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涉外民事诉讼程序也应规定审理期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涉外民事诉讼程序也应规定审理期限刘海渤我国民事诉讼法第250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涉外民事案件的期间,不受本法第135、第159条的限制”。根据这一规定,我国人民法院审理涉外民事案件(包括经济纠纷案件)没有审限,不受民事诉讼法第135条规定的第一审普...  相似文献   

2.
王志刚 《特区法坛》2004,(5):25-25,29
审限问题一直是人民法院坚持“公正、高效”主题及时审判各类案件所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最高人民法院于2000年9月22日公布了《关于严格执行案件审理期限制度的若干规定》,2003年又部署了进一步清理超审限案件的专项活动。但是,人民法院案件超审限的问题仍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清旧出新问题更是不容乐观。笔者认为,在我们不断加强审限意识,严格审限责任制及其健全审限管理制度的同时,应当着重从源头上加强预防和管理措施,实现从“不得超审限”向“预防超审限”的管理目标转化。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诉讼效率,确保司法公正,根据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和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的有关规定,现就人民法院执行案件审理期限制度的有关问题规定如下: 一、各类案件的审理、执行期限 第一条 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第一审刑事公诉案件、被告人被羁押的第一审刑事自诉案件和第二审刑事公诉、刑事自诉案件的期限为一个月,至迟不得超过一个半月;附带民事诉讼案件的审理期限,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两个月。有刑事诉讼法第一  相似文献   

4.
案件的超审限不可先斩后奏张少春一些基层人民法院在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民事案件中,由于案件情况复杂,事实一时难以查清,案件超审限不可避免。但为数不少的超审限案件,往往不是按法定程序在期限内申请延长,而是在超过六个月或一年审限后,补办一下申请延长审理期限审...  相似文献   

5.
人民法院审理的刑事案件按性质可分为公诉案件与自诉案件。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五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一个月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一个半月。”人民法院审理自诉案件的审判期限法律则没有明文规定。那末,我国自诉刑事案件究竟有无审判期限?如果有,审判期限是多少?如果没有,法律为何不作规定?明确这一问题,无论是在理论上或是实践中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华人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79条规定:“期间以时、日、月计算”;第124条规定:“对犯罪嫌疑人逮捕后的侦查羁押期限不得超过二个月”;第138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对于公安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应当在一个月以内作出决定…。”第168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一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一个半月…。”笔者  相似文献   

7.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八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一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一个半月。”并规定特殊情况,经省高级人民法院批准或决定,也只可以再延长一个月时间,否则都属超期宣判。然而,在司法实践中,违反第一百六十八条规定,超过法定期限宣告判决的现象非常严重,有的案件甚至超过法定期半年多才宣判。据调查,某县法院1998  相似文献   

8.
人民法院审理经济纠纷案件,在程序上是按《民事诉讼法(试行)》进行的。该法第六条规定:“人民法院审判民事案件,应当着重调解”。第一百五十三条又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可以进行调解”。但在审判实践中,人们对于二审经济纠纷案件的调解认识不一。有的同志主张,原判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的案件,二审法院应当“驳回上诉,维持原判”。不能再行调解。我们认为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于上诉的经济纠纷案件,是及时判决还是反复调解,不可一概而论,应当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分别作出处理: (一)双方当事人意见分歧很大,二审法院几经调解无法取得一致,一方或双方坚持  相似文献   

9.
二审程序之审限是人民法院审理对判决或裁定的上诉案件所应当遵循的法定结案期间。依民诉法第159条之规定,审理对判决的上诉案件,应当在二审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审理对裁定的上诉案件,应当在二审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终审裁定。有的人据此认为二审审限之日起算为二审正式立案之日,但笔者认为,民诉法第75条有关期间的规定为原则性规定,该规定排除了期间开始的时和日为期间的起算点,该条文之立法寓意很明显,  相似文献   

10.
提起超期羁押,引起人们注意的往往是一些案情复杂、难以定性、超期羁押时间较长的案件。而在刑事诉讼过程中,特别是在刑事案件审判程序中,由于法律期限执行的随意和马虎,普遍潜藏着“短时间”超期羁押案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清理,尤其是超期1-20天左右的现象特别严重。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八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一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一个半月。有本法第一百二十六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批准或者决定,可以再延长一个月”。“人民法院改变管辖的案件,从改变后的人民法院收到案…  相似文献   

11.
何磊 《公民与法治》2012,(19):42-43
审理期限(以下简称“审限”)是人民法院审理各类案件所必须遵守的法定期限。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十问题的意见》第一百六十四条的规定,民事案件的审限,是指从立案的次口起至裁判宣告、调解书送达之日的期间.  相似文献   

