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这是《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阐述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观点。邓小平同志认为,开放政策是中国的希望。“不开放不改革没有出路,国家现代化建设没有希望”(《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19页。以下凡引此书只注页码)。我们要联系湖南实际认真学习邓小平同志的著作,进一步解放思想,扩大开放,推动经济发展跃上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纵谈我对外开放政策和国际形势八月一日他在会见日本公明党竹入义胜委员长时说,我们的对外开放政策是坚定不移的,但要小心谨慎,要保持谦逊的态度。邓小平说,对于深圳经济特区,我还是两句话:第一,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第二、深圳经济特区还是一个试验。这两句话并不矛盾。我们的整个开放政策也是试验,从世界的角度来  相似文献   

3.
从1982——1992年10年中,邓小平同志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方面,集中党和人民的集体智慧,贡献了一系列的新理论观点,可以概括为以4个方面: 第一,关于我们所处时代的主题 1984年,邓小平同志在多次谈话中指出:“和平和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问题。”这是对世界形势的科学分析。邓小平同志明确强调了我们认识的变化。他说,我们多年来一直强调战争的危险。但是,现在我们的观点有点变化。我们感到,虽然战争的危险还存在,但是制约战争的力量有了可喜的发展。全世界维护和平力量进一步发展,“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维护世界和平是有希望的。”(《在军委扩在会议上的讲话》) 这样的认识,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就开始了。这同我们实行和平建设,实行对外开放的基本方针相联系。三中全会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工作重点。为了把中国社会主义搞上去,就不能搞封闭,而开放又是相互的。我们不搞自我封闭,国际环境允不允许我们开放?我们下决心集中全力把经济搞上去,国际环境允不允许我们专心致至地搞建设?这是需要认真解决的问题,也是邓小平同志三中全会以来一直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时事学习     
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邓小平在会见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时,深入阐明“一国两制”方针,他说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后五十年不变,五十年后更没有变的必要。这个精神也适用于按“一国两制”方针解决统一问题的台湾。这个新事物不是别的国家提出来的,是中国提出来的。这就叫做中国特色。邓小平说,所谓不变,要考虑政策总体各个方面都不变,其中一方面变了,都要影响其他方面。可以设想一下,如果中国改变了共产党领导下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那么香港五十年不变也会告吹。要真正做到五十年不变,而且五十年以后也不变,就  相似文献   

5.
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华大地涌起改革开放的大潮,地处长江口的江苏南通市,正是遵照邓小平同志关于对外开放的伟大方针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首批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的重要决策,走到了对外开放的最前沿。经过20年的实践,人们对邓小平对外开放的光辉思想有了更深切的理解。邓小平同志指出:“现在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发展开放型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和适应国际经济发展变化的客观要求。“现在世界上的发展一日千里,每天都在变化,特别是科学技术,追都追不上。’”不开放就没有出路,国家现代化建设就没有希望。我们…  相似文献   

6.
80年代对外开放的实践告诉我们,邓小平同志倡导的对外开放政策在我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证明这一政策是正确的和有效的。进入90年代,小平同志对对外开放又作了一系列主要论述。他强调要“全方位开放”,“更加开放”,“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同80年代相比,90年代的对外开放确实出现了新进展、新趋势,概括起来主要是10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群众》2014,(10):1-1
<正>我们现行的方针政策不会有任何变化,开放政策只会更加开放。不但本世纪如此,中国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以后还会如此,以后更是如此。——《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35页。中国执行开放政策是正确的,得到了很大的好处。如果说有什么不足之处,就是开放得还不够。我们要继续开放,更加开放。——《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02页。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与对外开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曾经说过,“毛泽东同志在世的时候,我们也想扩大中外经济技术交流,包括同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经济贸易关系,甚至引进外资、合资经营等等。但是,那时候没有条件,人家封锁我们。后来‘四人帮’搞得什么都是‘崇洋媚外’、‘卖国主义’,把我们同世界隔绝了”①。毛泽东同志对外开放的思想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毛泽东同志超越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不同,从发展新民主主义经济和社会主义经济的角度,提出对外开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早在1936年,他在与斯诺的谈话中就提出,“当中国真正获得了独立时,那么,外国正当贸…  相似文献   

9.
即将告别的1997年,对中国人来说,是极其不平常的一年。2月,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不幸逝世。从改革中得到实惠的全国人民无比悲痛,追忆他的历史功绩。世界各国赞颂他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的杰出贡献。同时,不少人为之关心:邓小平之后的中国能不能保持稳定?第三代领导人有没有驾驭全局和复杂的国内国际形势的能力?中国的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是继续坚持下去还是会发生什么变化?……随后的两件大事,解除了人们的疑虑和担心。一件是7月1日中国如期顺利地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百年国耻得到雪洗。邓小平生前曾希望香…  相似文献   

