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分野是现代生活的一个基本状态,健康发展的公共领域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它对我国的现代化进程、政治文明建设、公民文化形成意义重大.公共领域的研究已经成为学术界的一个热点问题,考察汉娜·阿伦特关于公共领域的一些构想,深入对她本人、对她的公共领域思想的理解,会受到一定启发.  相似文献   

2.
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分野是现代生活的一个基本状态,健康发展的公共领域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通过历史与现实的分析,我们认为,在我国历史上出现过公共领域或公共领域的一些具体形态,公共领域理论不仅可以用来分析西方一些国家的历史与现实,在中国同样有现实性的意义。建构现代型的公共领域对推进我国的现代化进程、政治文明建设、公民文化形成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3.
公共领域理论形成的历时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分野是现代生活的一个基本状态,健康发展的公共领域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它对我国的现代化进程、政治文明建设、公民文化形成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
网络公共领域——公共领域的当代发育形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分野是现代生活的一个基本状态,健康发展的公共领域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它对我国的现代化进程、政治文明建设、公民文化形成意义重大。从古典公共领域发展到现代公共领域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公共领域出现了新的发展形态——网络公共领域。  相似文献   

5.
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分野是现代生活的一个基本状态,健康发展的公共领域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它对我国的现代化进程、政治文明建设、公民文化形成意义重大。公共领域的主体由具有现代公民意识的公众构成,而克服臣民意识,培育现代公民意识成为构建现代公共领域的重要途经。  相似文献   

6.
吕倩 《理论导报》2010,(9):30-31
阿伦特是最早对公共领域问题进行系统思考的哲学家,她在分析人的条件、极权主义起源和现代西方宪政困境等问题的基础上全面论述了公共领域问题及其价值,构建了一个独具特色的公共领域理论体系。抛开阿伦特"公共领域"的资本主义语境,其理论对探讨中国现代公共领域的成长和我国的政治现代化具有很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道德建设却在不断滑坡,公共领域的不文明行为呈现上升趋势,主要是由于现代的人们缺乏公共精神所致.公共领域是培养公共精神的土壤,公共精神的培养对现代文明的建立、公民社会的构建、优良社会风气的形成以及公民素质的提高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公共领域研究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公共领域”是近年中外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 ,短时间之内就有大量成果问世。就政治哲学角度而言 ,该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这样几个方面 :一 ,对公共领域概念的理解 ,主要涵括该概念本身及公共性、公 私域划分等相关概念和理论 ;二 ,公共领域的历史演变 ,主要以西方社会为蓝本 ,探讨了公共领域演变的几个阶段 ;三 ,我国社会公共领域的历史与现状 ,主要涉及我国传统社会是否存在公共领域和我国公共领域的当前境况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不断增长的政治实力是国家软实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政治民主化已成为历史发展趋势和现代社会重要标志的当代,是否具备相应的民主治理能力是衡量一个政党执政能力的重要指标。随着互联网日益走进千家万户,中国已经初步形成了网络公共领域,而且,这一新兴的公共领域对当下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深入推进具有积极的社会功能。正确对待、积极促进网络公共领域的健康发展是提高政治软实力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
按照历史发展的逻辑,本文从西方公民社会发展的四个阶段: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传统公民社会、中世纪的公民社会、近代公民社会和现代公民社会,进行系统梳理,在此基础上界定公民社会的基本内涵,得出公民社会内含的三大要素:私人领域、社团组织和公共领域。由此引发人们对公民社会的再思考。  相似文献   

11.
哈贝马斯是当代最著名的社会理论家之一,在他的批判理论研究中存在着一以贯之的内在逻辑。通过对哈贝马斯一系列的批判研究作品,即《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社会科学的逻辑》、《知识和人类旨趣》、《合法性危机》、《改造历史唯物主义》以及《交往行动理论》等的考察,作者发现从这些研究中所浮现出的"公共领域"图景深刻地影响了哈贝马斯关于"交往行动理论"的论述。同时,哈贝马斯的社会学著述始终关注两个基本问题,即对于重组公共领域可能性的探寻,以及对于现代社会中人最终获得解放的关切。  相似文献   