12.
编辑同志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八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审理的公诉案件 ,不论被告人是否被羁押 ,一般情况下 ,最迟应在一个半月内宣判。有人认为对未被羁押的被告人的审判期限不受限制 ,根据是1984年7月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刑事案件办案期限的补充规定》第五条 ,“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和人民法院审理的公诉案件 ,被告人没有被羁押的 ,不受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七条、第一百二十五条、第一百四十二条规定的办案期限的限制 ,但是不能中断对案件的审理”。司法实践中还出现了法院将已被羁押的被告人转取…  相似文献   

13.
民事审判中的隐性超审限现象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法院严格执行审限制度 ,提高审判效率是司法公正的根本要求。随着审判方式改革的深入 ,各级法院已普遍重视了案件审限 ,诉讼效率有了较大提高。但案件久拖不决 ,审理周期过长仍然是社会反映较强烈的问题之一 ,法院司法统计报表中反映的超审限案件数字虽有所下降 ,但审判实践中有相当一部分超期审理的案件通过“技术处理”合法化 ,未作为超审限案件对待。本文试就基层法院民事审判中存在的隐性超审限现象及对策略陈管见 ,以求教正。一、隐性超审限案件的表现形式所谓隐性超审限 ,是指法官通过滥用审限上的自由裁量权 ,或者使用弄虚作假的…  相似文献   

14.
编辑同志: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五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一个月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一个半月。对自诉案件的办案期限未作规定。在审判实践中,人民法院决定逮捕自诉案件被告人,交公要机关  相似文献   

15.
二审刑事案件改判、发回重审的原则和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审程序又叫上诉审程序,是第二审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的上诉或者人民检察院的抗诉,就第一审人民法院尚未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或裁定认定的事实和适用的法律进行审理时所应当遵循的步骤和方式、方法。二审程序的主要任务是对一审法院作出的判决或者裁定所认定的事实是否清楚、适用法律是否正确、诉讼程序是否合法,进行全面审查和审理,并依法作出判决或裁定,以维持正确的判决和裁定,纠正错误的判决和裁定,充分发挥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的审判监督作用。我国刑事诉讼法对二审程序的提起、案件的审理、审限都作了明确的规定,是二审…  相似文献   

16.
在诉讼理论上,审理期限似乎属于技术性的细小问题,但在司法实践中却是法官最为关切的问题之一。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受理上诉、抗诉案件,应当在一个月以内审结,至迟不得超过一个半月。有本法第一百二十六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批准或者是决  相似文献   

17.
行政诉讼案件中所涉及的事实部分,内容纷繁复杂,包罗万象.因此,如何把握好对案件事实部分的审理,不仅对正确、及时地解决行政争议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并且对人民法院探索以行政审判特点规范行政案件开庭审理的路子,提高审判人员的审判水平具有深远意义.一、着重审查被告提供的证据,是庭审中对案件事实部分审理的主干线,强化“证据审”,防止“事实审”,把司法监督审查严格掌握在法律规定的范围之内.行政诉讼中的“证据审”是指人民法院在案件审理中以审查被告行政机关提供的、据以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在案证据为审理的主要对象,着重审查其在作出行政行为时是否具有证明具体行政  相似文献   

18.
根据刑事诉讼法和“两高一部”《关于执行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案件管辖范围的通知》,拒不执行人民法院判决裁定的案件属“其他不需要进行侦查的轻微刑事案件.”这类案件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不能按公诉审判程序审理判决.但是,如果按自诉审判程序审理此类  相似文献   

19.
编辑同志: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的案件或第二审人民法院开庭审理的公诉案件,同级人民检察院都应当派员出庭。第二审人民法院必须在开庭前十日以前通知人民检察院查阅案卷。但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严格执行案件审理期限制度的若干规定》第九条第(四)项规定,刑事案件二审期间,检察院查阅案卷超过七日后的时间不计入审理期限。实践中,检察院在刑事案件二审期间查阅案卷的时间有时的确需要超过七日;而有的法院因为有了上述规定并为了得到更长时限,常常以检察院正在阅卷为由迟迟不按时开庭,造成刑事案件的审理期…  相似文献   

20.
抓“新类型”上“新台阶”在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需要人民法院运用法律手段调整的社会关系将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刻。抓好新类型案件的审理,是人民法院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新类型案件的审理,主要难在“新”上。这类案件,往往无前例可鉴,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