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洋是自然环境的调节器,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海洋环境保护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内海和边海的水域面积约470多万平方公里。随着海洋开发与利用的力度不断加大,海洋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也愈来愈突出,保护海洋环境的形势十分紧迫。  相似文献   

2.
张文亮 《求知》2013,(7):46-49
当前,随着全球一体化步伐的不断加快,作为连接世界的重要纽带——海洋,正以其特有的地位和作用在世界经济发展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特别是随着陆地资源的逐渐短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将越来越依靠海洋。因此,世界沿海各国都把海洋开发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以加速海洋经济的发展。我国是世界海洋大国之一,国家对海洋资源、海洋空间的依赖程度不断提高,海洋已成为新时期我国抢占战略制高点的重要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3,(36)
海洋问题是中国当前和未来将要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中国海岸线漫长,所面对的海洋问题也就较多,除了有人类发展共同遇到的海洋开发、海洋环境的综合治理等发展性的问题,中国面对最多的是周边的海洋争端问题,其中以中日东海大陆架划界问题、中日钓鱼岛问题和南海问题最为突出,对这三个问题的原因进行定性分析有助于这些问题的解决和中国未来向海洋的发展。中国周边海洋争端要想实现最终解决,最主要的还是要提高中国自身的综合国力,综合国力的提高才是解决争端以及实现和平发展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4.
刘中锋 《学理论》2013,(29):220-221
从历史的角度看海洋战略与国家兴衰民族复兴有重要关系,坚持陆海统筹,制定和实施海洋发展战略,提高海洋开发、控制、综合管理能力。进一步做好海洋工作,促进我国海洋经济和海洋事业可持续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应有贡献。  相似文献   

5.
中国海洋经济要走上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道路,就必须从制定完整清晰的国家海洋政策入手,加强海洋基础管理工作,加强对海洋资源的占有和保护,加强对海洋科学技术和工程开发研究的投入,加强海洋软科学的研究,大力培养海洋科技和管理人才,提升国民的海洋意识。  相似文献   

6.
刘致捷 《学理论》2012,(2):35-36
海洋是人类文明的摇篮,古往今来,人们对海洋充满了向往。然而进入工业文明后,人类对资源的需求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在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海洋的过程中,人类活动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日趋严重,导致海洋生态环境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海平面上升、海洋物种急剧减少、海啸、厄尔尼诺现象等等由于海洋生态遭受破坏所导致的危机给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乃至文明带来了巨大灾难。  相似文献   

7.
亓成章  彭光谦 《求知》2011,(5):19-2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中国要推进海洋经济发展;要坚持陆海统筹,制定和实施海洋发展战略,提高海洋开发、控制、综合管理能力;要优化海洋产业结构、加强海洋综合管理。为落实好“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发展海洋经济的宏伟战略目标,我们有必要把我国发展海洋经济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作一认真的研究和梳理。  相似文献   

8.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科学家预言,21世纪人类将重返海洋。有的科学家描绘:“人类将大规模地在海洋中修建城市、港口。稍长一段时间后,人类会像今天的鱼一样在海里自由自在地畅游。” 我国是一个拥有18000公里海岸线、6500多个海岛、近300万平方公里蓝色国土的海洋大国。但是,海洋产业产值尚不足世界总产值的2%,和海洋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有关资料显示,许多国家都在加紧开发、利用和保护本国管辖海域,世界海洋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年总产值约为1万亿美元。我国要解决好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一个重要的出路就是走向海洋,实现由海洋资源大国向海洋经济强国的转变。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必走之路。 但是,一个严峻的现实则是,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海洋环境污染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搞好我国的海洋环境保护,确保资源的永续利用,实现海洋经济与海洋环境、资源的协调发展,已经成为新世纪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9.
罗琼 《求知》2013,(4):52-54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天津作为我国北方最大的沿海城市,海洋经济已成为城市总体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提出到2020年要建成"海洋强  相似文献   

