响,有着重大的现实需求和深远的战略意义。笔者认为,建设和谐文化,一定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  相似文献   

11.
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必须要坚持党的领导,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促进民族地区科学发展,加强民族法制建设,健全和谐民族交往关系的协调机制,排除影响民族关系的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12.
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新平台上培养民族地区党政干部的能力,为人们提供了新视野--文化.而从文化的视野探索认识民族地区党政干部能力培养问题,提出和实施科学的对策,才能冲出某些误区的羁绊,打破浅层次的操作性的束缚,切实有效地、可持续地提高民族地区党政干部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加强民族地区县级政府能力建设,必须全面贯彻国家民族政策,制定符合民族地区实际的发展战略,提高决策能力;必须加强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建设,实现制度创新,提高发展能力;必须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加强地区间经济协作,提高协调能力;必须解决好民族问题和社会问题,科学处理危机事件,提高社会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14.
当前,世界趋向多极化,经济快速发展使全球化更加深入,各种文明之间的交融、交流和交锋也日趋频繁,包容文化正是在这种环境下提出的一种科学、可行的文化生成模式。只有立足于发展包容文化,才能不断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促进文化和谐,为建设和谐世界创造文化条件。  相似文献   

15.
文化是人类精神的外化。文化是以“文”化人。文化以先进“文”化人,提高人的素养、品德和能力。提高民族地区党政干部的执政能力,关键是加强民族地区的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6.
乡村振兴战略政策的落实,对边疆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至关重要。文章选取边疆民族地区耿马自治县及M村中关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政策文本内容为分析对象,运用R软件进行关键词提取、绘制聚类图谱,采用Nvivo软件进行编码、词频统计和词云制作。结果显示,边疆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战略政策实施的主题包括:新农村建设、“三农”工作、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农村社会发展等热点问题。在此基础之上,文章总结出边疆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战略政策实施模式的基本架构。最后,从协同治理理论的视角,提出以政策协同、项目协同、服务协同为分析框架,以乡村社会体制吸纳为着力点,实现生态共治的现代化乡村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7.
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戚序 《理论学刊》2006,(3):70-72
文化是一定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对一定社会的政治与经济产生重大的影响;然而存在决定意识,没有和谐的政治、经济及社会建设,就没有和谐文化的建构与发展。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先进文化,它既是社会主义社会“质”的规定性的综合体现,又是社会主义先进生产力的有机构成,并体现着历史传承性、主题时代性和制度阶级性三要素的有机统一。因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依托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社会两大战略思想、把握其内在的三个维度的基本关系、建立四组重要的机制、培育五种精神支撑和形成六重社会回应。  相似文献   

18.
略论图书馆和谐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提升文化软实力及建设和谐文化的过程中,作为保存和传播文化的重要窗口,图书馆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因此,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就要求积极建设和谐图书馆文化,充分发挥图书馆的职能,让图书馆保存和传播更多的先进的优秀文化,推动形成良好的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文环境和文化生态,提高国民的整体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19.
保持和促进统一战线"五大关系"的和谐发展,卓有成效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做出更大贡献,需要大力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包容精神。文化包容为政党关系增强向心力,为民族关系增强凝聚力,为宗教关系增强包容力,为阶层关系增强整合力,为海内外同胞关系增强亲和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