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刘兆玉 《学理论》2011,(32):47-48
《论语》是记录孔子言行、体现孔子思想的主要文本,在其所体现的诸多思想中,作为大教育家、大学者的孔子,其为学思想极为突出。孔子强调学习、注重学习,他的为学方法可以归纳为两点,即学思并进和学以致用。  相似文献   

2.
刘磊 《学理论》2013,(6):150-152
《孟子》一书中多处引用《诗经》相关篇目。对于《诗经》的引用和解读,孟子遵循了"知人论世"和"以意逆志"两大基本原则。就《梁惠王》上、下篇中的几处对《诗经》的引述情况做深入的剖析,来探讨孟子如何引用《诗经》以为己用来展开论辩和《诗经》在孟子哲学思想构建中的基础性作用。  相似文献   

3.
《诗经》与其他四经相比是"五经"中能够更直接、全面了解汉中及其他地域文化的文本。以汉代《诗经》学中关于汉中所在地域的文化地理背景为基础,着重分析其中涉及到汉中地域及其他与两汉时期汉中文化特征形成、发展相关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内容,探求汉代《诗经》学与汉中文化之间关系,并揭示汉代《诗经》学与地域文化之间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4.
《理论视野》2010,(2):39-39
<正>《光明日报》2010年1月22日刊登梁漏然的文章指出,近年来,孔子俨然成了影视市场的"新宠"。电影版《孔子》未播先热,佛山电视台投拍的电视剧版《孔子》只在拍摄中便赚足了眼球,湖南卫视组拍的电视剧《孔子春秋》也备受关  相似文献   

5.
狎与庄     
《求知》2017,(8)
<正>狎甚则相简,庄甚则不亲。是故君子之狎足以交欢,其庄足以成礼。——《孔子家语·好生》【译文】"狎"有两层含义,一是指过分亲近,二是行为不正,轻佻。本句的含义是:过分亲近就相互轻视、怠慢,过分严肃庄重就没有亲切感,因此君子的亲近到足以快乐交往的程度就行,君子的庄重、严肃到足以与人保持"礼"的距离即可。【作者简介】《孔子家语》又名《孔氏家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孔门弟子思想言行的著作。今传本《孔子家语》共十卷四十四篇,魏王肃注,书后附有王肃序和《后序》。  相似文献   

6.
台湾师范大学曾仕强教授在《百家讲坛》讲《易经》时,说他在孔子的故里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天,一个人来孔子家里拜访,孔子的徒弟拦住了他,问他有什么事。那人说:"我想问问先生,一年到底有几季?"孔子的徒弟很不以为然地说:"当然是四季了!这  相似文献   

7.
于东超 《学理论》2011,(28):48-49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闻名于古今中外的哲学家。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先秦和秦汉保存下的《史记.孔子世家》。孔子的政治思想在中国封建社会中有重大的影响。孔子的政治思想主要表现为以"仁""、礼"为中心内容的规范和治术,突出道德在政治统治中的作用。孔子所表达的理想在现今也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和作用。其学说以仁为核心,而"仁"的执行又要以"礼"为规范。政治上提出"正名"的主张,提倡德治和教化。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首创私人讲学的风气。自汉以后,经过不断补充和改造,他的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影响极为深远。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13,(33)
《诗经》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绚丽瑰宝,一直以来影响着中国传统哲学的走向,孟子也是《诗经》影响下的一位思想家代表。他善于引用《诗经》中的经典语段来阐述自己的民本思想,在这些语段的运用中,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笔者将其阐述的方式分别从引发、对话、佐证、新解四个角度具体阐述《诗经》影响孟子民本思想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张倩  刘友田 《学理论》2010,(27):46-48
孔子作为儒家的创始人其思想核心是"仁",但"孝"却被他推崇到很高的地位,认为"孝"是治国施政的基础。在孔子看来,孝绝不仅是一个道德概念,还是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实践准则,纬书说孔子有言:吾志在《春秋》,行在《孝经》。"孝"对于中国古代社会稳定、生活有序发挥了重大的作用,数千年来由孝文化潜移默化所积淀的道德观念习俗,在今天仍有相当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果笑非 《学理论》2012,(22):136-137
20世纪语言哲学崛起,成为这个时代哲学的主流。《论语》及孔子的语言思想,从古至今研究者甚多,但是,从语言哲学角度来研究《论语》的著作并不多。孔子围绕着"真假"、"是否"问题,提出了"信"、"行"、"仁"、"德"等多个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