10.
开发海洋经济必须从调整海洋产业结构、扶植新兴海洋产业入手;要与沿海港口联动,协调服务内陆经济发展;必须走海洋循环经济模式的生态可扶持之路,追求海洋环保是世界沿海各国的自觉行动目标,也是我们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11.
当今世界。发展海洋经济已成为全球性战略选择。同样。海洋也将成为我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战场。我国“十二五”规划首次将海洋经济提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建设性地开启了中国海洋经济的新时代。国家海洋局2011年4月29日发布的《中国海洋发展报告(2011)》指出,在“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初步形成海洋新兴产业体系.  相似文献   

12.
发达国家把海洋开发作为国家战略加以实施,形成了许多新的海洋观,如海洋经济观、海洋政治观、海洋科技观等。开发方式正由传统的单项开发向现代的综合开发转变。海外各国的海洋经济发展趋势大概可以归纳为如下几点:  相似文献   

13.
伴随海洋经济的高速发展,资源环境的承载负担加重,嘉兴近岸海域水污染日趋严重。存在的制度原因:海洋环境管理体制缺陷、海洋污染防治机制缺位、海洋环境监管制度薄弱和分级污水治理制度不健全。应从横向和纵向两个层面进行制度设计与选择。  相似文献   

14.
区域经济理论在海洋区域经济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阐述了海洋经济属于区域经济学研究范畴 ,并论述了地域分工论、空间投资论、经济增长极模式、点轴开发模式、梯度推移论等传统区域经济理论在海洋经济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学理论》2015,(9)
2011年6月,美国康菲石油公司在我国渤海湾的作业平台发生石油泄漏事故,造成大范围海洋污染及巨大经济损失。这一事件,暴露出我国海洋环境执法中执法力量分散,执法依据过时和执法权限过低等问题,遂提出统一海洋环境执法力量、加大违法惩罚力度和改革海洋环境执法权限的建议,以提高我国的海洋环境执法水平。  相似文献   

16.
《学理论》2015,(36)
随着南海区域海洋经济的发展,对海洋的开发利用进一步加深,向海洋倾倒的废弃物数量和规模不断加大,与此同时,海洋倾倒区分布不合理、无证倾倒等违规倾倒现象严重以及海洋倾倒排污收费标准偏低等问题导致海洋倾倒造成的海洋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加强南海区海洋倾废管理很有必要。本文介绍了南海区的海洋倾废的概念,指出了南海区海洋倾废管理在实践中面临的困境,并为实现有效管理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7.
《求知》2013,(1):61-61
海洋强国 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两个目标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两个百年奋斗目标.一个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另一个是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相似文献   

18.
《学理论》2013,(5)
海洋文明在中西方历史上都占有一定的地位,但由于自然地理、经济发展以及民族政治环境的不同中西方海洋文明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前者长于稳定,后者重在创新。文章概括了人类对海洋战略地位的认识过程,详细阐述了中国古代海洋文明的发展历史,并从自然、经济、民主政治、人文环境以及民族性格方面分析了中西方海洋文明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国外海洋经济研究的进展,强调海洋经济已经发展成为独立的经济体系,海洋经济等同于全球经济,海洋产业在性质上属于全球产业,海洋经济统计口径渐趋一致,海洋非市场价值研究引起重视,海洋可再生能源和海洋生物技术等海洋战略新兴产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并说明经济危机对海洋市场的影响因产业特征而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20.
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但却并非是一个海洋强国,我国面临的海洋形势并不容乐观。近代的一些丧权辱国条约造成的"海上败局"和一直以来缺乏统一明晰的国家海洋战略,致使我们海洋的权益维护以及海洋开发出现了不少问题和困难[1]1。比如国家统一大业尚未实现、岛屿争端久拖不决、海洋划界问题陷入困境、海洋资源遭受掠夺性开发、海上军事安全面临严峻挑战、海洋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等。我国海上如此众多的挑战和威胁对我们的海洋战略和海洋安全提出了新的挑战。面临如此严峻的海上安全形势,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要实现海洋强国,必须要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海岸警卫法律制度,这也是本文的初衷和根本目标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