10.
信息采撷     
“三个代表”思想的理论意义邓小平思考问题的制度视角三大矛盾导致前苏联解体哲学社会科学的社会功能“官本位”形成的历史和现实原因建国初期为什么没对外开放造就中国富人的四次机遇我国的宪法修改历史全球贫富差距可能拉大 (成 林) 邓小平思考问题的制度视角 第一,在对待重大历史遗留问题时,邓小平总是透过事情的表面现象,从制度的角度去分析和认识问题。 改革开放之初,反思和批判“文革”错误,是我国实现从阶级斗争到经济建设的伟大转折的历史前提。“文革”为什么会发生?我们如何才能真正避免“文革”再次发生?不少人多从个…  相似文献   

11.
新加坡《联合早报》最近发表文章:世界改变中国中国改变世界。文章指出,如果从中国与世界的关系这个角度来看,中国经济发展似乎可以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对外开放,让世界进入中国;第二个阶段还是对外开放,但中国开始走向世界;第三个阶段依然是对外开放,中国已经开始改变世界了。在这三个阶段中,开放政策始终不变,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关于对外开放的“三不”与“三要”周杏坤Ⅰ①对外开放,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项基本国策;对外开放理论,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I②邓小平同志立足中国而又纵览世界,正视现实而又放眼未来,捕捉机遇而又面向挑...  相似文献   

13.
王萍 《前沿》1998,(11)
对外开放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国策,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邓小平对外开放设想不是凭空产生的,这既是对中国经济长期停滞后的历史教训深刻总结的结果,又是对当代世界经济、科技发展和国际形势发展的敏锐观察的结果。新中国成立后,国际上反对中国的势力,反对中国社会主义的势力,迫使我们处在隔离、孤立状态。六十年代我们有了同国际上加强交往合作的条件,但是我们自己孤立自己,当时,批“洋奴哲学”,把对外开放同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自力更生对立起来,结果拉大了中国同先进国家的差距,使得我们的科学技术和经济水平远远落在…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的形成,标志着中华民族对外开放思想完成了一次突破性的历史飞跃,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思想理论境界。一、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有关思想理论邓小平理论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脉相承的,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同样是邓小平同志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而结出的一个丰硕的成果。马克思主义是在工业革命以后,世界经济、政治、文化一体化趋势开始出现…  相似文献   

15.
杜宇撰文提出,在创立邓小平理论、设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伟蓝图的时候,邓小平同志始终垦以马克思主义的宽阔眼界,密切观察世界形势的变比,作出了一系列马克思主义的新判断。学深、学透邓小平理论,必须把握邓小平同志作出的这些判断:〔1)邓小平同志正确分析了当今时代特征,作出了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两大主题的新判断,告诉我们要抓住机遇,加快自己的发展。(2)邓小平同志正确分析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特点,作出了“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的新判断,领导我们党制定了对外开放的新政策。(3)邓小平同志正确分析了当今世…  相似文献   

16.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20年,也是武汉市对外开放6周年。在这个光辉时刻,中共中央发出通知,要求全党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密切联系武汉对外开放的实践,深感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对我们正确地总结历史经验,打开跨世纪开放的大思路,科学地规范未来,都具有极大的指导作用。以下从三个方面谈谈个人体会。一、深入学习邓小平开放理论是学习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同志指出:“讲政治,对于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来说,不是什么新问题。从我们的老祖宗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到毛主席和邓小平同志,可以说是一以贯之的。这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为什么现在要强调一下这个问题呢?目的是希望全党更加坚定不移、更加全面正确地贯彻执行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把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搞得更好”。又说,现在“西方敌对势力要‘西化’、‘分化’我们,要把他们那套‘民主’、‘自由’强加给我们,李登辉要搞‘台独’,我们不讲政治行吗?”因此,“领导干部一定要…  相似文献   

18.
1984年10月6日,邓小平同志在总结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时说:“我们在制定对内经济搞活这个方针的同时,还提出对外经济开放。总结历史经验,中国长期处于停滞和落后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闭关自守。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78页)邓小平同志的对外开放思想,与改革思想作为一个统一的战略思想,构成了党在新时期的基本路线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对外开放,是邓小平同志依据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经验和国际经济技术发展的必…  相似文献   

19.
作为当代中国乃至世界著名的政治家,邓小平同志十分注意研究政治问题,善于从政治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他教导我们“到什么时候都得讲政治”。学习领会邓小平同志这一思想,对于贯彻落实江泽民总书记关于“领导干部一定要讲政治”的讲话精神、加强干部队伍的思想作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体会到,讲政治,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为什么说讲政治就是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邓小平同志的有关论述中找到答案。1979年3月,邓小平曾指出政治是“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在现实斗争中的根本利害”。因…  相似文献   

20.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是党的十五大的主题和灵魂。抓住这个主题,也就抓住了学习贯彻十五大精神的核心和关键。为什么当前要突出强调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旗帜问题的表述,经历了一个过程。早在党的十三大第一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这一概念时,就把它同“旗帜”联系了起来,指出这一理论“是指引我们事业前进的伟大旗帜”,号召全国人民“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下,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党的十四大对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出了科学的概括和评价,确立了这一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