12.
人的需求确立,公私分离,开启了近代社会,同时也是公共领域出现的根源。公共领域的前提和条件是人的独立意识、行为自律和批判精神;功能是形成共识和监督公权组织;运行机制是语言为媒介的交往行为。我国虽然已经具备了公共领域的运行前提和条件,但中国公共领域存在固有的缺陷,必须克服这些缺陷,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公共领域在我国社会治理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民主和法治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法治国家一方面需要推进法治另一方面需要保障民主。网络公共领域通过保障公民的表达自由、拓展公民的政治参与来促进民主建设;通过扩大网络参与和网络舆论监督来推进法治建设。网络公共领域通过对民主和法治的双重推动作用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新动力。  相似文献   

14.
《求实》2015,(6)
"公共人"是指在公共领域内追求并践行公共性的积极行动者。公共领域搭建起公共人行动的舞台;公共人则建构着公共领域的疆界。在乡村社会中,散布着诸多由农村公共人建构的农村公共领域。由此可见,农村公共人是在农村公共领域内生产并呈现乡村公共性的行动者。乡村治理的实质也就是国家政权与农村公共领域的网络化协同合作共治。由于农村公共人是农村公共领域的积极行动者与建构者,乡村治理必然离不开在农村公共领域内积极行动着的农村公共人。因此,农村公共人构成乡村治理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15.
针对是否应该在公共领域中引入竞争机制这一争论,本文分析了公共领域引入竞争机制的理论前提、可能产生的后果等,认为政府不同于市场,竞争机制对公共领域有不适应的方面,要避免“政府失灵“,应加强对公共领域的制度约束和行政伦理建设.  相似文献   

16.
哈贝马斯把公共领域描绘为与政治系统、生活世界和市民社会依次对应的“共振板”、“交往网络”和“围墙内空间”。在一定的宪法和法律框架下,公共领域与政治系统处于静止的(相对的)平衡状态;但是,当宪法和法律出现危机时,公共领域中的权成性结构便被激发、震荡起来,于是事实性与规范性之间的张力的平衡被打破,它在同政治系统的斗争中捍卫、扩张自己的权益,并且开始对平时习焉不察的宪法体系进行重新诠释和重构。  相似文献   

17.
随着公共性问题的日益凸显,人们就公共性的内涵提出了各自不同的看法,包括公共物品说、公共需要说、公共事务说和公共领域说等.这些看法所揭示的所谓"内涵",其实只是公共性得以实现的载体、途径或外部条件.本文认为,所谓公共性就是指公共领域所体现出的为他的属性.公共领域由社会公共领域和公共权力领域两部分组成.以社会公共领域与公共权力领域各自的属性及其相互关系为依据可以将公共性划分为结构的公共性与沟通的公共性.因此,对于公共性及其一般类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将有助于我们对公共性的深入理解,从而对于公共性问题的合理解决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求实》2014,(6)
公共精神是人的现代化的品质追求,而人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取得成功的关键与核心。当下中国社会正历经现代化的实践,分析中国民众公共精神缺失和探索中国公共精神建构的路径,对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十分必要,当前中国社会公共精神的缺失追溯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因素的影响、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主义的无限放大以及当前中国公共领域发展的不足。解决公共精神的缺失问题须从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式壮大公共领域、重构集体主义的时代语境以及政府重视并投入资源,推进公共精神的发展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9.
屈彩霞 《世纪桥》2011,(21):45-46
公共领域是当代政治哲学研究的一个前沿问题,也是当今社会政治文明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理清公共领域的历史生成脉络、理论线索及其宪政意义,对当代中国的公共领域建构,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新世纪以来,我国的反腐倡廉工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网络公共领域作为公共领域的一种新形态,借助于网络技术成本低、速度快等优势,在反腐倡廉建设中发挥着正面功能,但同时也有虚假举报、使腐败分子隐匿等负面功能。为此,应重视培育网络公共领域,加快制度建设,借鉴国际经验,从而使网络公共领域更好地服务于反腐倡廉工作,以实现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的价值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